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穿越”之名,行“体验”之实

2014-04-29 17:16俞玲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主制穿越城邦

俞玲

一、课题的主题与背景

不知从何时起,以穿越为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开始风靡全国,尤其受到学生群体的追捧,一部作品所引发的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关注也在持续升温,学生热衷于谈论相关历史,所表现出的热情简直难以想象。反观我们的课堂,尽管知识性很强,但始终有点不温不火的状态。如果我们也能借这股“穿越热”,使他们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乃至形成更进一步地体验历史事件的习惯,这不也是美事一桩吗?

(一)学生分析

虽然现在的教学已经融入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的补充介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兴致,但真正地要使其融会贯通一段较长时期或某一陌生地域历史演进内容的话,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学生普遍体验不够,认识浅表,始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既定的背景、进程、结局顶多是有种探究的好奇,显然这种动力对深层探究就会稍显不足了。反观之,穿越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是因为它很好地激发了体验者的主体能动性,他们往往会幻想自己就是主人公,运用已知的历史知识,在遵循历史轨迹的前提下或规避风险,或独善其身,更有甚者发挥自己趋利避害的本领到极致,华丽转身为能未卜的先知,或知人善用的伯乐,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不可否认,这样的品读过程是愉悦的,是置身于情境中的一次成功的历史体验经历。

(二)教材分析

《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是八年级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一课时的内容,紧承着上一单元文明的起源的内容,开启了全新的了解东西方重要文明发展史的里程,这一课主要讲述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而要了解古希腊文明,那就不得不追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继而自然引入到城邦时代。教材以古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为重点,突出对雅典民主制的介绍。本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和思考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但学生对这段异国历史还是比较陌生,有很大的疏离感。为了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把他们放置在设定的情境中,加强自身的体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出古代希腊的特点。

2.通过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全面了解,使学生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制。

二、情景描述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历史,大家有没有发现它真的是个说不完也道不尽的话题。当昨日我们还在为埃及奴隶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金字塔的答案莫衷一是时,今日,我们又为没能亲眼目睹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奇景而慨叹惋惜,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们也能回到过去,那该有多好啊。现实中,穷毕生精力我们可能也无法达成的心愿。但这在穿越小说家那里却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却可以自由穿梭于任意时代,利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在那个时代游刃有余。那么今天我们不妨也穿越一把,请大家和我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到一个遥远的国度去做一次穿越旅行。

(二)新课教学:

1.地理考查

问:古希腊可以分为几部分?(克里特岛、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

问:三部分中间隔着什么?(爱琴海)

绘声绘色讲述爱琴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穿越准备

叙述:当时空隧道已延伸至我们脚下时,不少同学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脚就想迈进去,心急的人啊,请等一等,我们总得做些准备吧。

问:如果你可以带一件东西随你一起去希腊,你会选什么?(众说纷纭:有枪、水的回答)

问:要是什么都不能带,你怎样能保证在那里生存下去?(知识储备)

师给出两条忠告。

(只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你才能在那个时代生存,只有灵活运用你所学的知识才可以在那个时代游刃有余)

师作必要的阅读指导。

自行阅读,边读边画重要信息。

3.穿越见闻

问:老师之所以安排大家去那里穿越,是因为那里有?

(1)悠久的历史

问:可以追溯到多少年前?(公元前2600年)

问:发祥于哪里?后又移至哪里?(克里特岛——迈锡尼)

活动: 我们一起来做年代尺

板书:前2600年 克里特岛——迈锡尼

叙述:两者和在一起成爱琴文明,这个名称是不是似曾相识?(与海重名)

问:请大家思考这说明文明与海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我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有何差异?

明确:海洋文明

问:爱琴文明历时多久?(800年)

标注在年代尺上。

承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公元前8世纪。问:这时希腊发生了什么大事?(城邦出现)

解释“城邦”

(2)雅典民主制

问:雅典的政治机构有哪些?都是如何体现民主的?

①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公民大会)

②雅典的日常事务由谁负责处理?(五百人议事会)

③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是什么? (陪审法庭)

问:当某人的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时,可以用什么来制约他?(陶片放逐法)

问: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

(3)勇敢强壮巴达人

问: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尚武)

板书:加入“雅典”“斯巴达”“尚武”和“民主政治”,点出衰微的时间,即公元前5世纪。

小结:

把年代尺想象成一株希腊文明之树,它汲取了海洋文明的养料,茁壮成长,拥有800年的爱琴文明。而公元前8世纪,雅典和斯巴达城邦的出现就是这株文明之树上绽放的两朵奇葩。“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雅典最绚丽的颜色莫过于它的民主制度,斯巴達的亮色即它的尚武之风。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曾经希腊因为它们熠熠生辉,可也是它们间无休止的斗争使希腊逐渐衰落下去了。

(4)穿越体验

叙述:大家的这次穿越待遇比小说中的主人公可要强过不

少,他们没法选择,一个惊雷或一场意外,他们就进入了设定好的时光隧道,附体在了某人的身上,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

角色选择:穿越后你希望扮演的角色。

角色扮演:怎么才能在那个时代建功立业

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

(生畅所欲言)

结语:

最后希望这节课所学,能够对大家的这次穿越之旅有所帮助,祝大家此行顺利。

三、课后反思

历史总给人陈旧、严谨的感觉难以持续地引起学生的关注,但其实它也可以变得时尚,严谨中又不乏诙谐的韵致。

在穿越小说及其改编的电视剧大行其道之际,这些备受学生追捧的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的文学再创造,能否为我们的历史教学迎来生机勃发的又一春呢。我这次的“借穿越之名,行体验之实”,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一)历史与现实之间总有着隔膜,怎么拉近两者关系,怎么拉近学生和历史课的关系,是这堂课尝试解决的问题

1.以遗憾为契机,以疑难为机遇

这次的穿越设想并非空穴来风,正是基于对日常教学中的小细节的感触,才有了这样的尝试。细节都是关乎学生的反应,学生无论是为埃及奴隶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金字塔的疑惑不解,還是为没能一睹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的遗憾而叹息,这都是我们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距离的教学契机。当下,穿越故事倍受他们追捧,他们艳羡其中的主人公能够利用所学,发挥所长,主动参与,亲历多个历史场景。那么把穿越引进课堂,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他们由被动的聆听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既弥补了他们的心理缺失,又达到了深入体验的教学要求,又有何不可呢?

2.穿越导入,邀学生共同参与

导入语贴近学生实际,从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抓住学生心理,开篇就抛出时下学生中流行的穿越的话题,力邀学生共赴这次的穿越之旅,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差距。

3.借“穿越”之躯,安“历史之魂”

用穿越的框架来串联教学环节:地理考察—穿越指南—穿越见闻—角色扮演先描述自然环境,再分析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关系:穿越指南即告诉学生必须如何把握穿越的度,即尊重史实;穿越见闻即古希腊特点分析;角色扮演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感悟。

4.学以致用,替“古人”代言

最出彩的应该是角色扮演这一环节,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也很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过一把人物穿越的瘾。如大部分人都结合了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特色,分别挑选了典型的战士和议事会成员。一个女学生的回答无疑成了最大的亮点,她如是说道:“我愿意扮演雅典妇女的角色,虽然我可能会没有什么地位,但我就是想表达对这种局限民主的不满,想为我们女同胞多争取一些权利。”显然她把对民主局限性的评价也融入了角色体验中,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每堂课总是存在着遗憾,这堂课也不例外

1.错漏的环节

原本设计的“穿越见闻”的环节,第二项内容应为“优美的艺术”展示“克诺索斯王宫”和3-3航海浮雕,让学生感受古希腊艺术的美好。可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第一项“悠久的历史”自然过渡到了第三项“雅典民主制”,省略了这一环节。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课后我也在思量。重新设计的话我会去掉这一环节,把“克诺索斯王宫”的欣赏放在“悠久的历史”里,航海浮雕则放在“地理考查”里,这样会更加自然、流畅。

2.太想面面俱到,任何内容都不肯舍弃,各知识点的落实大有平分秋色之势,连本应突出的重点“雅典民主制”也被分薄了很多

3.体验始终比较肤浅

虽有穿越之靓丽的外形,但中间的环节还是中规中矩,依循传统模式:查找、描述、分析。观察学生情绪的似乎也是在开头和结尾显得比较活跃。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还请大家斧正。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洪山中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民主制穿越城邦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苏格拉底之死:对雅典民主制的再思考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圣诞“穿越”回童话小镇
“玻璃人”的世界:以饥饿为例透视“无法摆脱”的贫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西方民主制的缺陷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