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用学礼貌原则研究综观

2014-04-29 06:27王笑如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0期
关键词:礼貌言语准则

摘 要:本文将国内近年来对礼貌原则的研究现状分类整理,并加以类比。以国内学者对利奇(Leech)礼貌原则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上区分出四大研究流派,分析了四个流派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理论框架以及研究的意义。从而得出结论,作者认为国内礼貌原则的研究在利奇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有继承有批判,抑或独创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并加以佐证,抑或提出一两点修正加以补充说明,但总体的理论框架仍然没有大的突破。此外,国内学者还对礼貌原则本土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 礼貌原则;得体原则;礼貌策略;面子

作者简介:王笑如,女,1988年出生,籍贯:河南,工作单位: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2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在哪一个语言集团中都存在的,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何自然,88)。国内语言学研究礼貌问题也是为了研究在汉语的社区成员中不同语境下采用的礼貌原则之间的区别,采用不同的会话手段以凸显出自己的礼貌特征。

本文从国内学者对礼貌原则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上区分出四个主要流派,它们分别是:

一,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及特点上说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相益相补的,以何自然为代表,继承了利奇的理论体系,只作出了解释和说明。

二,提出得体原则作为总的会话原则,认为礼貌原则是得体原则的一个相关次准则,以索振羽为代表,在继承礼貌原则的相关准则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质疑了礼貌原则存在的问题,并以实例解释了得体原则的相关次准则。

三,以钱冠连为代表,从变革语用学的概念意义的角度将礼貌策略置于目的意图原则之下,认为语用策略是受了人文网络的强迫而采取的应付措施(钱冠连,4)。注重礼貌策略在汉语语境下的具体应用。

四,探讨礼貌,语用与文化三者的关系,以顾曰国为代表,提出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

从这四个流派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礼貌原则的研究由最初的全盘接收,到后来不断地改良,甚至颠覆。下面本文将一一进行探讨。

一、礼貌原则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相益相补

1.礼貌原则的提出

格莱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的讲座只不过对“会话含意”学说做了一个粗略的概述。此后,他的学说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因而得到了补充和完善。“会话含意” 学说的发展,同其他的学术见解发展一样,经历了一个同意和反对,赞扬和批评的过程。例如,“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定要遵守合作原则?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不用直接的方式遣词达意,而总是用间接的方式声东击西?为什么只让对方拐弯抹角地意会,而不愿意向对方坦率地言传?关于这些问题格莱斯在他的“会话含意”理论中并未作出完满的解答”(何自然,87)。

后來的学者布朗、列文森和利奇等人,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相益相补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补充了“会话含意”的意义,从另一个层面解答了上文提出的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

2.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

利奇曾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意”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问题。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是互为益补的关系”(何自然,89)。利奇指出,礼貌原则不能仅仅被看做是给合作原则添加一个原则,而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是用来拯救合作原则的。利奇说的所谓“礼貌原则”援救合作原则无非是礼貌原则可以用来合理地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准则(何自然,92)。

从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何自然探讨了礼貌原则在语用学中的地位。对于礼貌原则的特征,他认为礼貌原则具有级别性(gradations)、冲突性(conflicts)以及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并得出这三个原则是正确使用礼貌原则的重要指导规则,运用好这些规则就能很好地把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表达语用含义,从而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使说话双方相互沟通理解,共同的话语目的得以达到。

二、提出得体原则,并将礼貌原则作为一个相关次准则

得体(Tact)是指“合适的,恰当的跟别人打交道,避免冒犯,或者赢得善意的快悦和微妙的感觉,跟人们交往或协调艰难的局势或微妙的情境的技巧或判断力;在适当的时间说适当的事或做适当的事的本领”。

人们为什么有时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有时却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的这一个或那一个准则去产生“会话含义",以拐弯抹角的方式说话?

索振羽(以下简称索)认为,若想对这些问题寻求科学合理的解释,就需要提出一个“得体原则”。它既能科学、合理地解释“合作原则”难于解释或无力解释的一些重要问题,又比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便于交际者大众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我们把适合不同语境的需要,采用拐弯抹角(间接)方式,说出的话交际效果最佳叫做“得体”。

索认为,“得体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互补益。“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适用于直截了当的言语交际(适量、质真、相关,清楚明白,有话直说,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得体原则”及其有关准则适用于拐弯抹角的言语交际(适合特定语境,有话曲说,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一旦有了“得体原则”,解释“会话含义”就不必再烦琐地去考虑是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哪一条准则了,因为我们可以运用“得体原则”及其相关的准则和次准则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两个原则结合起来,协调运作,就完全能保证人们的言语交际正常的、顺利的、效果最佳的进行。

索认为,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条准则部分需要修正和调整:应该重新定义“得体准则”,其地位也应该重新划分,他把“得体”升级为高于并包容“礼貌原则”(利奇的说法)的高层次原则,并且能与“合作原则”相互补充。这一原则才能称之为“得体原则”。索振羽之所以不同意把“得体”视为“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之一,是因为从言语交际的根本目的来看,话语得体不是为了礼貌,而是它能取得最佳交际效果,并且“得体”比“礼貌”的覆盖面大(索振羽,91)。

此外,汉语实际中还应加上一个“恰当的称呼次准则”。这些次准则运用于言语交际都是合乎礼貌的,在不同语境下,采用这些策略方式说话,能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国内的学者索振羽对“得体原则”只不过是在利奇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修订,他认为运用这些得体原则和合作原则就能够解释所有的言语行为,也能够完全保证言语行为的顺利进行,根据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所提出的“语用功能不完备原理”,“任何一个说明语言功能的理论体系,无论看起来多么充分和完善,其实都是不完备的,要留待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去补充。语用策略是不可穷尽的,语言符号本身不是万能的,有缺陷的,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明”(钱冠连,7)。那么,索振羽的提法就欠科学性。另外在他的书中不少例证源自文学作品,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体。

那么钱冠连讲语用策略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无穷尽的。他认为实施某种语用策略是一个社会行为问题,那么一条条的语用策略都不过是社会人文网络逼出来的策略。他从三个方面欣喜地发现,语用学的实质原来是一个人文网络言语学,他的研究使得语用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三、人文网络言语学下的礼貌策略

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从论述语境、符号以及智力干涉开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活泼的语用学景观,接着才转向语用原则与语用策略的论述,整本书的逻辑顺序在第八章中揭开谜底,虽是简短的几段话却是画龙点睛之笔。文中所阐述的语用原则和策略都是为了揭示人文网络对人们话语行为的制约。在这张网之中,才有了语用策略和语用原则,是为了配合这个网络而被迫采用的交际手段。那么礼貌原则在其第五章中被称为:多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相伴随,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上面的阐释中可以看出,要理解钱冠连的礼貌策略的原则就要了解它产生的背景,在他的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才能看出它的创新。礼貌策略并不是他的理论体系中的亮点,但人文网络言语学的提出使得汉语文化下的语用研究从原有的国外照搬照抄的理论桎梏中解放出来。那么礼貌策略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就不得不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礼貌规范,是一个崭新的机制。

礼貌和多种言语行为相伴相生,而一说话就触及到对方的脸面,利奇的得意门生顾曰国在对面子和礼貌原则的修正上加入了汉语文化的特色。他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的五个礼貌准则成为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也是为国内语用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四、礼貌、语用与文化

顾曰国研究了现今社会中“礼貌”与中国古代的“礼”之间的关系以及“礼”与语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指要用恰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3) 文雅准则。即要选用文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接语言。4)求同准则。即说者与听者在多方面力求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意愿。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可谓大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可谓君子)。(顾曰国,10-14)这五个准则之间相互渗透,并且相互制约。

五、结语

国内语用学的研究无法突破国外的理论框架,走不出一条完全创新的路子也是因为没有秉持从一而终的精神,钱冠连能够在国外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上从别的路途入手,不完全遵循西方逻辑推理式的路子,从社会行为的层面介入给国内学者开辟了一块天地。作者认为,国内学者早期只是翻译原著的理论,是否将原著吃的通透暂且不论,但对后来有志于学术道路的晚生们来说是雪中送炭的。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4]顧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4期;

[5]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左思民,《汉语语用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

[8] 蓝纯,《语用学与红楼梦赏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9]Geoffrey N. Leech,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gman: Longman

猜你喜欢
礼貌言语准则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暗恋是一种礼貌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