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雯,王贞子
摘 要: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急剧膨胀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并发表自己的声音。它作为一种逐渐发展成熟的媒介形式开始成为社会文化的塑造者,在舆论界对新兴媒体一片溢美之时,本文提出质疑,“微文化”正在慢慢侵蚀主流精英文化,使年轻的一代变得肤浅和茫然。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草根文化;浅阅读;肤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11-03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斯瓦布曾在2012年的达沃斯年会的开幕式上说过,“世界正经历巨大的变革,有新兴国家的崛起,同时还有千禧年的一代,这代人用着新科技的装备长大,所以有很多的改变正在发生。[1]”是的,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又或是科技方面,我们都正在经历着全新的模式。而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正是这种模式下的一种产物。当你还没发现“微时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它已经蔓延到你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你早上边吃早餐边看手机报,上班休息时刷微博了解周围的朋友发生什么事,晚上下班躺在沙发上玩微信。在不知不觉中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早已经偷偷占领你的生活。
那到底什么是微时代呢?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它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的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2]。但事实上你会发现我们很难对“微时代”笼统的定义为“微博时代”。有一种更广泛被认可的观点是“微时代”是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以新媒体作为发展平台,即运用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实时、高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3]。它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瞬时性传播,对于大众来讲瞬时性就等于高效性。无可否认,这种便捷简单的方式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让我们能像海绵一样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信息的传播范围变得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可能前一分钟发生的事,后一分钟就会有人通过微博,微信各种社交平台发布消息;使得我们能一手掌握海量的信息。
人类的传播活动和生活方式正经历着一场全新的“革命”。但它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扰,那便是—我们所有的消息和知识都变得笼统而不精通,泛滥而不专业。这无疑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体现。在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人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去接受长篇幅的电视、电影、音乐会、书籍。于是,我们选择把千言万语塞进140字里,把大荧幕塞进我们的掌上设备,把黑胶唱片压缩为NP3格式。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微时代,它短小,但它符合快节奏般的生活。它缺乏内涵,但它方便;它廉价,但它易被大众接受。它像一个巨大的蜘蛛网一样,蔓延在我们生活中。无论你喜欢与否,你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了。微时代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自由市场一样,充满着诱惑与财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和自由也正在遭受践踏。
一、微博变“危博”
微信,微博的流行,标志着社交网络微时代的开启。在它为我们带来便捷时,是否也面临着微信变危信,微博变危博。拿微博来说,它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里面的各种咨讯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令人应接不暇。可是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呢?有多少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呢?又有多少是有价值,能留下来的精品呢?我们不得而知。每天像一台机器一样毫无思考的盲目的接收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多得我们无法去取舍,无法去判断它的真伪。这是一个可以恶搞任何名人的时代,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出名的时代,一切的恶意炒作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所谓的点击率。我们却为此失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2013年3月我国著名影星六小龄童在微博上被传“死亡”,这个不加证实的消息,立马在微博流传,引起轩然大波,一下攀登为微博的热门话题,人们哀悼叹息。但在一天后,六小龄童在他微博上证实这是假消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是,这些毫无价值的恶意消息就能在几分之内在微博传开,并且转发量和评论量过万。这是一个无论是六小龄童或是成龙都可以任意被恶搞的时代。这不仅为名人带来了影响,对于网络信息传播,也有极坏的影响,长此发展容易恶性循环。更可怕的是可能当真的消息来临时,真相便会像“放羊的孩子”遭人丢弃,而使我们失去真正有用而真实的消息。我国南方科技大学创办人朱时清就曾在对待微博问题时说:“我从来不写微博,因为我不能陷入这种无谓的争论中。我们只能脚踏实地的做好眼前的工作,用事实说话。新浪之前送给我一个认证微博,还有其他三四个微博。我现在说话太敏感,可能无意中说几句就回造成意想不到的副作用。[4]”的确,这是一个丢一块小石头就能波澜四起的年代。可能一个名人的无心之言就会造成众人讨伐的对象,媒体争相报导的焦点。可能一个恶搞的消息,便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可能一次恶意针对某人的人生攻击,就会造成群起而攻之的人肉搜索,对人造成难以磨灭的人生伤害。而谁又知道这无心的话不是精心的策划的网络营销和自我炒作呢?谁又知道这恶搞的消息,不是恐怖分子精心策划的阴谋呢?网络时代,大家习惯不管事实真假就去揣测或传播,没有耐心去了解真相。微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我们所喜欢的有噱头又劲爆的谣言,但往往这些谣言只是一面之词。而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关心真相,他们更想关注现有的故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如某微博红人被问及他为何在网上受追捧时曾说过:“我知道他们喜欢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这种讨巧而快捷的传播方式缺乏独立性和真实性。就如同海市蜃楼般,可能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和实际意义。过段时间就烟消云散,最后只能微博变危博。
二、微时代所代表的草根文化和传统精英文化的冲突
微博这种新型草根文化的崛起,给了很多人一个平台,使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可能因为写的一手很好的段子,犀利的语言,而在网络上成为名人,一下拥有几千万粉丝,受到网友的追捧。但这些所谓的段子或是经典语录它又能流传多久,又真的能对我们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启迪。我想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可能今天这个段子出自李四之口,明天王二又用来改编,变成了他的东西,这种缺少原创性和思考性的东西它是否值得我们去追捧去沉迷其中?就如同一个网友嘲笑到,可能随便在一个名人图片下任意打一句话,这能就变成名人语录了。这种缺少独立性严谨性但却广受追捧的形式与我们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巨大冲突。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者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受众,在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 判断价值和社会责任文化。” 精英文化独立、注重思考。而草根文化的迅速走红,使精英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可能大家已经没有耐心去读一篇电影评论,没耐心去阅读一本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更不会去读冯友兰晦涩的《中国哲学简史》。与之比较人们更愿意看一条简短的影评,看几条肤浅简短的“你不能不知道的文学常识”,或者是“10句话概括中国哲学”之类的东西。那么长此下去可能也没有几个文化人能沉下心去做学问,去研究理论。因为这些成果根本不会有人去看。赫胥黎曾经提出过一个猴子统治世界理论;即:分别给几百只猴子一台打字机,它们之中总有几只猴子能打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所以,总有一天猴子会统治世界。和专家、学者、教授、记者、音乐公司、好莱坞片厂说再见吧。在今天业余者教派中是猴子做主场的大秀。虽然,这种观点未免有些偏激,但它無疑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这种可以让人人都能成名的微时代,到底是好时代还是坏时代?微博上充斥着太多V字认证所谓的公知,他们的很多观点和批判可能会迅速得到网友们的赞成和追捧。但这些观点并不能成为一个系统,一套体系。就像没有根的植物,无法长大。那它终究又能流传多久呢?所以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的年代,文化人已经没有心思去研究真正的学问了。试想莫言如果整天忙于经营微博,冥思苦想一些所谓的段子,成为微博红人,他能获得诺贝尔奖吗?试想陈寅恪每天去刷微博获取知识,他能写出那么多著作等身的东西吗?英国报业大亨理查德曾经说过:“如果你认为电视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前所未有文化价值和信息价值的话,那么你便大错特错,因为你完全低估了工业时代以前的文明时代”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我们所处并热衷于的“微时代”。观看近段时间微博上走红的“作业本”“留几手”无非是写一些玩文字游戏,又符合大众心里的东西。可能当时看看觉得很经典,但说实话我现在一句也记不得了,他们能像顾城北岛一样影响几代人吗?能像牛顿那句“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流传几百年吗?学者安德鲁基恩就一言道破天机,他说如今透过文字、音乐、视频任何人都能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上爆红的明星,一切所做所言都能传播网络,但其中有多少值得看呢?当书店、出版社、唱片公司都消失了,留给我们的就只剩我们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自己写自己的音乐了[5]。
三、微时代的这种新型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这几年,以微电影为代表的视频媒体的迅速崛起,让传统电影的发展相形见拙,它们的特点是时间短、制作周期短、资金少、流传度高、商业见效快。它的出现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6]。然而可是这种人人都能当导演的时代,真的是个好时代吗?任何人都能将他拍的东西传到网上,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可能一些恶俗搞笑的作品,博取围观者眼球,迅速在网上走红。这些东西没有任何价值,但它却像流行感冒一样在网上蔓延。目前,风头正劲微博营销也像流行感冒一样蔓延网络,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其质量参差不齐。而我们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广告垃圾。有数据显示:Twitter每天有102322个问题,66%的内容与商业有关。可见这种微博营销真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它到底对传统媒体带来多大的危机呢?2012年美国新闻巨头NBC就大幅度裁员和削减黄金节目预算。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之前厂商对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投入是60%的话。那么可能由于现在微博营销的迅速崛起,并且收效更快的原因。把本来给传统媒体的广告投入从60%降到40%。而另外20%投给微博营销的广告。缺少广告投入的广告你能想象是什么样的吗?那广告公司只有节省一切开支,做出低劣的广告,而低劣的广告又带来的微弱的广告效益。那么厂商又将减少广告投入。
如此一来,恶性循环。电视台、杂志社、因为缺少广告投入而不能赚钱,无法赚钱就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也就缺乏创意,使得优秀的节目难产,优秀的专栏缺失。那么留给百姓的除了各种充满视觉垃圾的广告外还有各种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庸俗不堪的电视节目。以及既媚俗又缺乏独立思考的杂志。近年来4A广告比赛作品质量每况愈下,也跟传统媒体受到一定冲击有影响。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如何能坚守住自己最后的阵地呢?那么,让时间去回答吧。
四、微时代所带来的浅阅读的危害
如今,网络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这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的传统文学相形见拙。但是阅读方式却有着更多的选择性。在这个短信、帖子、微博、微电影、微小说、视频通行的年代,我们任何时候都在阅读。只是这种“微时代”产物下的“浅阅读”方式简单粗暴,破碎浅薄,千篇一律。当经典被塞进电视节目里让名师反复解读时,当晦涩被做成简单易懂的百度百科时,当名著被制成散发着商业味道的胶片时。我们还能独立思考吗?我们还能判断出好坏吗?答案是不能,因为我们把深度交给了媒体,浅显交给了自己[7]。我们习惯了一句话要控制在140字内,习惯了去浏览那些“支言片语”的碎片,习惯了根据畅销榜来买畅销书。这种微时代浅阅读的方式以及他所带来的读图时代、漫画时代,让我们缺少了系统深度思考的过程,缺少了美学修养的熏陶,缺少了独立思索和想象力的培养。当父辈们还在挑灯夜战读着泛黄的托尔斯泰时,我们只需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滑,就有无数四面八方的“片段”向我们涌来,什么事情都能一目了然。但我们已经没耐心去静静的阅读了。著名作家王蒙曾对这种网络时代催生的肤浅化阅读趋势忧虑的表示,互联网让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我发现敲敲键盘点点鼠标,网络上要什么有什么,一分钟涉足15个阅读领域都不成问题……可如此一来,阅读会不会变为表层浏览、浅层思维?人们看似夸夸其谈、无所不知,事实上却缺乏深入的、系统的、一贯的思考。”是的,我们看上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知识体系就如同空中阁楼般的危险和摇摇欲坠。调查显示,中国阅读率已经连续六年走低,并且低于50%。而当《漫画帮你解读百科大全》、《十个让你成功的习惯》这样的图书大行其道,常年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时。我们的阅读水平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程度呢?我们没有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作为我们的文化支撐,那我们的文化就会真正沦为“沙漠”。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而就目前的趋势看来,我们的源头来源于一堆不知出处的“碎片阅读”,我们又哪能期盼我们那条渠,清如许呢?梁文道曾对阅读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我们阅读,想读出其中的意义,掌握未知的世界,但是你发现书却在抗拒你的欲望,整个阅读过程就像是读者和书籍在角力,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阅读无非是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顽强意志跟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我都读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最精心的阅读就是你和这个作品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你不能征服他,他也不能征服你,你会和这个作品一直达到一个高度、深度后慢慢被改变。”而现在的我们却处在一片无穷的片段文化、功利文化之中。在这些超文本的混乱状态中,我们一目十行,茫然无助,无法取舍[5]。而当我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完全被这种无处不在的“微时代”浅阅读绑架时,我们真正的文化被淹没,我们的思想被束缚,我们的想象力被制约,剩下的仅仅只是一堆文化泡沫,和一群“提线木偶”。当然,这种无处不在,见缝穿针的“微时代”浅阅读就本身来说并不是一颗恶性肿瘤,只是他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而这无处的不在的选择,最终让我们被选择。可悲的是这也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变得浮躁,变得肤浅。这是这个时代的趋势亦是这个时代的恐惧。
五、结 语
尼尔·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曾说过,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把文化变成监狱,另外一种是把文化变成娱乐至死的舞台[8]。而“微时代”正在把我们的文化变成娱乐至死的舞台。他给我们带来的无穷多的信息碎片,无穷多的片段文化。在这一堆不经编辑,没有规则碎片文化中,我们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失去了判断力,对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或是根本无法触及到真相。我们正走在这个充满危险的时代,同时也正在经历这个全新的“革命”,微时代的到来也将进一步的颠覆传统的大众模式,传统的媒体机制和功能发生改变,传统精英文化主导社会将要瓦解,曾经独一无二的纸媒阅读方式正在慢慢被电子化和数字便捷化阅读方式取代。然而,在经历这些巨大的变革之后,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毕竟“微时代”所带来的数字化,便捷化生活并不能完全满足于我们的精神文化诉求。所以,而今的我们正处于这个时代的十字交叉路口。我们困惑,我们恐惧,但同时我们又充满希望。我们痛恨这种“微时代”带给我们的巨大损失,但更痛苦的是我们发现我们早已离不开它。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话好似永远都不会过时—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亦是失望的寒冬[9]。
参考文献:
[1] 新浪财经.施瓦布: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OL].http://finance. sina.com.cn/hy/20120130/103411270881.shtml,2012-01-30.
[2] 胡泳.网易新闻.微博客 微时代 微动力[OL].http://news.163. com/10/0118/02/5T9CSP27000120GR.html,2010-01-18.
[3] 青年记者.理性传播的“微时代”[OL].http://qnjz.dzwww.com/tk/ 201001/t20100131_5344013.htm,2010-01-31.
[4] 周一妍.朱清时:堂吉诃德还是没有打败风车[J/OL].城市画报,2013-01-23.
[5] (美)安德鲁基恩.你在看谁的部落格[M].台北:早安财经文化,2008.
[6] 沈辑.微电影的特征[OL].http://www.sycb.com.cn/content/2012- 07/31/ content_40885.htm,2012-07-31.
[7] 石磊.新媒体概论[D].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8]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4.
[9] (美)狄更斯著.石永礼译.双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