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2014-04-29 15:52孙双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老年患者实质危险因素

【摘 要】急性肾衰竭是目前重症医学科的常见并发症,它有着致死率高、病情变化多端的特点。虽然在医学技术革新的推动下,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但是急性肾衰竭的治疗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其中以老年患者的并发危险因素最为突出,且受到我国国情和老年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的影响,这一现象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问题分析,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性肾衰竭;危险因素;重症;实质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15-02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是重症科的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肾功能在短期内恶化、体内代谢停留等,由此引发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絮乱等症状。随着人类年龄的增加,人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而老年人因为肾脏质量降低、血量下降、血管硬化等原因造成肾能力降低,故此老年人的肾脏病发生较多,且发病几率大、病情复杂,由此引发的危险因素也较多。因此,在临床诊疗中,我们必须要做好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前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在本次临床分析中,主要以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致死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有关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某医院近两年接诊的162例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根据预后状况分别进行整理和归类,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通过研究得出,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9%,在两组临床资料中我们发现,死亡组和生存组最大的区别在于血肌酐、肾衰竭器官数量以及血尿素氮方面,经过连续血液净化、基础疾病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未经过这些治疗的患者。结论,对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寻找出了较为全面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预防对策。

1.1 材料

选取了某医院2011年至2013年两年时间接诊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162例,并依据国家标准和现有技术进行诊断,确定患者属于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且年龄在70岁以上。依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分别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患者数量为68,死亡组患者为94例。其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70例。

1.2 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均采用了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通过收集治疗前后的临床数据,主要有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量等临床资料。然后通过采用性生理学、MODS评分的方法探讨了两组之间的差异情况。

1.3 结果

1.3.1 临床资料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本组患者在进入重症室治疗28天之后,其中94例患者出现了死亡,死亡患者在生前28天治疗当中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衰竭器官数量较大,且还办有着其他基础病症。同时,死亡组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首次连续性血液进化治疗效果也明显低于生存组。

1.3.2 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经过两组的对比分析得出,在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衰竭器官数量上,二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治疗时间上、治疗方法上如果出现差异,那么必然会影响到预后危险,甚至造成患者生命威胁。

2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就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发生急性生衰竭多数都会产生短时性肾小球过滤降低现象,甚至会产生尿少、无尿等问题,造成血压升高、血容量异常的现象,从而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经过多年的治疗实践分析我们得出,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国内总体治疗原则,分别是:(1)积极查找和去除ARF病因;(2)维持尿量和血容量正常;(3)维持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对溶质内稳态的调节;(4)避免发生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只有科学、合理的落实这些治疗原则,老年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必然能够得到有效的环节,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患者经济损失。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在病因分析当中发现,急性肾衰竭的出现并不是单一的症状,是一种由多种病症共同构成的病症。这种因此在预后危险因素预防中,我们需要积极的寻找和纠正急性肾衰竭前后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老年患者用药种类繁多,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HA-ARF患者,要仔细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并及时停用可能的肾毒性药物。

少尿或无尿通常会给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的维持和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少尿型老年ARF患者尿量的增加或恢复是治疗的重点。首先是要仔细监测患者的每日出入量、体重变化和心、肺功能情况;其次要保证患者的血容量正常和平均动脉压的稳定,平均动脉压在65mmHg以上,肾脏才可能有效地灌注;最后可以采用药物进行利尿。

3 老年ARF的预防

超过50%的ARF发生在患者住院之后、目前尚没有ARF治疗的特效药物、ARF的预后十分恶劣等事实均提示ARF预防的重要性。ARF的预防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师对AKI的认识,预防的关键是积极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早期积极处理肾脏外围的各种危险因素,避免使用潜在的肾毒性药物,如对造影剂肾损伤的预防首先在于医师要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其次是在检查前注意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在检查前后积极水化,保护肾脏功能。

此外,老年ARF可发生于医院各科室,曾有研究发现ARF患者的病死率、透析需要率与未及时请肾脏专科会诊的比率呈正比,未及时由肾脏专科会诊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尿量不减少、医师未及时检查患者SCr的变化、对ARF的定义不清楚等。由于老年患者的ARF病理机制和处理十分复杂,专科诊断和治疗的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肾脏专科医师的积极介入,对减少老年患者ARF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总之,老年患者容易并发ARF,发病原因复杂,病情多变,需要临床医师认真观察,及时诊断和进行治疗。临床上大多数ARF均为肾前性因素所致,仔细研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水、电解质、酸堿平衡的调节,改善心脏功能和低血压、低灌注状况,多数ARF均能得到临床缓解,对于少数病情严重的ARF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当然,重症ARF的治疗不能一味依赖肾脏的替代治疗,必须采用其他方法改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控制感染炎症的发展、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精细调节电解质的失衡、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及治疗相关器官的功能衰竭才能取得相应的疗效,提高危重ARF患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程庆砾.老年人肾脏解剖生理学特点与肾脏疾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 (1):74-76.

[2] 赵佳慧,程庆砾,张晓英等.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6(4):253-256.

[3] 李云生,王文龙,程勇军,柯颖杰,戴再友,吴光华,张宝国,杨志海,张小乐,张近波,李传光,董志兵,张凌志.568例基层医院急性肾衰竭患者病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04).

作者简介:

孙双喜,现在七台河市人民医院任职。

猜你喜欢
老年患者实质危险因素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