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仙
【摘要】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要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科学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而本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55-02
高职高专基础课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掌握基础课程理论、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拓宽思维、探索科学的奥妙、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教学投入不足,各高职高专学校基础课实验的条件很差。设备条件的落后,制约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也成为长期困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009年以来,我们对《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下面三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
在知识体系本身也不断膨胀的今天,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培养创新意识等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对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强化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使实验室建设成为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配套的支撑体系,我们还专门立项来推进内容的改革,使实验教学内容80%得以更新。同时我们将一些在步骤上有连续性或在内容上有可比性的实验项目归并,提高实验的效率。实践证明只要准备充分、时间安排合理,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内容上有较大联系,实验方法基本相同,这样,我们在实际学时大大缩减的情况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实验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
二、挖掘潜力,改革实验教学的模式
1.实验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就实验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项及实验过程的安排等必须做好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上实验课时由老师检查,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做实验。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很有帮助。学生除预习实验指导书外,还应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对一个实验的多种方法都有所了解,并知道各种方法间的主要区别及其适用条件,这样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实验时也可有条不紊,有的放矢,节约时间。
2.部分实验准备工作由实验室准备变为学生自己动手,强化基本操作,培养动手能力。以前实验课,试剂的配制、仪器设备使用、实验材料的准备、处理、摆放等实验准备工作均由准备室做,学生进实验室都是现成的,他们对实验前的这些工作基本上不了解。实验准备是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试液、仪器等有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首先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将部分准备工作安排在实验中,由学生完成。实验前,学生自己动手配试液,处理实验动物(如打老鼠)、准备实验材料,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同学们对从准备到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就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正规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验开始前教师的讲解重点也要围绕实验采取不同方法展开,要引导学生不仅知道每个步骤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将其讲明,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4.选择实验材料,鼓励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从事实验的积极性。这样就迫使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使他们既有兴趣又感到有压力。
5.重视实验报告的质量。为了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就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用简明的语言写一个综述,然后写明此次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及获得的结果,最后还要对自己的实验方法、结果作以简略分析,指出本次实验所采用方法的优点及难点所在,并建议如何改进。
三、改革考试方法,科学评价实验教学质量
教學实验室的建立,改变了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从属的地位,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有其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衔接性,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改变了过去实验课成绩在整门课程中的比重偏低的现象,在实验考试成绩中:(1)笔试:占30%。(2)探索性实验:占40%。(3)实验操作考试:占20%。(4)平时成绩:占10%。学生若要取得这门课的高分,就必须认真对待实验课的每个环节,尤其要对实验原理和方法吃深、吃透,做到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从而达到强化研究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乔成立.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21-22
[2]杨立华,郭道森,李荣贵.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