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逐瘀颗粒治疗心痛60例

2014-04-29 22:15王洪涛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药疗法心痛

王洪涛

【摘 要】心痛发病机理根本在于心血瘀阻,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发为心痛。笔者拟通脉动逐瘀颗粒方活血化瘀、通脉利心,是为治病求本。临床运用病人心脉动瘀阻有轻重,邪实表现有血瘀、气滞、寒凝、痰阻之别,本虚有气、血、阴、阳虚损之分,随机加减是保证疗效关键所在。

【关键词】心痛;通脉逐瘀颗粒;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9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69-01

心痛是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的一类病证。笔者根据历代医家对心痛的论述及治疗经验,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通脉逐瘀颗粒冲剂方治疗心痛60例,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2010年至2013年门诊病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令最大81岁,最小45岁。按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方法,初诊病例主症分型心血瘀阻型28例,痰浊内阻型4例,阴寒凝滞型3例,气阴两虚型16例,心肾阴虚型6例,心肾阳虚型3例。初诊与复诊虚实夹杂者占总诊次的40%。

2 诊断辩证标准

2.1 膻中及左胸膺部实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有闷痛、灼痛、绞痛、刺痛、隐痛等不同。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窜至手指。突然发作,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绪波动、寒冷刺激、饱餐之后、劳累过度而诱发。临床均以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造影、血脂、血糖、心肌酶检查作为辅助诊断。

2.2 中医辩证 实证:典型心脉瘀阻表现为心区刺痛、面色晦暗、口唇指甲青紫,舌隐青、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弦或涩、促、结、代。气滞者表现为心胸闷痛,憋闷,胁肋胀痛,善太息;寒凝表现为心区绞痛,四肢逆冷,面色青白;痰阻表现为心区闷痛,肢体沉重,恶心头晕。

2.3 中医辩证 虚证:气虚表现为疲乏,气短,心慌,心悸;阳虚在气虚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精神倦怠,自汗;血虚表现为心悸、征忡、失眠多梦,阴虚在血虚基础上出现心烦、口干、盗汗。以上辩证结合舌诊和脉象作出综合判断。

3 治疗方法

以通脉逐瘀颗粒方为基础,按上述诊断辩证方法,随机加减。

通脉逐瘀颗粒方药物组成:当归10克、赤药10克、川芎6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水蛭3克、地龙10克。(主方及随机所加药物均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所制颗粒剂,所载剂量为每袋生药含量,服法为每次各半袋,温开水100毫升溶解后口服,每日2次,辨为心脉瘀阻者以通脉逐瘀颗粒主方用之;因气滞而加重血瘀者,加柴胡6克、枳壳6克、桔梗6克,以疏肝解郁、开胸行气;兼痰阻者加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6克,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寒凝者加桂枝6克附子3克檀香3克,以辛温通阳,开痹散寒;若为虚证,心脉瘀阻不重,主方可减水蛭、地龙,心气虚者加红参10克,黄芪10克,大补元气;心阳虚者加附子3克、桂枝6克、巴戟天10克、淫羊藿6克,以壮阳温络;血虚者加枣仁10克、熟地10克、黄精10克、柏子仁10克,以补益精血;阴虚者加百合10克、生地10克、山茱萸6克、牡丹皮6克,以滋阴养心。

4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癥状减轻或消失,心肌酶检查、心电报告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减轻,辅助检查正常或减轻;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及辅助检查均无好转。

结果:60例中显效41例,占68.3%;有效15例,占25%;无效4例,占6.7%(无效4例为治疗期间急性发作,经冠脉造影,放支架终止服药。)

5 病案举例

例1:王X,男,69岁,2001年3月7日就诊。心前区刺痛近半月余加重,面色晦暗,舌淡紫,有瘀点,脉细涩。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T波例置,经冠脉造影建议放支架治疗。患者及实用性权衡病情及经济负担等决定服中药治疗。按中医辨证,诊为:心痛(心脉瘀阻),遂股通脉逐瘀锡煎颗粒:当归、赤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水蛭、地龙,每次用温水冲服各半袋,日2次。每日配合静点舒血宁、奥扎格雷,治疗三周,心痛基本得天控制,停用静点药,只用口服颗粒剂,治疗3个月,病情缓解。半年后心前区疼痛发作,伴心悸、乏力、气短,主方加黄芪、红参、服药半年月,恢复如常。后偶发心痛,皆以前法维持,二年多来生活自理如常。

例2:任X,女,68岁。2012年9月20日就诊。近十余日心前区绞通间断发作,伴心慌、气短、心悸,面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诊为:心痛(心肾阳虚、心脉瘀阻)拟益气壮阳,逐瘀通络。逐瘀通脉免煎方去水蛭、地龙加红参、黄芪、黄精、巴戟天、淫羊藿,服7剂,心绞痛缓解,心慌气短减轻,再服7剂,恢复正常。

讨论:1、心痛,即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体质由壮转弱,精血暗耗、肝肾亏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浊流于经络,血必瘀滞、流通不畅,脉络阻塞,影响津液的输布流通,则又可津聚成痰,加重血瘀,痰瘀胶结,阻滞心络,导致脉络阻塞而发为疼痛或闷胀。心痛病性虽为本虚标实、表现为虚实夹杂,但总以心脉瘀阻为本,治疗当以通脉逐瘀为第一要务。

2、通脉逐瘀颗粒方中,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现代研究并验之临床,有抑制血管中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水蛭、地龙有阻碍血液凝固、溶血、抗凝血作用。八味药合用有较好的通脉逐瘀效果。

2、治疗心痛,按中医辨证论治规律,一般分为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对发作期急症病例,应以现代抢救手段如气雾剂、舌下含剂、注射剂、配合西药、吸氧,或其他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针灸、按摩等为一方面,口服攻邪以通脉逐瘀颗粒为另一方面。在缓解期,出现心痛频繁发作,瘀阻表现突出,应以治标为主,用本方治疗。并视其气滞、血瘀、痰阻、寒凝表现,随机增减药物。若心痛不重,正虚表现突出,则辨明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阴虚、阳虚等情况,补虚为主兼以通脉逐瘀。瘀阻不重者,水蛭、地龙可相机减掉。

3、心痛病人稳定期,心痛不再发作,以正气虚弱表现突出,当以补虚调养为主,也可不必固执本方为主。

猜你喜欢
中药疗法心痛
秋日的花
秋日的花
自拟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医肺胃同治疗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心痛不如行动
补肾健脾方促进骨痂生长的临床观察
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临床观察
心痛的感觉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