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锋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1-01
一、教学记录
教学《蜗牛》一课时,我利用了科学课时间,让学生带着放大镜、镊子、瓶子、塑料袋等实验材料和苹果、面包、菜叶、猪肉等食物到菜地里自行研究。
我把同学们带到菜地里,说清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注意点,就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起来。
不到五分钟,每个小组都捉了十只以上的蜗牛。我提议同学们到田埂上研究蜗牛。很快的,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地,投入的研究起来。顿时,田埂上活跃起来,争吵声,辨论声,尖叫声交织在一起,兴趣无比浓厚。
10分钟后,我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把观察到的现象都提出来。学生的观察出人意料:
我们组研究了蜗牛爬行的特点。他们把蜗牛放在一张白纸上,发现了蜗牛爬行的痕迹。
我们组研究了蜗牛喜欢吃什么。当苹果、面包、菜叶、猪肉等食物放在蜗牛面前时,有五只蜗牛爬到了菜叶上,有三只蜗牛爬到了苹果上,有一只蜗牛爬到了面包上,有一只蜗牛闻了闻猪肉的气味,又爬回到菜叶上。
我们组发现蜗牛壳上的螺旋有的是順时针的,有的是逆时针的。
我们组研究了蜗牛是怎样寻找食物的……
我们组研究的是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吃食物的……
……
二、思索
“为了按照‘科学的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从而加强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教材和教法就需得作相应的改革。”(刘默耕语)我们以此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针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实际,结合本地实情,开展了科学课室外教学研究。实验开展以来,学生对室外学习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真正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自实验开展以来,同学们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在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上,都有显著性提高。
一年多的实验告诉我们,进行室外教学,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应用,以达到发挥室外教学最佳效益之目的。
(一)室外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1.可行性。可行性是进行室外教学的前提。某一教学内容只有同时具备教学时间可行、教学投入可行、教学场所可行,才能说它具备了室外教学的可能性。
2.典型性。室外教学的特殊性(组织难度大、教学投入多……)决定了进行室外教学的总量应严格控制。教师在最终确定哪些内容进行室外教学时,一定要比较哪一教学内容更具“典型性”。“典型性”应从对某一教学内容采用室内或室外教学的“能否替代”、“学生发展状况”、“对今后学习的指导意义”等几个层面去把握。
(二)室外教学实施策略
室外教学就其本质,仍是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由于室外教学的特殊性,如天气状况、周边环境等对教学影响甚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在安全性、灵活性、效益性上作好文章。 1.安全性。室外教学比室内教学安全系数低是由教学环境变化、学生心理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实施中,我们一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二是强化班干部作用;三是精挑细选室外教学场所;四是为每次室外教学配备两位教师(一位组织教学,一位协助管理),加强对学生室外学习的全程管理。
2.灵活性。室外教学的灵活性,包括教学时间灵活性和教材处理的灵活性。教学时间的灵活性,一是不被40分所束缚,在控制学期科学教学活动时间的前提下,教学时间由教师自主决定。在实施中,我们采取“教师预计室外教学时间→向教务处申请→组织室外教学”的 程序解决教学时间问题。如《蝗虫》一课,我们与体育老师一同行动,通过科学老师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观察蝗虫,而体育教师则与同学们一同模仿蝗虫弹跳。二是根据实际情况提早或推迟某一内容教学时间。
3.效益性。试验初期,我们发现,学生在探究时场面热烈,但研讨时常不得要领,经常造成不应有的时间浪费。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我们的做法是: ①成立学习小组,加强组内合作与组际合作。 ②优化教学媒体。教师使用话筒,保证学生能清晰的听到教师讲的每一句话;及时出示挂图,以落实知识重难点;提供学具,保证学生探究活动持续深入。
(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挥室外教学的优势
1.开放性。在室外,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学生活动是开放的,教学组织、教学要求、教学时间都是开放的。学生在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他们的思维开放,教学结果必然开放。
2.直观性。此时,蜗牛的一切尽在学生眼前,他们 “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用自己的头脑来想”(郭沫若语)。这是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3.自主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坐着、蹲着、趴着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问题;同学们可以互相研讨,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在这种自主学习中,学生随时都可能迸发创造的火花。
4.协调性。大自然是“百科全书”,而要读懂这本“百科全书”,学生必须全身投入,细心观察、积极动手、潜心思考。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兴趣”的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协调发展。
三、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经验与自然的组合。”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一切大自然经验的积累,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越是身边生活越具课程价值。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呼唤我们的科学教师需要有生活的课程视野,需要善于活用教材,变“可有可无”为无处不在。在认真研究室内课堂教学教法、学法的同时,放眼“无墙课堂”——大自然,把学生“放虎归山”,让他们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探究、学习,并引领他们走向科学的殿堂……这是本案例给予我们最有价值的一点启示。
“无墙课堂”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勇气,更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当我们带着欣赏反复研读这个案例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如何保持学生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
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在这种种感受和体验中渐渐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即使在某些探究中,学生走了弯路,甚至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是教师讲授的一个最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学生仍可以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另外,也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儿童才能感受到并由衷地赞叹科学概念原理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迷人魅力和科学规律的震撼力——“科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