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体系化和国际化

2014-04-29 22:57张峰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系化社会主义中国

张峰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的体系化和国际化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所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系化建设和国际化,才能够及时的为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好的指导方针和思想,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化;国际化

引 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还较为落后的国家,开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谨慎、严肃,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政策、指导方针的错误所造成的损失。[1]适时的对于中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创新,是获得较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只有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够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水平,从而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体系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性质所决定的。选择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系统,是由社会发展问题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所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道路的选择,是在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综合考量与抉择,同时又是出于对整个世界的负责任的考量。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农业人口占比例较大的国家之一,农业经济水平的地下,决定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欠发达的农村经济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任务。

整体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的价值观。科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全局性,它要求从整个的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社会与个人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整体发展集中于发展的全局性与统一性,从而保证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诉求整体发展,也就是摒除片面的、孤立的发展模式,不以牺牲小部分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得其他的人或者是整体的发展与提升;整体发展观强调了从社会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来获得发展的特殊性,以寻求社会与个人最佳的发展与进步。科学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模式与理念,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的指导方法。[3-4]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与协调的发展,是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求获得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者是行业;它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和层面都获得较为突出的进步与发展,实现社会与个人的和谐统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社会内部各个要素的发展,同时,它还体现在社会的内部各个要素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统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物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它还要求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5-6]

因而,深刻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形成自觉地走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的思维理念,是中国在实现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的重要的、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与潮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样,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因而它必然也同资本主义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与扩张,并且,社会主义是经过理论与实践所证明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优越性也已经在中国自建国以来所获得的发展成绩中,可见一斑,因而,它必然能够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成为适合全人类发展需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是科学的、合理的、必然的。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全球化的特征是多元化的、多维度的、开放的;而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则一元化的、僵化的、封闭的,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的不同的政治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其自命为中心的、僵化的、妄图实现对外输出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全球化的发展目标与途径是相背离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势在必行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化大背景、大环境之下,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必须走出既定的范围,获得较为开放模式下的、多角度的、综合的发展。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必须走出固步自封的发展套路,在同其他的政治制度相互借鉴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纰漏之处,从而不断的进行自我的改革与创新。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更加多面性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自身的修正与完善,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好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因而,能够在较大范围和层面上,获得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与改革有效成果。在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之下,想要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走既定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面临全球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肯定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的优秀成分基础之上,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中有意义的方式、方法,以便能够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大层次上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体系化和国际化是由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同时,全球化的背景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只有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归纳和总结,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主义发展理论,才能够在不同的时期提出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好的指导方针;只有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广出去,并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优秀发展成果,才能够取长补短,获得长足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J].三江论坛,2008(4).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转引自肖爱民.美国模式: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利弊[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陈劲松.中国国情与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蓝庆新.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警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9 (1).

[6]环球财经杂志:中国模式威胁论[EB/OL].

http://fi2nance.sina.com.cn/review /20090120/16425783127.shtml.

[7]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猜你喜欢
体系化社会主义中国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构建体系化试验安全管理模式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