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探索

2014-04-29 07:05邢飞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探索著作

邢飞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发展中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趋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基于研究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表现及其发展新探索进行分析。

关键词:著作;新探索;中国化发展

随着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当今中国环境下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已经不能对其具体的现实要求进行满足,那么在这种条件下,笔者就和著名理论学家艾思奇的理论观点进行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新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和表现

《哲学的现状和任务》是著名理论家艾思奇的著作,其中在之中对我国哲学发展进行了总结,其提出我国哲学研究工作必须要依照我国国情,对其实施中国化式研究,必须要和之前的通俗化式研究区别开来。传统的研究方式就是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深奥的哲学术语进行表现,目前在我国哲学研究重点应该逐渐向其中国化上进行转移。研究者不但要把专业的哲学知识采用大众俗语表现出来,以让社会大众均了解,同时也应该切实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发展,依照我国国情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重点也就在“化”字之上,那么在研究过程中,第一就要对“化”字的具体对象进行明确和领悟,同时还要对其科学“化”步骤进行确定;第二还要对“化”的具体指向进行明确。通过对这两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就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想要对这两点内容进行了解,那么也就要求研究者必须要具有相当丰富的马克思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深入考查,这样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我国实际国情进行紧密结合,不但能够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进行丰富。笔者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属于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新概念,想要对其进行了解,首先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经典文化进行紧密结合;其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百姓生活紧密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新探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实也就是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个结合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那么是无法进行发展的,更不能和中国国情进行结合。当然如果只是单纯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虑,不与时俱进,同样也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就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实际国情进行了解,将其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意识的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国情的实际结合,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华民族民族性进行真正结合。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结合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就是因为我国革命以及现代化建设,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相关指导。因为历史和阶级的制约,导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具备完整性,特别是在科学社会历史观上,更是存在严重不足。其中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能够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揭示,因此其对于中国革命目的、趋势以及发展方向等等,均不能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是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均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一些部分思想学家,也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施了“中国化”研究,让其在中国国情中立足,满足于中国国情的实际需求。同时在中国进行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其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攻坚时期,在各种矛盾逐渐激发的同时,也必须要有就科学化的思想作为理论指导,迫切需要和现今实际国情紧密结合的理论作为发展方向。从这一点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是中国的实际国情发展的需要,因此其必须和中国新实践结合,必须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还需要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如真理观、价值观以及矛盾观等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普通公众日常生活习惯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要和实际相结合,必须切实落到实处,想要对这一点进行实现,那么也就不能和人民大众脱离。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能够切实和中国老百姓生活联系,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欢看到的形式和内容,这一问题也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性质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就需要和人民群众进行结合,走群众路线,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得以实现。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革命性以及实践性,均对其和实际结合要求进行了决定,那么在中国化和民族化发展过程中,也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对和中国国情和发展需求想满足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良好精神基础。最后还要对目前已经成功的中国化范例进行研究和学习,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始终坚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萍.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史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5):6-15.

[2]王南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J].学术研究,2011(1):1-7.

[3]余少波.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J].学术研究,2010(5):1-8.

(作者单位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編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新探索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陈松长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杨泽波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微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聚类分析方法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新探索
“国培计划”河南省幼儿园师资培训模式新探索
全民健身视阈下体育产业发展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