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梅
【摘 要】我国居民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并存形式严峻,慢性疾病和肿瘤等发病率明显上升,合理膳食对于预防疾病和促进疾病康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广大群众营养知识普遍缺乏。社区营养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准备工作充分、可行性高、有效性等特点,是倡导合理膳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区营养教育;合理膳食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0-02
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需要从饮食中获得,不合理的饮食会使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身体内环境,破坏代谢过程,加速机体衰老。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营养不合理的情况,例如缺乏钙、铁、维生素D、维生素A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从而导致营养缺乏病;除此之外,在一些城市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因为他们经常食用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就会诱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发病率还会明显上升。
目前,我国大约每天有一万五千人死于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左右1。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体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膳食选择行为存在密切联系2,尤其是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骨质疏松、痛风等常见病。而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慢性疾病、营养相关性疾病乃至促进某些疾病的康复都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2。因此,我国急需要营养观指导的人才,指引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有很多资料也显示了广大群众的营养知识欠缺,例如,孕妇营养和健康的知识水平只有68.4%,大学生达到71.3%,有将近全部的小学生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进行营养教育工作不能一拖再拖1。
1 社区营养教育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社区医疗正在走入每一个城镇居民的生活,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指导和改善人们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在诸多营养教育中,社区营养教育作为健康教育中最主要的部分,具有覆盖面广、准备工作充分、可行性高等特点。
社区教育对象主要包括青少年、妇女、老年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而且这部分居民也是效果最理想的营养知识的传播者,将学到的营养相关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因妇女及老年人通常为家庭饮食的主要承担者,故能明显影响大部分家庭的饮食习惯。而对0-6岁儿童家长及青少年的营养教育既有利于生长发育期的营养满足又有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营养知识缺乏而工作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也能在其暂居社区接受营养教育而改善其饮食习惯。近年来国内大量慢性病人都已从大医院转向社区,社区营养教育有利于预防及延缓慢性病的进展。
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为了解营养教育对象及指定营养教育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特别需要的营养健康信息及教育对象的可接受度,能使教育前期准备更为充分,从而取得优良的教育效果。
因为人们的饮食和食物消费的行为大都在社区和家庭里,进行社区营养教育对小区的人们来说最关键,因为社区营养教育具有较强的接受性和可及性。社区医护人员可以担任这个任务,因為社区医护人员可以在门诊或是上门进行营养教育工作,医护人员是与社区居民接触最多的,在小区中的威望也是最高的,所以,让社区医护人员传授营养教育是最好的办法。如果通过已经存在并认可的社区医护人员为转折点,更有利于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除此之外,现在我国每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相继开展签约服务活动,签约成功的居民可以通过签约的方式和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随时随地的进行健康指导。
2 社区营养教育的有效性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社区营养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营养知识的水平,并对膳食进行调整以及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伍佩英等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为期2年的营养教育干预,发现在社区开展预防高血压的营养教育干预对提高居民健康知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5。廖艳等对社区312名老人进行营养教育对照试验,发现,经过半年的时间,进行社区营养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居民膳食行为改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
3 结论
我国城乡居民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并存形式严峻,居民膳食结构也不尽合理,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行为进行改善,不仅可以构建优良的生活方式,还能预防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营养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因此,进行营养教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因为人们的饮食行为和食物消费行为大都发生在家庭和社区中,进行社区营养教育对居民来说具有可接受性,而且,社区营养教育成效显著。总之,社区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发现和创新营养教育,并投入到现实实践中去,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刷新居民的营养情形。
参考文献
[1] 袁莎.营养教育的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912-913.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共营养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271-325.
[3] Stamler J,Caggiula A,Grandits GA.Habitual intake of minerals,fiber,alcohol, caffeine,macronutrients and systolic pressure(SBP):6 year-data on 12000+ MRFIT men[J].J Hypertens,1992;10(suppl):143-6.
[4] Manco M,Calvani M,M ingrone G.Effects of dietary fatty acids Oil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secretion[J].D iabetes ObesMetab,2004,6(6):402-413.
[5] 伍佩英,郭红卫,席静,陈凤麟,徐勋.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人群营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6):255-257
[6] 廖艳,林殷,张聪.对社区老人开展糖尿病营养KAP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7(32):4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