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丽
一、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了解通假字等文学现象。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四、教具准备
搜集孔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引导:“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老师简介孔子。
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2.读顺课文,整体感知
(1)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并注意句子的停顿。
(2)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3)听老师范读。
(4)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3.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
(2)组织交流。
(3)课件出示问题。
①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及其日中如探汤。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②请学生试译课文。
③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 )问题。
④对这一问题,两个小儿的看法截然相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一儿认为……一儿认为……指导用肯定的语气来读。
(4)小儿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别用(?)和(观察角度)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一小儿认为近大远小,是从哪个角度来判断的?(视觉)另一个小孩认为近热远凉,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判断的?(触觉)
(5)分角色读。加进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读。
他们伸长脖子,争得面红耳赤曰……
他们越争越激动,瞪圆眼睛曰……
他们扯着嗓子,跺着脚曰……
(6)他们争执不下,就招来了谁?孔子怎样给他们判决的?(不能决也)
(7)两小孩怎么说孔子的?怎样理解“笑”?是讥笑,嘲笑吗?
(8)了解通假字“知”。
4.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孔子的知识那么渊博,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可见孔子是怎樣的一个人?
(2)你们喜欢两小儿吗?为什么?
(3)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4)分角色,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
5.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他当裁决……
(作者单位 湖南省常宁市宜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