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静 张新志 邓瑞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自拟中药内服,外用中药泡洗双足,对照组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療组治疗后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较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6%,2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01146-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和最为复杂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统计表明,患2型糖尿病5年、10年、20年,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概率分别为30%、60%、90%。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的10年中与糖尿病有关的死亡将增加50%以上[1]。
探索有效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减轻国家负担、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之一。在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特别重视综合治疗,强调中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中药外治包括药浴、中药外敷等,可改善糖尿病四肢临床症状,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加速,改善症状的作用[2]。我们自20011年9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取我校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且各种资料齐全者,单日就诊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双日就诊者为对照组,各观察5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44岁,平均年龄为56.5岁;糖尿病病史在7-22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5-7年。全部标准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明确为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有糖尿病病史;肢体出现麻木,发凉,末端有束缚感或有手套袜套感;常呈对称性、间歇性、针刺样疼痛;运动神经传导减慢致腱反射减弱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所有病例均予常规的基础治疗( 包括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片治疗等。要求患者治疗期间的空腹血糖( FPG ) 控制在3.9~6.1mmol/ L,餐后2h血糖(2hPG) 控制在7.2~10.0mmol/ 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控制在7.0% 以下水平。3个月为1 个疗程。
1.2.2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甲钴胺( 弥可保,0.5 mg/片),1日3 次,1次1片。同时加服中药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水蛭、三七、莶草、细辛、通草。兼阴虚者加生地、麦冬;气虚甚者加太子参;热盛者加知母;兼湿热下注加苍术、车前子;肝肾不足、下肢痿软无力者加狗脊、木瓜。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 次。同时,外用中药泡洗双足。
1.2.3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只用甲钴胺( 弥可保,0.5 mg/片),1日3 次,1次1片。
1.3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空腹及餐后2h血糖( 试验开始、结束各1次,试验期间每周1次),糖化血红蛋白,膝腱、跟腱反射和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统一测定左右脚第一足趾并取其平均值( 试验开始、结束各1次)。
1.4疗效标准:⑴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膝腱、跟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较前减少10Volt 或恢复正常。⑵有效:自觉症状好转;膝腱、跟腱反射较前有所改善;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较前减少 5-10Volt。⑶无效:自觉症状好转不明显;膝腱、跟腱反射较前无改善;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较前减少 <5Volt。
1.5周围神经病变检查设备:北京蓝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 Sensiometer A200。
2 结果
2.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50例,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6%。2组比较(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0 20 26 4 92%
对照组 50 11 17 22 56%
P﹤0.01
2.2 表2 两组间治疗前后Volt变化比较表
2组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治疗组平均Volt从23下降为13,P<0.05说明有差异型;对照组平均Volt从22下降为17,P﹥0.05说明治疗前后无差异型(见表2)。
表2 两组间治疗前后Volt变化比较表
组别 例数 平均Volt P值
治疗组 治疗前 50 23
治疗后 50 13 ﹤0.05
对照组 治疗前 50 22
治疗后 50 17 ﹥0.05
3 讨论
本病在中医古籍中无确切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消渴合并痿症范畴,亦有将其归属痹证( 血痹、脉痹) 。笔者认为瘀血、痰浊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关键,活血化瘀通络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法则。因此采用黄芪、当归益气补血,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川芎、赤芍、水蛭、三七、莶草活血化瘀通络,生地凉血滋阴,疼痛盛者加延胡索、桃仁、红花。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川芎、赤芍、水蛭、三七等在改善血循环的同时,能降糖降压,并有一定的抗凝作用[3]。配合西药治疗,不仅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且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因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首先,中医药有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及其并发症的优势。其次,中医药有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通过整体调节,通过综合作用而取得疗效。对于一张中药复方甚至一味中药来说,往往既有减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更有一定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有的还常常兼有调节血脂、抗凝、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4]。
第三,中医药还有有效防治并发症的作用。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确实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保护残余视力,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进展,使部分患者免于死亡、目盲和截肢致残之苦[5]。
总之,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控制病情,极大的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6],同时对减少国家在糖尿病并发症上的支出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组.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0年回顾性调查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2~237.
[2] 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3] 周惟强,陆西宛,朱丽华等.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9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1):41~43.
[4] 夏正芹,戴林,徐左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4):5287~5288.
[5] 赵建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9例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29~630.
[6] 王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概况[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2):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