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耘 石晓春
【摘 要】二人台是民间艺人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文化形态,流传于晋蒙陕冀等地。它对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陕冀等地民众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当今乃至未来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繁荣演进也有着广泛影响。但近年来,由于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后继乏人、市场化程度不高和传播力度不够等种种原因,二人台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只有从全力推进二人台艺术自我创新、加大对二人台艺术的推介宣传力度、保护好二人台艺术传承人、推进二人台艺术产业化发展和政府部门的强力扶持等方面的传承路径入手,才能使二人台在现代社会中扎根生存,迎来欣欣向荣的复兴局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生存困境;传承路径
目前,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都在经受着市场转型和文化传承的冲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台艺术也毫不例外地面临着种种危机。如何寻求突破的途径,使二人台在日渐市场化、大众化的中国消费社会中游刃有余地生存,并完成现代性的转型,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从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保护、传承和传播等方面展开,以期为二人台的良好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二人台发展流变
二人台是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民间小戏,俗称“打玩艺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二人台诞生初期,仅是一种简单的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仅局限于走街串巷打地摊的民间活动,演唱的剧目大多反映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曲调单一而悲伤,因此它的发展史是缓慢的,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地方小戏。
在二人台的形成过程中,蒙古族民间艺人荣双羊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初年,云双羊改变“丝弦坐腔”形式,开始分角色化妆演唱,对二人台的定型、流传和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使二人台艺术在演出中出现了重大突破。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5至7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进了武打。音乐、唱腔也有所创新。过去多是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后来则根据剧情,配以多种曲调。有的唱腔向板腔体式发展。东路二人台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女演员。西路二人台,则早在职业班社出现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艺人云双羊和他的儿媳计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演出过。直至1946年,计子玉收女徒班玉莲,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
在1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二人台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诞生了120多个经典剧目。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路和西路。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儿,主要流行于忻州地区、榆林地区、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打樱桃》、《转山头》、《打金钱》等是其独有的剧目;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乌兰察布等地,代表性剧目有《摘花椒》、《卖麻糖》、《拉毛驴》等。各文艺团体和广大业余作者创作了大量崭新的二人台剧目,如《娄小利》、《聘闺女》、《秀梅办学》、《问路》、《喜相逢》等,从剧本內容、表演、伴奏、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二人台艺术。
二、二人台艺术的生存困境
二人台是不同地域艺术合流,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新中国成立前,它只是流落乡间和小城镇的弃儿。广大艺人们在凄苦的生活中,靠着这个“玩艺儿”,走村串户“挖莜面”(卖艺乞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组织全国性的调演活动,地方政府也曾组织过大规模的曲目剧本整理挖掘,这些努力极大地推动了二人台的发展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它也曾经被边缘化,受到社会的冷遇。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艺术传播不力,观众认知下降。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力量,其强大的文化品牌塑造力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二人台虽然已具备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但其主要依靠百年累积的演出方式,缺乏当今社会大众媒介的全面传播,最终导致社会和群众对其认知度的降低。在大众文化强势发展的今天,若想依靠以往群众约定俗成的观念推广自身将会变得越来越难。如今,看二人台演出的多是银发族,且多是农村的老年人,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所知甚少,缺乏认同。
后继乏人。曾经的二人台艺术沿着西口之路走向了蒙陕冀宁等地,在跨地域不断延展的进程中,吸取多种艺术养分,完成了黄河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明冲突、对话到融合的过程。然而到今天,昔日的辉煌与风光已难再现。更令人忧虑的是,从事这门民间艺术的人才渐趋减少,致使人才出现严重断档。当代社会,随着老艺人相继离去,青年人大多不愿意从事二人台艺术的相关工作,爱唱和会唱二人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即便是二人台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到基层投身到二人台艺术当中。二人台作为活的艺术,一旦后继无人,剧场瓦解,表演技巧消失,剧种将濒临消亡,这是民间文化艺术的悲哀。
二人台的剧本创作缺乏也是它发展的一个瓶颈。多年来,它的经典曲目《走西口》、三打一挂(打金钱、打樱桃、打秋千、挂红灯)之外,挖掘传唱的曲目不够丰富。新剧本创作队伍不能满足演出需要。但二人台要想发展壮大,最终一要保留传统曲目,二要逐渐有适合时代发展和观众口味的新曲目。
三、二人台艺术的传承路径
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植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经费资助和政策保障上加大了对二人台的支持力度。二人台艺术本身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要选择行之有效的传承路径。
第一,保护好传承人,承传其技艺,着力培养青年后备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保护传承人。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二人台艺术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是二人台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法宝。当前二人台艺术的国家级传人冯来锁、史万富、冯俊才、武利平等。这些成为享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殊荣的二人台艺术大师,应该成为社会中备受尊重的群体。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广泛报道,加上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包装,让更多民众感知到传承人的社会价值,由此引起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
第二,媒体推介,影视先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需要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包装和宣传。在二人台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的传播就会极大影响广大民众对二人台的文化认知度与保护参与度。所以,借助媒体优势传播二人台,是做好二人台艺术传承工作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三,在现实条件下,当代二人台传播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借鉴商业营销手段,不断开发出诸如商业演出、非物质文化项目展演、旅游项目开发、电视大赛、影视剧、百姓大舞台等多种形式。如晋蒙陕冀等地旅游规模逐渐成型,这将会为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比如2010年,河北康保县举办的首届“中国·康保二人台文化旅游节”,就获得了巨大成功。旅游推介中,可以有意识的贯穿民族民间文化这条主线。云南的《丽江印象》、广西的《刘三姐》印象都是很好的推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