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2014-04-29 00:44王立坤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办学中职

王立坤

【摘要】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现阶段我国几种典型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分析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因素以及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36-02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以普通教育为基础;2、专业性;3、实践性;4、多样性;5、可变性。[1]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招生难

中等职业教育从近几年的招生数来看出现了连续减少的现象,而且很多学校都出现了招生难的情况。

2、办学难

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来的学生因为招生人数下降的影响,生源质量普遍降低,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品质、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等不同程度的状况,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管理上也非常的困难。

3、就业难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非常难。一是工作岗位逐年减少;其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企业要求还相差甚远,企业很难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另外,一些用人单位也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追求高学历,导致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

二、我国现阶段比较典型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一)长学制模式

长学制模式是指学制固定的、修业年限长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例如职业中学模式、三至四年制中专模式。

这一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1、学制固定,培养周期长;2、文化课与职业课并进;3、职业技术教育。

(二)综合高中模式[3]

综合高中模式,上海是做的比较成功的。有两种,一是"双学籍、双文凭"模式。二是"双通道"模式。

这两种模式的优点:(1)学生可以受到完整的普通高中文化教育,然后进行职业教育,这就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求;(2)学生高考失败后,可以通过另一条途径来发展自己,职业培训可以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后高中模式[4]

即"中学后培训",指在完全高中文化程度上进行的灵活的短期的职业技术培训。这有三层内涵:(1)从教育程度的角度看,它是把中职建立在完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2)从办学模式的角度看,它是采取时间相对较短的(几个月至一年不等,一般不超过一年,具体时间长短根据各专业需要而定)灵活的办学模式;(3)从教育实施的角度看,它是把文化课程教学与职业教学分开,前者已由普通学校承担,后者则由职业技术学校承担。

三、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政策、社会用人制度等的外部原因,也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内部因素。

(一)外部原因

1、 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国有企业都在进行改组改制,从而出现了大量下岗职工,这样企业对一线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使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目前仍然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如自成体系、封闭办学等不合理的布局结构,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的运行规律,又因为财力不足,使职教资源很难增长。

3、观念上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看不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很严重,很大一部分人还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是非常没有前途和发展的。

4、政策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待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

(二)内部因素

1、办学形式单一

长学制模式是我国中职教育主要的办学形式,曾在我国教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应变能力差,反应迟钝,既不能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也不能满足求学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5],所以所培养的学生普遍适应社会能力差。

2、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明显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存在严重的无序性。专业设置没有从现实的社会需求出发所以很难适应社会的职业需求。

3、 教学体制的不灵活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体制一般采用的是固定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体制不变不灵活,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体制,将很难满足人们对待现有的职业教育需求。

4、课程体系结构的落后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有两种,一种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教学体系,其优点为系统性强,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缺点为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缺少联系和综合,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知识联系容易被割裂;其二传授的知识强调系统性,以知识为中心;其三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其四,理论与实践脱节。一种是强调岗位需要的岗位定向式的教学体系,培养的目标是以培养特定崗位或专业的职工。但这种教学体系过多地强调了针对某一岗位需要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在经济转型期对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教育,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较窄,适应性和发展能力较差。[6]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一)经济的发展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比例正在减少而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增大。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经济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这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中职教育提供机遇

我国加入WTO以来,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厂。而中职教育是加工厂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提供者。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44%,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9%。也就是说,每年还约有700多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还有2250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亟需进行技能培训;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40%。这展示出职业教育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7]

(三)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中职教育提供机遇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地贯彻的方针。这就必然对社会那些能耗高的、污染重的、对环境与人产生危害的产业提出新的要求。这就必然会提高对中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其中高级技工仅占5%,中级技工仅占35%,初级技工占60%,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高达75%,其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仅占15%[8]。这些数据表明,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中职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我国的教育政策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

1、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

2、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

3、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4、 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指出:[21]

1)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2]

上述资料表明,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极大地增强了办好中职教育的信心,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第4至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2] [5]石伟平、徐国庆,中学后培训是今后我国城市中职办学的主要模式,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00.9

[3] [4]石伟平、徐国庆,对我国城市中职办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办学中职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数据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