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影响要素与策略

2014-04-29 15:31刘永芳刘凤云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技术转移策略

刘永芳 刘凤云

[摘要]高校技术转移模式经历了校办企业主导模式和基于校政企合作的多元化转移模式两个阶段。影响高校知识生产与技术转移的要素主要有知识生产方式、学科发展水平、学术组织、校企合作平台、高校的外部政策法律环境和知识资本的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着力构建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的高校技术转移管理体系,并致力于完善知识产权经营体制与机制,充分注重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辐射功能,形成衡量高校技术转移成效的复合多元评估体系。

[关键词]创新型大学  技术转移  策略

[作者简介]刘永芳(1970- ),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刘凤云(1965- ),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成效与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2011/01/02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25-03

现代大学正经历着“象牙塔中的裂变”,经由传统学术角色向新型组织形式——创业型大学的演变。大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公立大学正在走向创业型大学,并由在英语国家发生作用的相同的全球力量推动和拉动。①大学尤其是创业型大学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全过程,在推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校作为中国知识经济社会“动力源”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日益凸显,据统计,中国高校在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项中的获奖比例达68.8%。②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将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大学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知识技术成果转移的重要力量,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进大学知识创新、传播以及成果转化的法规政策,并通过新的资金投入与制度安排对大学施加变革的压力。现实情境中作为受到政治、政府和政策强有力影响的中国高校也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作为自身一项重要使命。从创业型大学建设视角审视中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模式与策略问题是推动高校自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之义。

一、中国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中国高校的有效技术转移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一种是政府主导推动和高校积极呼应背景下的校办企业主导式技术转移模式;另一种是以大学自身主体出发、强调学术和市场相结合,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技术转移模式。

1.校办企业主导式技术转移模式。我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倡并引导大学创办校办产业,旨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并适当弥补教育经费短缺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政府政策推动以及大学呼应政府要求、增加教育投入的需求推动下,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得到迅猛发展。2006年,美国非营利性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产生了5000家衍生公司。③同期我国校办企业规模与美国衍生公司数量大致相当,到2004年共有校办企业5000余家,资产总额约740亿元,由高校及高校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40家。④但是,伴随着国家经济产业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财政拨款制度的变化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办产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根本路径的重要性发生转变。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转变并实施985、211工程后,大学办学经费相对充裕,再加上校办企业发展中诸如产权、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人事以及经营风险等问题逐渐显露,校办企业主导式转移模式不再是大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唯一路径。2001年以后,高校开始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意见要求成立国有独资性质的高校资产公司,以推进校办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科技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技术转移模式转变。

2.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技术转移模式。随着大学自主发展意识的增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关于欧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逐步深化,创业型大学的后发优势以及强调产学结合的技术转移模式愈加受到关注。欧美创业型大学为了呼应内外部各种力量的要求,在一如既往重视教学、研究职能的同时,强调和彰显社会服务职能,并通过学术和市场的有力结合使大学逐步成为社会“服务站”。那些已经知道如何将学术和市场这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学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市场中成功而有原则的竞争者。⑤在欧美创业型大学内部,以技术转移办公室(OTL)为代表的机构所开展的,以专利许可为主要特征的大学主体技术转移方式和大学师生创办的衍生公司个体转移方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模式。当前中国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咨询与服务、科技产业园平台、专利授权与转让、参股学科型公司等方式,总体上是一种基于校企合作、具有多元化特征结构的技术转移模式。在推进技术转移过程中,实施主体既有依靠政府和大学共同推动的产学合作、校政企合作,从而整体推动知识与技术的扩散;也有大学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所实施的技术、专利授权转让及大学孵化学科型公司式的技术转移;还有大学课题组和科技人员的自行技术转移方式,即与单个企业进行的一对一技术转移⑥。

二、影响高校技术转移成效的要素分析

1.高校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学科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技术转移成效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在经历着实质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研和学术在自我扩大的影响周期中,稳定连绵地形成更多的专业和跨学科的科目。这些认知领域的追随者,在加强和分化主要学科和扩大科研事业的同时,向着新的观点、解释和密集的知识推进。”⑦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由科学家自主决定科学与知识发展的走向,学者迈克尔·吉本斯将这种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方式归纳为知识生产模式一。⑧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政府、公众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的决策中来,使得知识生产模式一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并更加具有反思性,并在广泛的应用性情景中产生了基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二,并逐渐成为大学的一种主要知识生产方式。高校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知识的转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三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在埃兹科维茨所阐释的由创业型大学所推动的“永无止境的转化”过程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不同的技术领域之间,相互融合并且不断转化。⑨由于学科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重要关联性,创业型大学重视和强调研究的应用性和实效性,通过重视跨学科研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整体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技术转移。

2.高校内部学术组织的有效转型和校政企平台的有效搭建是影响技术转移成效的必要前提。高校通过内部组织机制变革——学科组织的调整和跨专业平台的设置来快速适应新学科、新专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学科的整体优化与组合。高校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中心是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被激活以及大学强有力驾驭中心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加快知识的扩散并带动产业提升。美国专门针对材料工程专业的调查显示,同工业部门的合作有利于学者了解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变革,进而开展更具前沿性的研究。⑩校政企合作过程中既包括发挥高校内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等组织平台作用,也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建立的各类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还包括政府、高校等不同主体所建设的大学科技园等平台。

3.社会法律政策环境和有效的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是影响技术转移成效的重要因素。美国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规范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是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是最早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其成立目标就是要“识别在技术上领先又具有商业潜力的产品,同时找到能够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并推向市场的人。”11美国1958年的《小型商业投资法案》进一步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扩大,“到1979年,共有250家风险投资公司。”12另外,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纽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与社会投资者还共同建立“种子”风险资本基金,发挥技术孵化器的作用,专门以大学中产生的技术作为创建新公司的基础,不断推动了一批“知识产权资本化并实现自我创造的学术型公司”的创立。13我国高校在政府和高校内部行政力量的有力推动下在专利授权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专利授权总量已达到49436件。但由于中国社会中介服务信息咨询与评估体系的不健全,技术市场交易环境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既懂科技又懂市场和管理团队和人才的缺乏,我国高校在技术转让收入方面与美国高校相比较为薄弱。从技术转让许可收入来看,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许可收入在2004年就已达13.9亿美元,而我国高校2012年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仅为8.2亿元14。

三、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成效的思路与策略

1.基于高校特点,需着力构建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转移管理创新组织体系。创业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学科发展水平尤其是新兴学科的发展状况是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关键。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创业型大学及时捕捉信息产业、能源产业、材料产业的前沿需求,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促使新学科持续不断地在旧学科的交叉点上诞生,由此在大学内部产生了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物信息学、行为经济学等一批新兴综合性学科。15新兴学科和跨学科专业的发展提升了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声望,并通过创业型大学的组织张力得到了及时转化与应用,引领和带动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前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实施的体现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的“2011计划”,强调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通过协同国内高校、政府等多方研究力量和体制机制创新来推动重大应用和基础性研究,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必须要推动内部组织创新,应通过完善协同创新机构,加强学科整合,并发挥多学科优势构建高校技术转移管理创新组织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技术转移。

2.基于高校长远发展需要,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与经营机制。近年来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均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转让。高校也相继制定了一些文件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推进在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创办学科型公司等方面的技术转移行动。但是,我国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从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完善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法律制度、市场条件和运行机制;高校则需要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知识产权与技术开发制度,因为“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基本原则需要落实到体制、机制和程序上”。16科学的知识产权与技术开发制度能够激励教师创新创业活力,确保技术转移的實效性。

3.基于高校创新要求,应注重发挥各种校企合作平台的辐射功能。中国高校还需要主动搭建校企合作有效平台,并采取相应激励措施来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有效技术转移机制。要真正并长久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需要有依托政府、企业项目所支持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究项目来形成具有重大技术转移前景和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高校应充分利用校政企行合作性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研究院,推动多方合作,开展更加广泛的应用性研究,推动教师主动、自觉地行动、创新,为学术成果转化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企业、大学与联邦政府的紧密合作并不是必然要发生的,而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由具有特定目标的特定的人所塑造的。”17

4.基于高校现状着力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多元评估框架。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文件和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教学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活动。技术转移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技术转移成效的评价的复杂性,不能以单一指标评价技术转移的整体成效性。同样,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技术转移的方式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指标衡量不同类型的高校。在现实情境中,不能简单地以专利实施率等内容做出单一性评价,也不能用相同的指标内容简单评价不同类型的高校的技术转移成效,而应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结合来综合评估不同类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着力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与转移的复合评估框架和体系。

[注释]

①(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梁骁,黎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②柴葳,高靓.我国高等学校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183项[N].中国教育报,2013-01-20.

③OShea,Thomas J.Allen,Arnaud Chevalier.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noff performance of US universities[J].Research Policy,2010(34):995.

④周济.2005年7月23日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cutech.edu.cn/cn/xbcyfz/ldjh/webinfo/2005/07/1331845775588

371.htm,2012-05-08.

⑤(美)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⑥朱彦龙.高校专利战略与技术转移联动模式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5(3):64.

⑦(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12.

⑧⑨(英)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茨曼.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沈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⑩Mendoza P.,Berger J.B.Academic capitalism and academic culture:a case study[J].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2008(16):23.

11121315(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袁本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92,131,139,14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3.

16 龚放.中层突破: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新思维[J].探索与争鸣,2013(6):17.

17 (美)洛恩.创造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M].叶赋桂,罗燕,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95.

猜你喜欢
技术转移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合资汽车企业中外双方技术转移与创新博弈分析
技术转移对于促进中部创新发展的意义
基于科技孵化网络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
对营口市技术转移工作的探讨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