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浅阅读”现象

2015-08-27 00:00李鸿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浅阅读小学语文

李鸿芬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对小学生的要求从简单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娴熟、灵活的运用知识。在教学模式中引进“三疑三探”的方法,师生若能够正确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对文本理解上到达一个质的飞跃。但是根深蒂固的小学语文“浅阅读”思想遮挡了这一教学模式的闪光点,笔者将探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浅阅读”现象,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切入,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合适的建议政策。

【关键词】三疑三探;小学语文;浅阅读;现象及原因;建议政策

语文教学中提到的“浅阅读”指的是对于文本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的思考、体悟、理解和消化,具有碎片化、表面化、感性化、随意化等倾向。而“三疑三探”的三个环节都强调“疑”和“探”,理论上能够很好的弥补阅读过于肤浅的弊端。

但是经过笔者多年的细心观察和实践调查发现:“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浅阅读”的现象,它强有力的冲击着语文教育教学进度和效果,尤其是影响了文学的品读鉴赏。这样表面化的套用“三疑三探”模式框架,阅读流于“浅”也是在所难免。不及时纠正“浅阅读”的习惯,将会导致学生未来形成“浅思维”“浅写作”的不良风气,他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价值观、情感的形成。可见,当“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时候,需要师生甚至更多人不断探究和实践磨合,最终找到相对完美的契合途径。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浅阅读”现象概述

所谓的“三疑三探”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他强调学生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注重学生对语文课本的质疑和探究能力,这与深入认识和理解文本是不冲突的。但是由于一些教师自身存在问题,再加上没有很好的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去教学,导致语文课堂目标模糊、形式冗杂、内容浅显。又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时间相对短,在“设疑自探”的环节中,学生只能快速的浏览课文,然后简单思考后只提出了肤浅的问题,接着教师就进入阅读重点段落的环节,在“解疑合探”中更是无法提出有探讨意义的问题,课堂变成了师生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学生还未把握住文章的整个内容和框架就戛然而止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和考究也到此为止。到了第三环节的“质疑再探”的时候,课堂已经接近尾声,学生没有对文章的形成综合理解并归纳,导致只能老师替代学生质疑。这就形成了“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的“浅阅读”现象。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浅阅读”的原因剖析

造成这样的“浅阅读”现象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接下来就归纳总结三点原因,一一进行分析。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还不成熟

我们知道“三疑三探”最初是河南省西峡第一高级中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发现总结的一种良性教学模式,并且在全国教学优秀示范竞赛中荣获无数赞誉,他的优点显而易见,然而最大的缺点是他还如同襁褓中的婴儿——未长大成熟,仅仅如同一个“毛坯”。这就要求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努力完善;这些年以来,在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更多的偏重于对孩子“听”和“说”的培养,而忽略了“读”和“写”语文技能。

(二)教师对小学语文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存在误区

这样教学模式下出现的“浅阅读”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小学语文存在误区,他们简单的认为小学语文不需要过于深入文本,简洁的明白课本内容即可,并且大多数教师有讲课过于繁琐复杂的顾虑。除此之外,教师对“三疑三探”模式理解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他们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全新模式的真正内涵,在授课中生硬的加入“质疑——解答”的模式,不知不觉就流于了形式,不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融合统一。

(三)授课质量受到教师自身水平限制

一部分教师在对小学课程授课设计上过于简单化,导致他们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有些甚至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阅读能力欠佳,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认识模糊,导致词句探究力度不够。以上的总总原因造成了他们无法比学生做到更加深刻、全方位的理解文本主题,更何来引导学生走出“浅阅读”的误区呢?

三、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浅阅读”现象的建议与对策

(一)学生提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设疑自探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必须课后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在初步阅读文章以后提出自己的质疑,在通过阅读的方式自己试图解决。在课堂上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轻松的跳过这个工作,直接进入细致欣赏文本的环节,这时候学生需要鉴赏好词佳句并进一步的学习仿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最后到达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课后,学生也应该培养自己读书的好习惯,并不局限于课本内容,逐渐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在平时的生活中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语文整体观念

教师首先要自己走出“浅阅读”定式思维,在平时的闲暇时间多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透彻的体悟“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文本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学会独立解决,在整个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要树立“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宏观的把握文本内容,再深入仔细的探究文章重点部分,最后跳出局限,重新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整体感知。做到三层次的理解,才能真正的走出“浅阅读”的阴影。

四、结束语

“三疑三探”是一种现代主流的教学方式,完整的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设疑自探:课堂的首要环节,教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解疑合探:师生和生生之间两两互动,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能力;质疑再探:教师带领学生重返课本,整体把握文本主旨,进一步更深刻的问题,指引学生回答;教师只有把“三疑三探”的三个环节体会理解到位,结合小学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三疑三探”的现代模式发挥他的教育优势,规避“浅阅读”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张秀玲,关于“浅阅读”的一些浅思考[J],科技视界,2014(07)

[2]赵源林,课堂“浅阅读”教学的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07(Z1)

猜你喜欢
浅阅读小学语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议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
阅读的正餐与快餐——深浅阅读的利弊分析
关于浅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几点思考
试析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导读服务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