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积累(三)

2014-04-29 00:44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通假法度引申义

1.从“歹”,本义:危险。例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引申义:①副词。大概,恐怕。例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②副词。近于,接近。例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通假义:通“怠”,懒惰。例句:思而不学则殆。

1.读dāng,繁体字为當,从“田”,表示两块田相当、相等。本义:相抵,相当。例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2.引申义:①掌管,担当。例句:人君当神器之重。②判罚,判罪。例句:该当何罪?③抵挡,挡住。例句:有大石当中流。④面对。例句: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⑤应当,必定。例句: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3.读dàng,①恰当。例句:名我固当。②当作。例句:安步以当车。

1.从“辵”。本义:路,道路。例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引申义:①途径,方法。例句:策之不以其道。②道义,正道。例句:邦无道则愚。③主张,思想,学说。例句:于是废先王之道。④说,谈论。例句: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者。

3.通假义:通“导”,引导,疏导。例句:不如小决使道。

1.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指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例句:虽不得鱼,无后灾。

2.引申义:①正确的、对的。例句:此言得之。②能够,可以。例句:未得与项羽相见。③得意,满足。例句:志得意满。

3.通假义: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固定结构“得无……乎”,莫不是,该不会。例句:日食饮得无衰乎?

1.本义:量长短。例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2.引申义:①推测,估计。例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②考虑。例句:度义而后动。③尺寸,尺码。例句:乃曰“吾忘持度”。④限度,法度。例句: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⑤制度,法度。例句: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⑥度量。例句:常有大度。⑦量词、次、回、个。例句:崔九堂前几度闻。⑧谱曲。例句: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⑨过。例句:春风不度玉门关。

1.本义:不对的,不合理的。例句:觉今是而昨非。

2.引申义:①不,没有。例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②责怪,反对。例句:而墨子非之。③不是。例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除非,除了。例句: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⑤意外的变故。例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本义:回来,返回。例句:昭王南征而不复。

2.引申义:①恢复。例句: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②再,又。例句: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③重复。例句:山重水复疑无路。④回答。例句:王辞而不复。⑤报复。例句:有北面复匈奴之志。⑥复算,追究。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本义:背东西,以背载物。例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引申义:①担负,使……承担。例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依仗,凭借。例句:秦贪,负其强。③对不起,辜负。例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违背,背弃。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償城,乃使其从者衣褐。⑤失败。例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⑥覆盖。例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本义:遮阳避雨的用具。例句:日初出大如车盖。

2.引申义:①遮盖。例句:覆盖周密无际。②压倒,胜过。例句: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③大概,大约。例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④通“盍”,何,怎么。例句:拔盖至此乎?⑤表肯定判断、原来是。例句: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本义:缘故。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2.引申义:①事,事故。例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②旧,与“新”相对。例句: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③衰老。例句:暮去朝来颜色故。④仍然。例句:累官故不失州郡也。⑤故意,特意。例句:故遣将守关者。⑥原来,本来。例句:此物故非西产。⑦故事:旧事,前例。例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本义:城墙坚固。例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2.引申义:①险要的地势。例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坚持,坚决。例句:固请,召有司案图。③顽固,固执。例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④本来,原来。例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⑤巩固、安定。例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⑥表示让步,固然,诚然。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猜你喜欢
通假法度引申义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类的可行性及方法
魏榆晓:遵循法度,方为上乘
《法度与美》写作指导
怎样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衛伯考(下)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浅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