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暴力行为的家庭预防

2014-04-29 00:44崔海英
中华家教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安大学暴力行为教养

2013年11月25日,重庆10岁女孩用短短2分多钟时间震惊了全国:她在电梯内和家中沙发上对一岁半的小男孩进行虐打后,在阳台上逗玩致其从25楼坠落。这起摔婴惨案的发生,不仅使受害家庭蒙受了巨大痛苦,也使一个尚未绽放的花季女童从此走向了下坠的人生。

这起儿童暴力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总会有愤怒和暴力的孩子?

未成年人暴力行为发生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来说,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有些孩子的暴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算不上违法,即便情节严重,却因孩子不到责任年龄而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家庭预防就成為最基础和最根本的防控措施。

小女孩大部分时间是隔辈抚养,爷爷奶奶对其非常宠溺,与其他孩子发生纷争,总是责骂或侮辱别的孩子,很少批评自己的孙女。宠溺抚养容易造成孩子低能,形成叛逆或自闭依赖的性格,使其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还容易造成孩子观念混乱,使其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而其父母则是对其进行“打骂教育”的拒绝型抚养,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两种极端不当且不一致的抚养方式对小女孩的不良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父母要亲自抚养孩子并注重心理抚养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多次呼吁父母要亲自抚养和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父母的亲自抚养是储存教育孩子的心理资本,使孩子与父母形成依恋情感,即“心理脐带”,父母对其才有心理控制力;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即情感抚养,让孩子在充满亲情和爱的环境中长大,使其形成正常的情感反应。

在孩子12岁之前都处在依恋期内,而且年龄越小依恋越重要,这期间父母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并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孩子心理一旦有异常表现,要立即纠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多少,也不在父母事业多风光,而在于你在他(她)生命的初期亲自陪伴的时间有多少,你在他(她)依恋期内给予的爱和关怀有多少。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自我情绪管理,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特别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多陪伴孩子,使孩子心理上不孤单,使家真正成为孩子心中温暖的港湾。

社区干预和帮教及时纠正儿童不良行为

当前,社区在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尤其是在校生)的帮教方面也是缺位的。小女孩的邻居也耳闻目睹过她的不良行为,但社区却没有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帮教。

建议社会相关部门定期开办“家长学校”课程,培训那些有暴力问题的孩子家长,社区工作者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有暴力问题的孩子家长应主动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不当之处,如教养方式不当等,在以后的教育中避免重犯类似错误,提高自己的教养能力和技巧。

当家庭采取的各种防治暴力行为的措施无效时,应及时向外部环境——如学校、社区、心理咨询机构、专业教育机构、医院、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等寻求必要帮助,形成无缝衔接和防治合力。

(崔海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对策方向博士,铁道警察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公安大学暴力行为教养
教养方程式
马金旗院长参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7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党校”标准建校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