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9 00:44:03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4年26期
关键词:龙身辞源龙的传人

“古老东方,有一群龙的传人,祖祖辈辈,都有龙的灵魂。”

——杨臣刚《龙》

《辞源》中将“龙”定位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于变化且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中则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布雨的神异动物”。过去,金銮殿上的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他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现在,“龙的传人”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纵览不同时期的考古资料,无论是作为文明发源地的长江、黄河流域,还是南北方的其他地区,都有形态各异的龙形象被发现。这也恰恰证明了一点,“龙”被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

实际上,“龙”这种动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是先民们结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后所进行的艺术化的创造。在《说文解字》中,“龙”被赋予了这样的定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我们且看右图中“龙”字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看,左下是龙首,左上是龙的犄角,右下则为龙身,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从金文中,我们则可以看出此时的“龙”字的头部已经略有变化。到了篆书时期,龙身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已全然看不出象形的意味了,而此时的篆体“龙”字也与现在的繁体“龍”差别很小。

漫漫五千年,“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在文学领域,“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民间,有数不清的民风民俗与龙有关,如上元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等;而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内,最多、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真不愧是龙的国度啊!

猜你喜欢
龙身辞源龙的传人
龙年吉祥
拒绝二手学问
龙的传人诗人作品选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灌篮(2020年29期)2020-11-24 22:41:06
龙 王
宝藏(2019年1期)2019-03-20 02:29:26
龙的传人
清代古典家具龙纹饰绘的什么龙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出版广角(2016年1期)2016-03-21 15:53:27
《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共舞“龙身”
支点(2014年7期)2014-08-07 1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