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蓝月
【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语文教学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情感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培养了语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感培养 情境倾听词句积累语言表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64-02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语感中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因素,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情境教学中获得语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如上《黄山奇石》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比如在教学诗词时,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用心用情去感悟,教师适时点拨,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二、让学生在倾听中感悟语言
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还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比如《秦兵马佣》一文描写秦兵马佣规模宏大的片段,首先可以老师范读,学生听。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佣的气势规模宏大;然后带领学生品读,在听与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如文中写兵马佣的面积和数量,感受到它的气势恢宏。这样逐渐训练后,学生听的能力提高了,语感也在听的训练中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增强感悟
汉语的意蕴深刻,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繁琐的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而读却是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但不是机械地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要求读者能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反复吟咏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藉。因此,要以读为主,读想结合,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在指導学生朗读时,先引导学生抓住漓江的水清、静、绿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从中去理解、体味和感知文中的物美、情美,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领悟作者遣词用句的独具匠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在词句积累中获得语感
要积累好词好句,就需要学生多读。我曾经让学生每天摘抄优美的词句,可后来渐渐发现学生的摘抄只停留在表面,找到优美的词句就抄,抄完就了事,没有多少是可以把好词好句灵活运用的。因此我认为读,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摸到文章的调子。
当然这里指的读还必须是广泛的读。喜欢看书的学生一般要比其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想象力更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也更准确。所以除了教材中的课文之外我还会推荐学生读一些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或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五、在实践中内化感悟
积累了丰富的语感后,还要让学生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的讲课艺术了,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对于学生理解的和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尽量少讲或不讲。而需要重点理解的也只应点到为止,应该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和锻炼的机会,得到语感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
当然,培养语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过程。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2]《有效教学方法》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5]《语文学习论》
[6]《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