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金 郑红波
【摘要】本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药科大学大一学生篮球选项课运用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影响其实施的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 创新研究 实践
【基金项目】沈阳药科大学立项课题(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应用)(126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18-02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几乎都把“教授——复现式”教学模式当做唯一的教学模式,这对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就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限制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进程的科学化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学气氛死板,因此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各位专家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认识的不同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大家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随着学校体育教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体育教学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创新,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实践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对沈阳药科大学大一学生篮球课程中运用实践教学法,来展示其创新性。
一、研究对象
沈阳药科大学大一学生篮球课程的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于数据检验采用卡方检验。
三、建立的方法
1.实践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在实践教学方法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应该是实践教学方法构建的主动者,而不能被动的接收知识做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在实践教学方法中作为促进者和帮助者,而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提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对实践教学方法非常有帮助,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实践教学方法的要素
实践教学方法包括五个要素:理论基础、操作程序、教学目标、教学条件、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会体现某种教学指导思想,都能够体现某个教学过程理论的教学程序,所以,要想在教学实践中站得住脚,就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健康水平,在运动中让受教育者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方法在遵循一般体育教学原则外,还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问题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测试前学生篮球技能情况
为了测试实践教学方法应用于沈阳药科大学篮球教学课程中,对学生各项学习指标(包括体育兴趣、达标和讥评)的影响,同时也为了达到教学实验提高的效果。
从上面两表中可以看出,测试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评价等方面的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也就保证了试验具有一定高度的内部效度。
2.测试后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情况
通过上面两表可以看出,测试班学生经过实践教学方法后,其成绩与对比班学生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说明实践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技能水平方面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其主要原因:(1)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本教学方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目标由学生自我设计,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检测自己认知准确性的机会,这就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2)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形成小组合作促进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创造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体会自己作为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并且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中,技术好的同学主动帮助技术掌握差的同学,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体验告诉同学,使这些同学少走一些弯路;(3)正确的反馈对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本教学方法中,这种反馈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反馈,即教师通过同学的提问和运动中的表现得到信息,然后帮助学生改进并且提高,另一方面是把学生运动时的录像放给学生自己看,使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联系来发现问题并且改正。每次学生练习结束后,通过反馈得到自己的练习结果,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之后都能够对自己的动作技能做出正确的评价,这对运动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测试后学生篮球技能达标情况
上面两表的结果可以得出,测试后两班达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某一方面技能的情况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所以,这些对学生达标成绩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结论
实践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自我锻炼能力为目标,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题的,具有相对稳定且独立的操作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技能水平具有一定作用;虽然教学课时较短,但本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达标成绩同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健、潘绍伟,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研究之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杨勇、陈雷、腾树革,新课程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创新性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刘凌宇、馬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9
[4]周桂琴、孙飞,高校篮球课程对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影响.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0(6):82
[5]宋慧君、谢敏,从国外体育教学方法的演进看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