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2014-04-29 00:44:03邹昌佺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30期
关键词:石器古人类结论

邹昌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为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教学目的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的开篇——古代史中首先遇到的人类起源问题。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描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早期艰难的生活历程,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科学性强,再加上离今天的现实非常遥远,很容易带来学与教的困难。因而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必须处理好学生主动参与和科学性知识讲解之间的关系。历史知识由远及近与学生认知特点由近及远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细化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细化为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知道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生活年代、使用什么工具(或生产技术)、用火情况和生活状况。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细读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的能力,认识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运用考古材料,分析、想象、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以考古知识的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考古发现情况,推理分析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教学难点: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劳动在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等抽象内容。教学方法:读、探、议、练的方法。多媒体图片、地图展示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老师说:“人类是怎么来的呢?关于人类起源,过去有很多古老的神话传说。那么人类究竟是如何起源呢?人类初期是怎样生活的?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究《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由此进入新课。

介绍学习目标 ①知道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地点、生活年代、使用工具、用火情况、生活状况。②认识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③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而自豪。

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 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第一课内容及范围,发现自学中的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全程指导(5-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 师生互动,展示风采,探究达成教学目的。

元谋人:①多媒体展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教师教会学生识读地图。②考古工作者从元谋人遗址发现些什么?(牙齿化石、石器、岩屑、烧骨)从这些发现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人类在170万年前学会加工石器、会用火)?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发现于云南元谋(珠江流域)。

北京人: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要求学生像考古工作者一样,发现了些什么?(遗址的地点、头盖骨化石、骨化石、石器石渣、大量灰烬、动物骨化石、烧骨等)从这些发现分析推断可得出哪些结论?①从骨化石可推断生存年代、体质特点,可知头的大小,模样,可得头部复原像。加工打制石器、会用火,掌握骨灰技术,可食用熟食动物肉类。②从骨化石及头部复原像,可推断北京人有什么体质特征?(直立行走,上肢具备现代人特点、下肢发展较慢,头部保留猿的特征,发展更慢)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启发学生分析出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的过程中重要作用的结论。③从石器图片可知石器表面粗糙,不同形状,可推断制作方法简单,分属不同种类和用途。④从用火集中,分析火从哪里来?火有哪些作用?得出什么结论(提高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促进体质发展进化)。北京人凭借简陋的工具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呢?讨论探究北京人的群居生活。教师归纳北京人的衣(无),食(植物块根、动物肉类),住(山洞)行(步行)。

山頂洞人:学生阅读课文及插图,师问:发现了些什么?生答:鱼骨、海蚶壳、骨针、小石珠、石坠。师问:请推断分析得出什么结论?生答:捕捉水生物,懂得磨制、钻孔技术、缝制兽皮衣服,装饰爱美,人工取火。模样与现代人没有多少差别。引导学生:“将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比较,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体质、生产生活、劳动技能有了提高,人类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课堂小结,检测拓展 利用《我国远古人类遗址简表》,让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延伸知识。

布置作业设计 ①基础题:将《我国远古人类遗址简表》填充完整。②能力题:依据上表,找一找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③提高题:依据上表及远古人类发生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①为必作题,②为中等以上学生作题,③为选作题。

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二传手,以教材为载体的教学方法,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把课程标准细化,制定出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重点突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可行,难点突破,通过教师预设问题和启发诱导,利用比较法来实现可操作,因而本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诱导学生从发现的感性认识材料,推理获得未知的理性认识结论,符合心理学和辩证法、历史教学法要求;作业设计重基础、有重点、有明确的层次性,作业量少而精,符合历史作业有效性要求;这种“发现——推理——结论”的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心理过程,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便于操作和推广。

(作者单位:贵州省赤水市文化中学)

猜你喜欢
石器古人类结论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索古人类基因
细胞里的古人类
科学大众(2022年23期)2023-01-30 07:03:18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中等数学(2022年7期)2022-10-24 01:47:30
龙人——新发现的中更新世古人类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石器部落
石器部落
结论
石器部落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大众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