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现实的对话

2014-04-29 00:44张琦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余华暴力现实

摘 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锋文学以其诡谲、阴暗、暴力、血腥的文学风格以及其对于文体的大胆创新的崭新姿态出现在文坛。而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暴力因素不仅是一种颠覆寻常的表达方式,更是对现实无情的揭露。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再到《在劫难逃》,我们似乎总是可以在暴力与血腥的伴随下找到现实的存在。余华的作品正像一把风月宝鉴,正面是一个个荒凉离奇的故事,而反面就是无法逃避的现实。

关键词:余华;暴力;现实

作者简介:张琦,女(1992.07.27-), 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人, 研究生在读,现当代文学,辽宁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01

在先锋作家之中,余华的小说创作最具有代表性,其创作不仅区别于传统小说和浪漫小说,并且和同时期先锋文学的小说创作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独立性。从余华早期创作的《许三观卖血记》中苦难的显现,到《现实一种》、《鲜血梅花》中死亡和暴力的延伸,到《活着》中温情的复归,从余华这一系列的文学创作倾向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大致摸清文学创作的主要脉络。而在余华的这些作品,包括在2013年最新出版的小说《第七天》,余华用死去的人的角度和经历为我们罗列出了一系列现实中,我们都不难看出一个关键词:现实。

在1898年余華的自述《虚伪的作品》中,余华强调,“现在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为何写作,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并且在表现现实的过程中,“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余华在创作时,并不是只是在做文体游戏,而是直面人类的精神困境,使小说的主题更本质化。发表在1987年1月的《北京文学》上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余华似乎向我们预示了一个虚构与现实交织的开始。小说里十八岁的“我”独行在山区的公路上,天色已晚,无处投宿,好不容易搭上一辆满载苹果的卡车,没走多远车就抛锚了。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附近居民出现,抢走了苹果还打伤了“我”,而运苹果的司机不仅不为丢掉的苹果操心,反而趁火打劫,把“我”的小红背包抢去跑掉了。在经历了这一系列遭遇之后,“我”躺在汽车里,想起那个“晴朗温和的中午”,父亲准备了个小红背包让“我”出门时的场景[1]。余华在这部小说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看似荒诞滑稽的故事,但是我们现在的人看来,这样的事情却是时时可能发生的,小说中偶然的邂逅、人情的冷漠、带有回忆的结局,构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主线,对于卡车司机的忽冷忽热,“我”也不以为然,“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那就驰过去看吧。”这是“我”的叙事姿态。所以无论从是“我”还是在旅行中所遇到的人,似乎都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着“冷暴力”的社会。无论文中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充满了这些“冷暴力”的残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成长的代价”,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小说当做是一部充满了教育性的小说。

随后在1988年第一期《北京文学》上发表的中篇小说《现实一种》更是把暴力写的不动声色而又触目惊心。山岗四岁的儿子摔死了堂弟,弟弟山峰的老婆来讨要认命,整死了小侄子,复仇也就此开始。这是一个兄弟阋墙的寓言,而山峰的笑着死去,也为小说涂上一层黑色幽默的色彩,故事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在血腥和暴力中进行,人物不论老少,似乎都成了杀人的机器,谁都可能是凶手,而这在我们的日常思维的范围内是荒谬的。这也就是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所提到的“虚伪的形式”:用古怪的人物和荒凉的故事,但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只是集中地反映了暴力和血腥的场面而让我们的感官得到更密集的刺激——就像很多文学作品的写法一样,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恐怕要比小说中反映的更残酷。也许这不小说带给我们的刺激不来自它的荒谬,而正是他对现实的揭露太直接,让我们看起来太熟悉,就像小说的名字一样它反映的只是——现实一种也只是一种现实。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附近居民突然出现,抢走苹果,打上了“我”,暴力的形成已经蠢蠢欲动。《现实一种》写兄弟相残,令人心惊胆战,随后的小说《难逃劫数》更是让我们觉得暴力不需要借口,它就像一种习惯,挥之不去。

在同时代的小说家苏童的笔下,死亡与暴力成了南方的诱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短篇小说如《纸》、《狂奔》、《犯罪现场》等,写的也是启蒙故事,但每一个启蒙后的教训竟是生命的殒灭。而在余华的小说中,暴力是如此随意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而余华似乎也在将暴力在小说中中更加合理化。余华自己对此也不无自知之明:“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了装饰。”[2]让所有的事实都脱去虚伪的外表,以更加触目惊心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这正是余华想向读者们表达的:暴力才是现实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注释:

[1]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台北:远流,1990年版,第29页。

[2]余华《虚伪的作品》,《余华作品集》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参考文献:

[1]雷纳·韦勒克著《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文修订版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年。

[2]田超:《余华谈新作〈第七天〉:我写的是我们的生活》,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

[3]余华《虚伪的作品》,《余华作品集》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台北:远流,1990年版。

猜你喜欢
余华暴力现实
一颗假糖的温暖
反性别暴力
一颗假糖的温暖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