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摘 要:“减负”是素质教育下一个时刻被人们提起的话题。快乐的学习氛围无疑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知识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提倡要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学生的学习应与大自然紧密结合,不能丝毫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身心健康,一味地埋头苦读,成为做习题的机器。因为在知识的海洋里,由生活所孕育的知识是最珍贵的,而学生在愉悦状态下才会学到更多知识。
一、最大限度地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贯彻落实“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的重心是“生活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固有、自营及必需的教育。生活的千变万化即教育的根本意义,生活每时每刻都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就是教育”的理念使我们懂得: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贴生活,面向生活,特别是学习的内容应反映生活,这与新课改的目标相吻合。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开端来讲授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进而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此数学教学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那么教师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计算公式,而且老師花的时间少,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肯定也高,这样学生尽管能学到知识,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未能得到掌握,遇到类似问题也就不会思考,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探究时,学生一般的做法是用单位面积去比,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至此,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把米尺,让他们利用自己身边的工具测算出自己课桌的面积。过段时间后,教师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告诉学生:一是运用单位面积摆,不仅麻烦,而且结果正确率不高;二是我们可以用尺子测算课桌的长、宽,只是面积不知道是怎么计算……至此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了。接着课后,让学生分工合作,结合所学的知识去测算教室、门窗、操场等的面积,同时详细记录结果,进而结合数据讲讲自己的想法。至此,不仅能提高学生发现生活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利于培养其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尽可能地使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践行“社会就是学校”的命题
“社会就是学校”,这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来定位社会的,不仅有利于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助于革除学校和社会、传统教育和生活相脱节的弊端。“社会即是学校”的思想不仅有利于扩充教育对象,而且拓展了学习内容,将学校与大自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数学也不例外。因此,课堂知识的适当延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授“加、减、乘、除运算”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首先让学生自己想一下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然后自己结合上课所学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小明为例,小明的妈妈每周一至周五每日给小明5元的零花钱,周六和周日一共给小明15元的零花钱,而小明住在寄宿学校,每周的伙食费是60,那么小明每个月的生活费一共是多少钱?首先,可以运用乘法算出小明周一至周五的零花钱是25元,接着运用加法算出小明每周的生活费是100元,最后得出小明每月的生活费大约是400元。如此,不仅有利于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觅数学素材,从而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犹如亲身体验和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极力倡导“教学合一”的思想,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对别人的影响来讲为教,对自己的长进而言是学,对事情来说是做。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不相干的过程。“教学合一”既是生活方法,又是教育方法,即教法以学法为依托,学法以做法为基础。换而言之,事情如何做就如何学,如何学就如何教。倘若教了不做,就不是教;而学了不做,就不是学。同时,教与学均以作为轴心。即在做的行为中获得真知。
我们懂得了数学的学习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当今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仅关注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设计中重在对学生的启发与诱导,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促使学生尽情地享受、体验与应用数学。由此看出,数学学习与个人体验息息相关。
总之,教师要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教学中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启迪,进行反思、内省,最终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换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应主动联系现实生活,主动贴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亲自感知数学知识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及数学与生活有怎样的联系,最终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懂得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誗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