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摇曳的花枝

2014-04-29 20:43杨晓洁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叙事学三国演义

杨晓洁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诗歌类型的考察,试图揭示诗歌在《三国演义》中的叙事学意义,并深入挖掘《三国演义》中诗歌在叙事学意义上的文化哲学意味。

关键词:《三国演义》中的诗歌;叙事学;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1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其中的诗歌蕴含了丰富的叙事学内涵,若没有书中诗歌的深刻内蕴与点睛之妙,小说的风采或许就要折损大半。

一、对《三国演义》中诗歌类别的大致梳理

《三国演义》在不同版本中的诗歌数量有所不同。有学者指出,嘉靖本中诗歌有344首,成了今日通行本的基本格局。这些诗歌大致可分为三类:

其一,赞诗与讽喻诗。在《三国演义》叙事中,部分诗歌起到了补充人物形象与接连作者价值判断的作用。与赞美颂扬的诗歌相对,《三国演义》的叙事中也时常穿插有讽刺与暗喻的诗词。①赞诗或讽喻诗泾渭分明地传达出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虽然某些诗歌中断了情节的叙述,但增加了感情强度和对接受者刺激的力度,契合了接受者的理性审美需要,是作者“依史以演义”事意图的完美体现。

其二,咏物诗。除了直接将人物作为诗歌书写对象,《三国演义》中亦不乏对风景物象的书写。三顾茅庐之时,罗贯中对诸葛孔明所出的农耕风光的描写,曼妙的文字,渐引重磅人物的出场,这在文本中的用处并不少见。

其三,叙事人物所作之诗歌。在赤壁之战前夕,曹孟德临江横槊,一首《短歌行》,尽显枭雄之精气。而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借助孔明吟唱之歌声,叙事的焦点由对隆中风景的描写转向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最终将三顾茅庐这一回的叙事推向“隆中对”的高潮。

二、《三國演义》诗歌情节化的叙事学内涵

《三国演义》中大量的情节化诗歌,有的旨在塑造人物形象,而有的意在推动叙事情节的发展。要论《三国演义》中流传最广的诗歌,还当属曹植所作《七步诗》。《七步诗》在塑造曹植和曹丕人物性格的同时,也推动了这场权力斗争叙事的演进。在叙事层面上讲,《七步诗》并不是一首孤立的诗篇,离开了文本中营造的宫廷权斗的紧张氛围,这首诗并无过人之处;而离开了这首诗,对于曹丕、曹植形象的塑造也就难令人满意,而这段三国故事情节的经典叙事意义恐怕也就不会这么大了。

三、时间概念人文化:《三国演义》诗歌的叙事哲理

除了推动叙事情节的演进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一部分诗歌带有浓厚的哲理意味与谶言色彩。由之,借助对此类诗歌意蕴的挖掘,方可进入对《三国演义》深层次的文化哲理的考察。

其一,将时间概念赋予人文色彩与历史哲理。

《临江仙》——《三国演义》开篇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赋予了整部小说强烈的历史宿命感与宏大的历史意味。一个“空”字,写出了后人面对历史沧桑的无奈,也写出了历史跌宕的苍凉与蹉跎。值得注意的是,它同时也开启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叙述视角,在这首诗歌下面,罗贯中也道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从而开始了对三国历史的演绎与书写。在这个意义上看,借助《临江仙》,《三国演义》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时间观念:从宏大叙事入手,渐渐引入具体的人物与事件,最终又回到宏大叙事的“滚滚长江”之中。

其二,将“史诗化”,“天命观”与“循环论”融入小说叙事中。

《三国演义》的史诗特质只最终指向在于结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哲学奥妙。《三国演义》的叙事在时间运行和空间展开上都呈现出“圆形结构”的特征。所谓圆形结构是指小说中的叙事在时间中的运行是个从起点到终点复归起点的圆形轨迹。所谓“天命思想”,其脱胎于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随着社会等级秩序的发展,人们把人间的等级搬到了神界,多神信仰演变为一种主神信仰为主的多神信仰 。

纵观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主要由两部分思想内容组成:一是抽象的概括的内在表现; 二是形象的具体的外在展现。这两部分内容相互映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天命观系统 。而在对时间哲学的揭示上,《三国演义》的诗歌叙事功能在于点名了中国文化中的循环论色彩。因之,由《三国演义》而生的历史兴亡感、理想失败的悲剧感等等已不局限于一朝一代、一人一事,它超越了时空而成为天下人共同的千古之叹。《三国演义》中的诗歌蕴含了丰富的叙事学内涵,借助诗歌,小说的深刻内蕴与哲学意味才得以更好地展现。

注释:

①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选自《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文献:

[1]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北京:新华出版社。

[2]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选自《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黄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4]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5]饶道庆《略论三国演义的叙事模式与中国文化思维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叙事学三国演义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