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
摘 要:“人文关怀”一词是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中发展而来,是站在神学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其核心是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以及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而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重大,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新闻媒体离开了人为关怀,那么任何的新闻报道便只是纯粹的消息,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新闻便会消失殆尽。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为了争夺新闻线索,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提高各自媒体的点击量、收看率等,出现了很多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本文从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谈起,认真分析了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误区,进而提出解决这些误区的策略。
关键词:新闻报道;渗透;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31-02
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够把握谁就能利于不败之地。新闻媒体如何在报道中对广大受众进行人文关怀,不仅是媒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
一、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体现时代所需要的道德价值标准
人类文化活动有两种最为基本的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另一种则是人文精神。无论是何种人类文化,都应该以这两种精神作为其追求的目标。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最为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经历了报纸、电视、网络三个阶段的发展,现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当然网络传播方式由于更加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关注。无论是哪种传播方式,始终都会触及社会文化的敏感部位,对受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而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应该体现时代所需要的道德价值标准。
(二)能担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的责任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这个时期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过去那种说教式的新闻报道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是受众所面对的最直接的也是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因而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但要满足受众对于各种信息的需要,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则是不断给受众传递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正能量的文化价值观,多报道一些高品位的、具有科学精神的内容,多疏导各种社会矛盾,为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能使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趋于平等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能够使得受众与媒体的关系趋于平等。新闻传播其实说到底所反映的是人的客观存在,传递的自然也是人的价值观。既然媒体关注的是人,那么新闻报道自然也就应该反映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
(四)能使媒体不断塑造自身的品格
媒体自身品格的塑造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媒体人文精神的影响,也就是媒体对人的关怀度。新闻工作本身就具有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因而作为媒体人自然只有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受众关心的话题上,才能够被受众所接受,进而受到广大受众的尊重,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众地位的提高,我国的媒介开始逐渐放低姿态,新闻报道对于受众的需求考虑的越来越多,整个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忽视人文关怀的报道,主要表现为:
(一)对弱势群体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因而新闻媒体要本着公平、公正、为所有人民提供服务的原则进行报道,不应该将其成本作为主要考虑的问题。而全体公民的界定则是没有年龄的大小,没有职业的高贵,没有地域的差别,没有收入的高低,也没有民族的歧视。但是纵观现代社会的新闻媒体,对于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报道力度较小,他们在媒体报道中所占的版面亦是少的可怜。目前国家对于“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但是媒体对于农村的报道也仅仅局限在一些零星的报道中,而对于农民目前的生存环境等关注不够。
(二)对新闻内容的甄别筛选不够
新闻媒体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两种属性,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很多新闻为了能够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报道内容浅薄、庸俗,去迎合受众的需求,满足受众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很多新闻媒体认为只要受众喜欢,那就是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提供了服务。事实果真如此吗?受众收看新闻的过程有两种需求,第一种就是上面提及的受众的好奇心理,而第二种则是受众的精神需求。很显然,人文关怀所追求的应该是后者这种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但是在当前很多新闻报道只是从受众的生理感官方面出发,看似吸引了受众,其实忽视了他们的审美、道德、情感等。更有甚者很多新闻内容充斥着暴力、黄色等情节,有的更是对其进行渲染。
(三)公民的隐私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隐私权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重视。既然是新闻报道,自然离不开当事人,而对于当事人的隐私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当慎之又慎的一个问题。而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为了制造出更为震惊的眼球效应,对各种所谓的内幕进行独家爆料,一些新闻媒体将当事人的隐私公诸于众,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前段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东莞扫黄行动,对于画面中出現的那些“小姐”,媒体并没有为其打上马赛克。新闻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一片质疑声,诚然,这些小姐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她们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她们首先是人,活生生的人,是中国的公民,所以隐私权应该受到保护。
三、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一)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到基层一线,塌下身子去了解国情、民情,将新闻内容真实地反映在媒体上,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走群众路线绝不只是一句空话,必须要落实到平时的实际工作当中。新闻人只有牢牢记住这句话并且坚决地执行,才能将自己的工作中心下移,才能够真正去体察和了解基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这时候记者就会感同身受,与群众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才能够倾听到他们的心声,也才会用真实、真切的媒体语言进行反映,写出具有人文关怀的好文章、拍出好的照片、制作出好的新闻节目。
(二)提升新闻工作者个人素质
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职业操守其实就是一种自律,它借助于舆论的力量使得广大新闻人能够自觉地去遵守。当然,新闻工作不只是一项职业,同时更是新闻人倾其一生的事业追求。而要想创作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仅仅靠敏锐的职业嗅觉、优美的文笔是不够的,这需要新闻人具有大智慧,既有洞察一切的眼睛,还有具有人文主义情怀。当然,这种境界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水平,“以人为本”。
(三)加强社会对新闻界的舆论监督
新闻所面对的是广大受众,因而必须要接受社会、政府以及民众的监督。通过各种监督来了解受众对媒体的要求,反映他们的需求,从而对新闻媒体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作为政府,可以举办新闻评议,定期对各大媒体的表现进行评议表彰,引导新闻界更加注重新闻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视自身的工作。
四、结 语
作为媒体,要尊重每一个人,对于广大受众而言,缺少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根本毫无意义。媒体一旦具有了人文关怀精神,那么势必会得到更多受众的支持与理解,社会的民生得到真实地反映,也能够让政府更加注重关注民生民情。
参考文献:
[1] 田飞.新闻报道呼唤人文关怀[J].记者摇篮,2013(3).
[2] 刘旭真.新闻报道中要注入人文关怀[J].青年记者,2013(7).
[3] 郭继东.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J].新闻传播,2013(10).
[4] 叶永平.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窗,2013(1).
[5] 李正兰.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渗透[J].中国传媒科技,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