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支持感维度来分析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原因

2014-04-29 06:04胡国良洪满春李勤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性别差异

胡国良 洪满春 李勤

摘 要:不同类型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差异和不同特点是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考察个体和组织因素对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

关键詞: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婚姻状况;学历差异;工作时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第十六号文件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班级学生事务服务者、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德育教师以及心理咨询顾问,也是地方和高校自身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辅导员在高校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高校辅导员的离职过快,严重制约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效果。

本文数据选取北京、湖北、湖南、广东、河南、海南、安徽和青海8个省(直辖市)的90名高校政治辅导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分布与基本信息见下表(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分布于基本信息

下面从组织支持感的维度进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

一、性别差异

表2 男性、女性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F=2.111,P=0.001<0.05)。从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男性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离职意向要高于女性,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这与男性工作期待、社会和生活压力相比女性更高有关。从总均值来看,调查对象的离职意向偏高。

二、年龄差异

表3 不同年龄段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比较的统计

表4 不同年龄段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描述性统计

年龄是影响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同年龄组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F检验表明(表3表4所示),存在明显组间差异(F=11.065,P=0.000<0.05):21~30岁、31~40岁年龄组的离职意向显著高于≤20岁和>40岁年龄组。

三、婚姻状况

表5 已婚、未婚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描述性统计

已婚和未婚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T检验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F=3.243,P=0.001<0.05)。从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未婚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离职意向要高于已婚。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未婚的高校政治辅导员想通过继续学习(读博士等)去谋求更好的工作。

四、学历差异

表6 不同学历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比较的统计

表7 不同学历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描述性统计

学历同样是影响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同学历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F检验表明(表6和表7所示),存在显著差异(F=2.6980,P=0.0047<0.05)。从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博士学历辅导员只是想通过辅导员招聘作为进入高校的跳板,而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的辅导员才是学生工作的主力军。

五、工作时间

表8 不同工作时间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比较的统计

续表

表9 不同工作时间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的描述性统计 ■

不同工作时间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F检验表明(表8和表9所示),存在显著差异(F=9.641,P=0.001<0.05)。其中有2年工作时间的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率最高,而工作1年以内的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率最低。

六、离职原因分析

从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时间(组织相关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分析表明,不同子项目对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存在着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子项目均与高校政治辅导员离职意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从统计结果的子项目分析,关心福利待遇、关注个人发展等子项目与离职意向的相关系数略高于其他子项目;再加上现实中部分高校对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辅导员工作繁重、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认同感不强、辅导员对肩负的重任认识不清、工作过程中的信心不足、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获取上落后于工作对象、辅导员培训学习机会少、辅导员对自己的未来彷徨茫然、辅导员的价值取向困惑、辅导员工作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等。这些现状导致了高校政治辅导员对本身工作的厌倦和不满,离职则可能成为其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利,古继宝,杨利.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1):161—164.

[2]谭小宏,秦启文,潘孝富.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441—443.

[3]候奕斌,凌文辁.组织支持及其改善途径[J].经济论坛,2006(20):86-87.

[4]徐晓锋,车宏生,林绚晖,等.组织支持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130-132.

[5]凌文辁、杨海军、方俐洛.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J].心理学报,2006,38(2):281-287.

[6]周明建,宝贡敏.组织中的社会交换:由直接到间接[J].心理学报,2005,37(4):535-541.

[7]吴靖.广西高校教师组织承诺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张丽敏.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D].7版.孙建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张勉,李树茁.雇员主动离职心理动因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3):330-341.

[11]许百华,张兴国.组织支持感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05,11(4):325-329.

作者简介:胡国良,(1972.6-),男,湖北省汉川市(籍贯),6级职员,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性别差异
鲁迅小说中的婚姻状态及其成因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初、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婚姻登记现状对婚姻状况公证的影响评估及对策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