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参考答案

2014-04-29 00:44:03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4年26期
关键词:细雨友人春雨

《记叙文阅读之提炼记叙要素》

1.“我”因粗心给邻居注射时造成了她肉体上的伤害,但邻居依然原谅了“我”。2.(1)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2)她是一个宽容且善解人意的女人。3.(1)插叙。(2)作用:这些介绍补充说明了“我”之所以会“心花怒放”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下文中“我”犯错却要“装作没事人似的”的主要原因。

《江南雪》

1.本文以雪与棉花象征灵魂的纯净与爱的温暖,旨在表达作者在寻梦之旅中对梦想的追求,流露出其对家园的渴望与坚守的思想感情。2.写棉花就是写奶奶,奶奶的一生与棉花是分不开的;写雪就是写奶奶,那是最本真、最纯洁的灵魂,是奶奶把棉花和雪花勾连起来,把寒冷与温情勾连起来,也把现实和梦想勾连起来。3.这句话既写出了奶奶临终前劳作时的情景,也写出了那种温馨、那种满足在“我”心中留存的永恒记忆。4.略。5.提示:(1)家乡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魂牵梦萦的往事。(2)寻梦,有时要背井离乡。(3)故乡是外出寻梦者的力量源泉,回乡可使人获得精神的滋养。(同学们在回答时,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来阐述。)

《横塘》

1.示例:我认为诗歌第四句中的“系”字用得最好。因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日细雨作为离愁别绪的载体,在淅淅沥沥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2.示例一:借景抒情。着绿的南浦、静静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他与友人间的离别之情。示例二: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3.示例一:借雨表现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示例二:借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猜你喜欢
细雨友人春雨
雷鸣和细雨
致友人(组诗)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50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6
《戏答友人》
中华诗词(2019年8期)2020-01-06 07:40:18
《友人伤足有赠》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26
春雨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08
春雨
细雨
公关世界(2016年21期)2016-03-24 05:20:08
细雨如丝
读写算(中)(2016年4期)2016-02-27 0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