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瑜而庇瑕:《春江花月夜》的两大艺术缺陷美

2014-04-29 06:27王莹雪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0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抒情意象

摘 要:《春江花月夜》以幽雅恬静的意境、优美感伤的意象、 绝妙无比的语言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为世代读者所青睐。但在优美而恬淡的意境的背后,却有着先天的艺术缺陷,即意象的重复与抒情的违逻辑性造成的情景交融手法的拙劣表现,但这两大缺陷在春、江、花、月、夜的优雅意境与乡愁的凄凉美中呈现出令人不觉得遗憾美。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抒情;意象

作者简介:王莹雪(1979-),河南襄城人,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工作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2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诗”、“孤篇压全唐”、“顶峰上的顶峰”等盛誉。《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即是勾勒一幅融雄浑、壮阔、清丽、优雅为一体的春江花月图,抒发了青春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之绪。后世读者多被其优美的语言,恬美、优雅的意境,淡淡的忧伤所倾倒,往往忽视了华丽外表下的不足,尽管这种缺陷亦是美不胜收。但是,这些缺陷违背诗歌创作的规律,有必要加以清醒的认识,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之。

一、意象流动诗脉活,密度虽高不失其美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据此,诗歌的意象即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感的载体,而这一载体是富有主观情感的载体。意象密度合理与否关系到诗歌艺术价值的高低。莫砺锋先生认为:“唐诗意象密度的合理性还与意象的类别有关,无论一篇作品之内,还是一位诗人的全部作品之中,凡是同类意象比较集中的就会显得意象密度过高,所以同类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意象单调、复沓的缺点。” [2]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以 “春”、“江”、“花”、“月”等四个同类别而高密度的意象织成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图,其中“春”的意象在诗中仅出现了4次,“花”仅出现了3次,而“江”出现了10次,集中反复出现在第一层与第三层。明为月意象的“月”意象出现“16”次,暗写月意象2次,它们是“空里流霜不觉飞”“玉户帘中卷不去”中描寫的“流霜”与“卷不去”的月光。“月”这个意象共出现了18次,密集度之高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其所在的诗句密集度亦相当高,频繁地出现在诗歌第二层 “望月哲思”图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四句诗中,皆有“月”,出现多达5次。在第三层“睹月思人”“归乡心切”这两幅凄美的图画中,“月”意象更是频繁交替反复出现,“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

《春江花月夜》中“江”和“月”意象过于集中,密度之高超乎寻常。据莫砺锋先生所言:“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2]然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未因意象密度高而意境暗淡、语言无光,而是由于意象的重复警策名句迭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何处春江无月明”等警醒世人的千古名句,不仅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而且读之余音绕梁、口有余香。这就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意象密度高并不一定损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关键在于张若虚笔下的意象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富于流动感。张若虚笔下的江、月意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如写江则“春江潮水连海平”、“江水流春去欲尽”,写月则“月徘徊”、“流照君”、“斜月沉沉”、“待何人”,一系列的动词的运用将江、月意象写得活灵活现。更奇妙的是“海上明月共潮生”,用动词“生”将江水与明月融为一体,互生互动,画面壮观。这些动态的意象,一下子触动了诗脉的流动,整首诗歌顿时活络起来,灵动而美妙无比。

诗人用一线穿的手法,以月意象作为全诗的主线,不仅统摄了“春”、“江”、“花”、“夜”等意象,而且紧紧围绕其写景抒情。张若虚大笔如椽巧妙地借助月意象,写出月之美与月下景色之美,以及美中不足的情感缺陷美,这就使得月意象密度虽高,却无法掩盖其语言与情感的美。“月”又名婵娟,其美丽绝伦,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月生月落各是一番美景,月在广阔无垠、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与潮水一道升起时,发出的光芒照耀在江面上一泻千里,真是奇观啊!月光照在开满花的树林上像晶莹剔透的露珠,“月照花林皆似霰”,景色是如此的幽静。空中流动的月光不知不觉地洒在了沙滩上,柔和的月光与银白的沙尘分辨不清,二者浑然一体,意境是何等的恬静。月慢慢地走进了抒情主人公的心灵,淡淡的忧伤,营造了凄美的意境。月沉、月落,是时间在流逝,是游子思乡不得归,心情如麻的写照,情景交融,月包含的情感更加沉重。月,正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美景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微妙的情感。尽管“月”意象反复出现,却不显得冗沓,原因皆在此:它是流动着的美,承载着美好而忧伤的情感。

二、情景交融手法差,抒情逻辑欠思考

诞生于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日臻成熟的盛唐时期的《春江花月夜》,当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然而张若虚虽然勾勒一幅奇妙、壮观的春江花月夜图,令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之陶醉;又抒发了亘古不变的哲理:人生短暂,宇宙无穷,游子牵肠挂肚的思乡不得归、不得归倍思乡的挥之不去的感伤,让千古之人感同身受。但这不足以掩饰作者用力写景与极力抒情的同时留下的两大败笔。

首先,《春江花月夜》一诗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美词妙句叠加,如芳甸、花林、滟滟等具有亮丽色彩的词语,沉沉、藏、留照、潜跃、光不度等动词使得意象流动、诗脉流畅,从形式上看极富美感,颇有初唐诗坛追求辞藻华丽,重形式轻内容的南朝诗风遗韵。诗人精力倾注在语言辞藻华美之上,难免顾此失彼,自然其诗思想情感缺乏厚度,也就是说情景交融的诗句所包含的情感与杜甫、王维等诗人诗作相比缺乏感情表达的力度。

另外,诗人开篇描绘了一幅由春江、花月等意象构成的优美意境奇观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意境恬静如色彩鲜明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色调柔和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共潮生的春江”、“花林”、“白沙”、“芳甸”、“流霜”等奇妙无比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春江花月夜图,而作者却撇开其他意象将目光聚焦于“月”一个意象上。可见,不似杜甫写春恨指向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秋愁集中在秋风、秋花:“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作者寓情于景之景描写得不够集中、简练,而是众景捧景,却剔除余景所蕴含的意象置之不理,仅以其中一景的意象作为直抒胸臆的对象,因此春、江、花、月等意象看似多余。

三、结语

读者与学者忽视了作者张若虚为了一味地制造美词华章,高频度地重复意象,意象密度过于集中的弊病,以及为其哲理美与情感挚背后的与抒情传统及发展趋势相违背的混乱的抒情逻辑与蹩脚的情景交融之法。尽管如此,《春江花月夜》一诗虽然富有明显的南朝诗风遗韵,刻意雕琢词藻,勾勒才子佳人追求的美丽画面;但是瑕不掩瑜,《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警策名句迭出,发千古之叹,抒旷世忧伤,千载之下犹能震人心灵,今人读之尚可余香满口,算得上是锦绣诗文。因而,《春江花月夜》虽是千古绝唱,但却是美中不足,而虽美中不足,却难掩其美仍为名篇。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莫励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J】.学术月刊,2010(11).

[3] 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抒情意象
抚远意象等
春 日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