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如何更新观念,在与政府、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概述创新创业教育与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其次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协同创新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近些年来,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各高校纷纷鼓励大学生创新就业模式,进行自主创业。然而,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创业热情,但创业成功的几率不高,也未能完全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商业孵化器功能。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
(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内涵
1.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加大适应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毕业生的培养力度,才能为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与技术支持。同时,高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的創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的融合度等情况,共同决定了高等院校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程度。
2.有利于就业压力的缓解。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以每年五六十万的人次递增[1]。然而国家一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再加上频繁发生摩擦的国家贸易,对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成为了解决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协同创新具有的价值内涵
1.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协同创新发展要求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各项创业教育活动的导向,而创业教育的创业文化本质上即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协同创新体系为创业文化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协同创新发展要求各高校摆脱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孤立、分散的局面,构建出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的发展模式。在各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如何将校内、外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为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协同创新体系能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
3.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在协同创新发展中,要求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封闭组织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协同发展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的转变充分符合创业团队的协作需求。因此,协同创新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2]。
三、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创业教育对策
(一)充分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产业资源为主、以校园服务为辅,以社会实践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的,师生进行协同创业的教育模式。在转变教育模式后,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将面向学生文化知识及能力培养充分转变为校内、校外资源的协同创业实践,通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将高校师生的创业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
(二)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
其一,加强高校对师生协同创业的保障。在创业教育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技能及热情,难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创业项目。虽然学校教育及社会服务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但仅由毕业生组成的创业团体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而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中,要求各院校教师及相关科研团队必须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此外,高校还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政策,大量引进多能型、多梯度的专业教师队伍,并在高校内部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型教师人员。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调整方面,设置社会与环境专业、人机互动专业、网络商业和网络市场专业等新兴专业。在促进校内资源汇聚以及师生创业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二,加强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将创业教育归为教育部门的职责范畴,而缺少其他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从而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直封闭的发展困境中。在此种情况下,各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做好带头作用,将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加大对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的关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大力的支持,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覆盖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部门的保障,促进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
其三,建立多层次的企业环境保障。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及本科院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创业园等实践基地,但是这种以学校为主体的孤立发展模式对创新创业的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各企业的服务体系与职能地位也难以充分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实践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企业功能区与高校创业实践载体联动的多层次创业实践环境,进一步形成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企业创业孵化、企业创业成长发展的多层次、多阶段的产业环境。
四、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期比较晚,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比较客观的进步,然而相比于国际上发展成熟的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处在初级探究阶段,仍然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在此种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并做好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促进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创业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礼杭.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1):210-211.
[2]彭云飞.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3):101-103.
[3]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07):326-32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2014185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