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到底是什么?真的那么难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理解起来当然不难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①在中国人看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感悟体验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古人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②。当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使西方的学者陷入了几个世纪困惑,而在柏拉图自己研究著作的最后,用一声叹息来结束:美是难的!
关键词:心神愉悦;真善美;中国古代;清气
作者简介:蒋鹏,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专业:国画理论研究与创作。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1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这门学科所包含的问题的探讨同人类的审美意识史一样久远。在中国,先秦许多思想家都明确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其中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都深入地探讨过美学问题。在西方,古希腊几位著名思想家如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美学问题发表了相当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说它年轻,是国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近代才确立起来的。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d Baumgarten,1714—1762)从建立完整的人类知识体系出发,指出构成人类心理功能(活动)结构内容本有知、情、意三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应有三门学科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研究“知”的为逻辑学,研究“意”的为伦理学,而“情”却还没有一门独立的、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于是鲍氏呼吁建立一门研究感觉、情感即感性认识的学科,并提议用“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来命名。1750年,鲍姆嘉通以《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为书名的拉丁文专著出版,从此,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鲍氏便也被称作“美学之父”。其后,康德、黑格尔在他们的美学著作中沿用了这一术语,并把美学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从而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最早用汉文把“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译成“美学”,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把它引进国内,也使用了“美学”这个名称,并渐渐约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
西方美学,源于三个基础: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对心理﹑情﹑意的明晰划分;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什么是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客观的事物带给我们的神加上主观的长在身体里面的心互相作用能够产生愉悦,即使美。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中国古代的审美,主要表现在愉悦性,直觉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性。直觉性、客观性即心,主观性、真实性即神,心神愉悦即为美。关于美的愉悦感,古代诸多方面,常“正道”一词来表现,尽管没的形态,表象多种多样,但是美反映在人的心神交融上是人的愉悦感,即善,即真,即美。表现在绘画、音乐、味觉上则是五色五音五味足矣,多者则盲其目、乱其耳、倒其味。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处处体现着美。首先是天地之和,它是人间之和的本体和生成依据。其次是作为“天地之和”必然反映的“天人之和”和“人人之和”。“人人之和”又表现为精忠报国的社会之和、家庭之和与同辈之和。家庭之和的原则是“以父统子”、“以长统幼”;同代之和的原则是“以嫡统庶”、“以长统幼”、“以男统女”,这种人与自然之和,君臣关系之和,家庭伦理关系之和与同辈关系之和(仁义礼智信),当然不是一些冒名之徒强加的、所谓的封建、迷信(中国古人对大自然(道)的崇拜)、保守、男女不平(男女生来就是相亲相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的,何来男女不平等之言)、不明主等待。社会之和是由同辈人与不同辈人组成的人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社会。《礼记·礼运》描述的“大同世界”就是这种和谐的社会。按照“天地之和”实现“人人之和”、“天下之和”,关键还是取决于统治者的政治之和。政治之和即仁政,表现在统治者努力维护各層之和,和谐的社会必以和谐的人为美。所谓“人和”,即社会中的人必须遵守代间之和与同代之和以及政治之和、神人之和等一系列行为准则去行事,不可放纵任性,为所欲为,自然就不会出现现在社会上的老无老相,幼无幼礼,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以滑稽为美的社会畸形怪诞现象。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庄子·天道》
[3]蒋孔阳.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4]《文心雕龙·神思》
[5]《文心雕龙·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