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霞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药物进行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9.1%,常规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58.2%,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统计学数据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显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纳洛酮;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效果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围产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性损害,進一步致使幼儿脑瘫、智力不全、发育迟缓、癫痫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或者死亡[1]。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无激动活性,能够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同时纳洛酮还具有非阿片受体拮抗作用,例如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的释放与损伤作用等。具有广泛的临床药理基础[2]。纳洛酮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常用药物,本文对纳洛酮的临床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3]的11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5例患儿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为33.1~41.4周,平均(37.61±3.15)周,出生体重为2410~4255克,平均体重为(3143±617)g;常规组55例患儿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33.5~39.5周,平均(37.81±2.25)周,出生体重为2182~4415克,平均(3132±415)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出生体质量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观察组和常规组患儿都进行保暖措施,尽量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维持脏器血流灌注,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值5.0 mmol/L左右,同时控制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对于两组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要对症治疗,惊厥现象频繁患儿要制惊厥,颅内压高或者颅内出血患儿要检测并且降低颅内压,应用脑细胞活化剂等消除脑干症状。观察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药物,给药剂量为0.2mg/( kg?d) ,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静脉滴注,6~8 滴/分钟,根据病情由医师确定给药天数。
1.3 疗效评价准则
显效:治疗的2~6天内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意识障碍,原始反射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有效:治疗2~6天内临床症状、体征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意识障碍略微恢复,原始反射一定程度恢复;无效:用药七天后上述症状、体征没有基本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计数如下表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9.1%,常规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58.2%,两组治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原因繁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主要应该集中在改变缺氧现象同时尽快恢复脑部血流[4]。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主要用来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肺性脑病、病毒性脑炎、脑血栓、弥漫性轴索损伤、肝性脑病等。纳洛酮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偶见极少数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但这种微弱的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停药,采取减慢滴注速度的措施就可以使不良反应缓解。
纳洛酮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通过阻断β-内啡肽的释放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得呼吸障碍、脑水肿等症状得以减轻,同时纳洛酮可以增加心排血量,提高肺部气体交换质量,使得脑部获取新鲜的氧气,此外纳洛酮能够去除多余的氧自由基,减轻氧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
本文研究表明,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
参考文献
[1]豆筱敏,郭素群.对1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17-118.
[2]李娟.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3,18(1):31-3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4.
[4] Edwards A D, Brocklehurst P, Gunn A J, et al. Neurological outcomes at 18 months of age after moderate hypothermia for perinatal 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synthesis and meta-analysis of trial data[J]. Bmj,2010,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