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热姑丽·买买提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调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已在我院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93例,实验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外,还接受中医整体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给予医嘱药物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第6、12、24个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HbAlc均有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长期坚持实施中医整体调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糖控制有明显效果,值得在糖尿病患者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24-01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症”范畴,是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引起的[1]。本文对中医整体调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在我院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86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5例,年龄20岁~85岁,平均年龄59.3岁;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53例,2型糖尿病患者133例;病程6个月~15年;排除: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严重感染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93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遵照医院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以及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中医整体调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加强对糖尿病的中医理论认识;②注重中医食疗;③加强情志护理;④合理安排锻炼;⑤药物和血糖仪的正确服用方法;⑥加强生活护理。
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第6、12、24个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HbAlc均有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之中,随着医学的发展,患者的生存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随着病程的加长,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却进一步增加,为了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采取长期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本组研究中,具体护理方案如下:
3.1 加强对糖尿病的中医理论认识
应让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而不仅仅是依靠药物。认识到糖尿病病因多由素体阴虚、情志内郁、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引起,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在治疗康复过程中,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疮疡、痈疽、水肿、中风等症[3]。
3.2 注重中医食疗
糖尿病人饮食有一定的讲究,应做到合理和节制。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致脾胃积热,损耗肺、肾之阴而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准,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对于口渴甚者,可常煎麦冬、鲜芦根水等饮用。
3.3 加强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人体因情志失调而致五志化火,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利用转移等方法使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
3.4 掌握药物和血糖仪的正确服用方法
正确掌握降糖药物服法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教会患者掌握血糖仪的正确用法,了解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及其评价。
3.5 合理安排锻炼
提倡患者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如打球、打太极拳等。叮嘱患者在运动时应适度,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3.6 加强生活护理
提倡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戒除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足部护理,预防各种感染。
参考文献
[1] 王慧研.糖尿病的中醫护理及健康教育[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100-101.
[2] 杨嘉慧,王琦.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411-414.
[3] 王桂芳. 糖尿病康复的中医护理[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2312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