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婵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作是城市建设中的生力军,他们在为中国的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无法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原因,从微观社会工作角度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探索出一条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途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往城市生活,极其渴望融入城市,而不只是个城市过客。可现实却是他们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城市在户籍制度、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门槛,使他们遭受着就业排斥、身份歧视、缺乏保障等不公平待遇,从而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被城市社会接纳、认可。
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分析
1.1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直接原因
经济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直接原因。学者孙长勇提出经济排斥就是指个人、家庭和地方社区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它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贫困。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普遍都只有初高中程度,在这个重视人才的社会里,他们无法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相竞争。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在与他人竞争同一分工作时,他们往往处于劣势。
1.2制度缺失: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外在原因
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致使新生代农民工无法顺利地融入城市,在就业、社会保障与子女教育等方面遭遇的障碍与歧视,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不到国家有关生育、工伤、失业、医疗和养老五大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城镇人口主要对象,农民工群体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被挡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尽管近几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经逐渐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及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工,然而绝大部分的农民工仍然徘徊在社会保障之外,遭遇失业、生育、疾病以及年老退休的情况时没有基本的经济保障。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还被排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就业选择权利受到侵害。在这种不平等待遇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有着“二等公民”的心理,衍生出自卑感,以致对城市居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感。而城市居民由于能享受到农民工能享受的各类社会福利待遇,或多或少的产生优越感,对农民工有着歧视和排斥。在这种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双方之间互不认同,互相排斥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由此看来,城乡二元体制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1.3社会资本缺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内在原因
1.3.1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关系网规模小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职业选择和收入报酬上处于劣势,他们的就业信息一般源于亲人或朋友介绍,对地缘和血缘的社会关系极其依赖。对于城市居民,他们本能的产生一种抵抗心理,而城市居民由于在体制上享受着与新生代农民工天壤不同的待遇,对新生代农民工存有歧视和防范心理。此外,目前农民工的各类负面问题被社会媒体大量报道,这样无疑中加深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与排斥。在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互不认同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因此,朋友、同学、家人、亲戚、老乡这样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仍然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交往网络中的核心部分。
1.3.2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同质性强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同质性。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下,这使得他们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缺乏自信心,他们常把自己的交往圈子局限于亲人、朋友、同学这样的地缘和血缘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只有在与亲朋密友的交往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才会表露自己内心的感受,将压抑已久的感情释放出来,也只有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中他们才能找到自尊。
1.3.3社会资本严重缺乏
尽管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学校教育,但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在没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术素质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从事一些薪低、量大、危险的工作。这使得他们的社交局限于亲人、朋友、同事这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缺乏相对接的人力资本。此外,由于城乡分割、户籍制度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保障。当他们的正当权益时常受到侵害他们难以找到一个合法的权益诉求渠道。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严重缺乏社会资本:缺乏人力资本的支撑,缺乏公正制度型社会资本,组织型资本严重不足。
二.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具体运用
新生代农民工位于社会底层,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运用各种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社会资本缺乏这一问题开展各种服务,有利于推进亲自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使他们的社会资本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2.1个案工作
新生代农民社交圈子主要以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他们主要从亲人朋友那里获得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因此,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辅导一方面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加强与其亲人朋友的联系,使他们在获得物质帮助的同时,可以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彼此间的了解。此外,独在异乡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生活为了未来而打拼,他们在城市里往往要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针对这一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使他們能够正确看待压力,并鼓励他们运用正确的途径抒解压力,从而增强融入城市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2.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能够运用小组的情境弥补个人社会化的不足,让成员在小组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新的交往模式、技巧与观点,获得新的成长经验。因此,运用小组工作技巧,通过建立互助小组、成长小组、兴趣小组等各种小组活动,让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其中,以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使他们的社会资本得到增加,从而促进他们的城市融入。
2.3社区工作
在社区工作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首先,通过在社区中开展各类文化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展示农民工群体对社会、对社区的贡献,让社区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有一定的正确了解,从主观上改变城市居民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其次,通过一些志愿活动和文艺活动,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为他们与城市居民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再次,社区工作者可以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活动中,通过志愿活动一方面可以让社区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在志愿活动中结识到不少新朋友,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此外,他们可以通过社区活动的参与,学习城市文化,从而使他们自己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融入城市人群,与城市居民建立比较稳定和可靠的联系。(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2] 孙长勇,新失业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2—14.
[3] 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安民兵,社会工作的介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