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野中的理论与后理论

2014-04-29 06:51田朋栋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3期

田朋栋

摘 要:在特里·伊格尔顿的著作《理论之后》中,以批评理论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者以及后结构主义者所宣告的“理论终结论”进行了反思,提出理论回归的见解。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理论的消失,而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反思,以正确地面对未来所遭遇的问题。在理论的有效性逐渐减弱的情况下,通过对理论的反思,可以形成一种规范,以作为理论的延伸,而将理论诸如到文学视野,则是在文学场域中以文学的态度对理论重新界定,以使理论的活力重新焕发出来。

关键词:《理论之后》;文学视野;理论与后理论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1

二十世纪是一个理论发展的时代,一些颇具影响力理论在二十世纪初期出现,包括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格式塔理论、海德格尔的结构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犹如时代的符号,阐发着时代的特征,在各个学科研究领域出现。但是,理论的生命力也是有效的,当每一种理论终结,也就意味着它们推出了历史舞台。于是,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则宣布理论将失去其理论效力。正当理论时代结束的呼声鹊起的时候,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问世,阐释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一、理论终结的内涵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理论”是一种追问,试图从中寻找到其存在的意义。伊格尔顿所著的《理论之后》中,对于“理论”以更深层次的界定,即是对当前文化理论状况的一种反思意识。伊格尔顿从批评的角度对当前的文化理论状况进行评介,对所有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的传统作法以及普遍原则进行反思。

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期,一些反理论的研究出现,主要是检讨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的理论热潮,W·J.T.米切尔编了《反抗理论》、保罗.德曼的《抵制理论》、R.布拉德夫德编的《理论状况》等等相继出版,使“反理论”现象成为了当时研究领域的主题,并以系统化的“后理论”姿态呈现出来。

“后理論”在文学理论中,是对理论话语有所保留的基础上的一种“抵制”或者“反对”。作为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策略,是自身所固有的特征的一种“自反性”表现。这种“抑制”理论的表征并不会使文学理论有所沉没,而是在受到抵制之后,就又一次兴盛起来,以推进理论在演变中获得发展。

进入“后理论”时代,空虚文学理论已经走向了终结,但是,在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出版之后,其对于“后理论”现象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正如其在著作的开篇就写到:“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早已消失。随着那些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大师们相继辞世.现代人只是重复、消化他们的资源,并未开创新的理论。”从这个角度解读《理论之后》,似乎伊格尔顿所明确的是理论终结时代的认可。但是如果对伊格尔顿的观点深入研究,就会从中解读到其是以批判的角度对于理论的合理反思,其目的是为了推动理论的延续,并良性发展。无独有偶,拉曼·塞尔登对于理论终结从主观意识的角度以评判,即任何的文学话语要有理论的支持,即便是在文学讨论的时候有明显的“自发性”意识,并从主观的角度的出发,但是,也都离不开老一代的理论支持,因此,理论是不可获取的,主要体现为其继承性。一个文学话语,占据着没有理论的空间,是不可能的,即便不是很自觉的表达,也要占有理论化的地位。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在理论内容上,主要是对理论现状进行剖析。

二、伊格尔顿对理论的反思

在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中,并没有过多地体积文学对理论的作用,主要是基于伊格尔顿对理论的反思以明确的定位。在他看来,文学要在后理论时代获得解救,只有文学经历了死亡的过程才能够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伊格尔顿的理论反思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其创造意义在于对于文学研究的质疑,破除文学研究的那种自在自为,将文学研究推向新的起点,以迎合后理论时代的抑制理论研究的特点。

现代的理论研究,都是在文学场域中来完成的,文学的发展,理论要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果舍弃了文学进行理论研究,理论则缺少了发展的张力;没有了理论支持,文学则要被赋予不确定的观点,因此而推向边缘而遭到质疑。理论和文学的关系遭到了质疑,才会致使人们更为重视理论研究,并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

受到现代性思潮的影响,多元的思想认知体系正在符合时代的要求而建立起来。以交往行为为例。多元思想下,不同的思想观念都要争取到话语权。在后理论时代,交往行为理论的目标是重新建立理性的交往,而对话和理解的方式则是一种有利的调和途径,以实现社会合理化。

交往行为的价值在于行为主体可以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达成共识。以理论调节的方式,则可以通过调节,促进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理论研究领域中,文学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在对于与理解的界域,探索人类的共同命运,而“交往行为理论”则是促进文本之间以及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新的较晚个,并以新的理论角度重新界定和诠释。

结语:

综上所述,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问世以来,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当理论终结论发出了“理论消亡”的观点的时候,伊格尔顿的观点无疑是对“后理论观”以重新定位。审视伊格尔顿的理论研究,似乎抛弃了文学层面的阐述,但是,并不意味着伊格尔顿放弃了文学视阈的理论理解。通过分析伊格尔顿的理论思想文学理论是建立在文学表达基础上的,所追求的是建立在理论基础山的交往性和对话性,而不是纯粹的文学。这就需要将理论回归到文学研究领域,以使理论充分获得尊重,推动理论在新的视阈中得以延伸。

参考文献:

[1]王翠.“理论高峰”之后——特里 ·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