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人。这是全国高考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后首次回升,但“生源危机”依然仍未解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难前所未有。这再次令人想到一个中国特色的词汇:“扩招”。
教育部:“时机未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者汪庆华刊文称,从1996年开始,有人质疑教育部的政策过于保守。一些学者更进一步主张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出2003年入学率达到18%,2010年达到34%。教育部回应:扩招时机未到。第一、财政拨款不足,需要多元化资金来源,如发展民营大学。第二,就业存在潜在危机,毕业生大规模增加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第三,当时,教育的计划经济色彩依然强烈,学生包分配,急需整套市场化改革,之后才能谈扩招。
不过,教育部还是修改高教发展口号为“积极稳步发展”,打算入学率在2000年达到11%,到2010年接近15%,同时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
经济学家提议扩招1999年2月9日,《经济学消息报》刊登经济学家汤敏及夫人左小蕾的公开信,建议“有关领导”推动在此后三到四年中让高校学生数量翻番,新增学生自行支付每年1万元学费。他们相信这会带动240亿学费及其他相关消费,并刺激10000亿相关投资,使GDP增长0.5%。公开信引发热烈讨论。
3月,发改委在一份文件中,第一次把扩招列为刺激国内需求的一揽子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4月,国务院要求教育部修改1999年高校招生计划。6月初,最高领导层在短时间内作出了扩招决定,“摸着石头过河”。教育部在高考前不久公布新的招生计划,计划招收人数50万。而此前一年,入学人数不足10万。
对经济刺激作用有限汪庆华认为,扩招这一重大教育决策最初的建议是由经济学家,而不是教育专业人士提出;政策方案是由发改委,而不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决策时间过短,政策形成、决定、实施三步几乎同时进行。
事实上,教育部门对扩招一直持保留意见。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高等教育中心所作的可行性报告提出,扩招对经济刺激作用有限。在全国119个经济部门中,教育对国内消费和经济的刺激排名在100名之后。学费收入增加估计131亿元,带动其他投资309亿元。但这份报告没有对最终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综合摘自《青年参考》、《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