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名为“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参与,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名为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的罕见病。随着冰水的“浇灌”,人们的关注点扩展到了其他罕见病上。
除了渐冻症,目前全球还有5000~6000种罕见病,这其中不仅有大众比较熟知的白血病、白化病等,还有如庞贝病、戈谢病、粘多糖病、瓷娃娃(成骨不全症)等。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就是罕见病,那么罕见病约占人类全部疾病的10%。
“罕见病的群体数量并不少”,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马瑞教授等人在2011年按照患病率为五十万分之一,推算我国罕见病患者有1680万人。
多数罕见病通常会危及生命。不仅如此,由于总体发病率低,药物需求量小,“平均10年10亿美元(约61亿元人民币)”的新药研发成本,導致其费用很高且市场上很难寻觅,常被称为孤儿药。如有些苯丙酮尿症(PKU)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该药国内尚未引进,而自1995年以来,累计PKU患者已超过4万人,其中坚持治疗的人不足30%。罹患遗传代谢病法布雷症的患者,一年的医药费也要100万元。因此,大多数罕见病患者家庭往往不堪重负,再加上罕见病救助政策、法律法规的缺乏,他们更容易成为被大众忽略的弱势群体,引发了同病相怜的患者发起公益组织。?笪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