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生态经济建设示范基地,探讨了利辛县发展生态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生态经济理念、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行生态教育、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和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人民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适合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生态经济;问题;策略;利辛县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208-03
作者简介周银珍(1978- ),女,安徽宿州人,讲师,从事经济哲学研究。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系统地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基础。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打响生态品牌,扩大生态影响,发挥生态效益,做强生态经济,是利辛县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利辛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依据,从而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1]。
1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前景的经济”[2]。生态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基于这一目的,利辛县制定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科学规划,以促使现有资源的合理、高效、生态地利用。
1.1大力发展农业生态产业园利辛县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以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为目标,以规模养殖、苗木花卉、蔬菜种植为重点,逐步培育生态农业。目前,已经形成“六大农业产业园”:永兴循环经济产业园、王人现代农业产业园、马店孜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望疃有机粮食产业园、巩店中药种植产业园、城关都市农业产业园。
1.2重点打造特色工业利辛县注重把县域工业与乡镇工业开发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重点推行“县工业园、镇功能区、村创业点”联动发展模式。当前,利辛县已经创建“两大生产基地”即丝网纱门、煤电化工基地,“四大特色产业园”即农产品加工、服饰、绿色光源、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七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即阚疃、张村、胡集、望疃、西潘楼、刘家集、江集。
1.3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资源这种天然“差异产品”的需求将出现持续上升势头,这对利辛县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利辛县抓住这种机遇和优势,注重把美好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资源,着力发展“观光性”产业,力争达到“一镇一品”、“一区一景”,形成旅游市场,建设和发展以旅游为特色的小城镇。目前,全县创建了2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即张村(祥龙生态园)、阚疃(白鹭洲景点),1个最佳旅游乡镇即马店孜(西淝河景观带),1个省级旅游乡镇(孙集镇)。
1.4创建生态型城镇利辛县坚持保护自然环境原则,遵循村庄有机肌体规律,科学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四个板块”即新村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通过美好乡村建设生态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生态型城镇建设有序进行。目前,利辛县已经建成村庄整治点14个,建设新村示范点82个,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王人镇曹店村),省级生态乡镇2个(张村镇和江集镇),各类生态示范村39个。
2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影响,利辛县生态经济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农业人才的流失问题利辛县是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70%以上,目前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到大城市打工,劳动力转移严重,而且转移的大部分是农业中的主要劳动者,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和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这样就导致农村严重缺乏知识型、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是造成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2.2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利辛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贫困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压力,根本无力顾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贫困的处境促使一些农民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重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轻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掠夺性地利用资源,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2.3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综合实力不强、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是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其主要表现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现代化水平较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含量偏低,难以发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较低,交通、商业贸易等产业发展缓慢。
2.4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实现利辛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辛县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根深蒂固、公共环卫设施的不足、村镇环境污染管理和整治缺位等原因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3利辛县生态经济發展的策略
发展生态经济,要充分考虑利辛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特点,遵循生态规律,提出适度的可行的对策。
3.1创新理念,倡导生态经营从精神理念上引导人民对生态经济建设的自觉关照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利辛县应该从生态保护转向生态经营,实现生态经济理念创新。生态保护理念是以现有生态系统最优为假设,以现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为目标,以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对于促使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涉及较少。在这种理念引导下,生态系统本身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甚至出现生态退化现象。生态经营理念是一种以和谐发展为基础,树立崇尚自然、善待自然、回归自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积极主动地促使生态系统的优化升级,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目的。在这种理念引导下,产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形成由经济生产和环境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实现在保护中经营,在经营中保护的良好效果,为生态经济建设注入持久活力和精神动力。
3.2推進产业结构优化,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W.里昂剔夫曾经指出“一种经济系统要实现从不发达向发达经济的转变,重要的一环是逐步建立与现有发达经济相类似的产业结构”[3]。可见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利辛县产业机构优化依据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 原理,按照“发展科学、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要求,促进产业机构实现“四大转变”,即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由扩大产业规模向提升产业结构的转变、由低端引进向高端引进和创造的转变、由单一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等。在这“四大转变”的基础上,必然会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与现代化相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配套。这样,利辛县可以大力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实现第一产业特色发展;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加快技术更新,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精心打造以生态旅游、商业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3.3推行生态教育[4],培育环保意识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的教育体系,但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需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
内容上,应从学校生态教育和社会生态教育两部分着手,建立健全生态教育体系,全面展开生态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学校生态教育以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为主,以推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为辅,将环保教育和生态知识纳入全县教育体系中,提高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社会生态教育应从家庭生态教育、岗位生态教育、社区生态教育和大众生态教育4个方面着手,对于不同的教育主体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将生态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同时,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在方法论上实现2个转变:一是对公民进行生态伦理教育要实现由以义务为起点的教育转变为以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为起点的教育,重点培育人民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互相统一的意识,培养生态忧患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二是对人民进行生态伦理教育要实现由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变为以赏罚机制为载体的教育。主体的行为是利益赏罚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那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主体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及奖励。通过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使人民明白,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权利,从而实现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为生态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保障。
3.4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的构建是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5]。生态经济建设应将创新能力放在首位。首先,引进一些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骨干企业,借助他们的先进技术设备、现代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名牌产品。其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学技术的学习、研究水平。把科研投入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推动力,注意学习先进技术,积极参与科研合作,实施技术攻关,大力推广一批有重大实用价值的技术。比如,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促使科研技术与生态经济紧密结合。再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技术创新、竞争制胜之本。要发挥人才资本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利辛县要激励固有的人才潜能,大胆放活政策、放活科技人才、千方百计留住人才、想方设法用好人才,激活潜在的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做好科技人才的规划、培养、引进、激励等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既有实用技能,又有丰富经验的科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促使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不断地推进技术进步,并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生态经济发展需要。
3.5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人民主体的关系
3.5.1加强政府主导地位[6]。生态经济建设涉及面广,投资大,收益期长,科学技术依赖性高,短时期很难带来高收益。加之利辛县生态经济建设正处在兴起的初期阶段,基础设施差,因此,利辛县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7],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实现:
(1)加强法制建设[8]。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冲破道德和制度的约束,造成对他人和社会长远利益的损害。因此,必须健全法律制度,推动相关部门制定以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法规体系;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打击力度,坚决依法查处和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各种违法行为;同时,要做好执法监督工作,发挥司法机关和群众在执法监督中的作用,进而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到位,为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促进制度创新。“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与效用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行为”[9]。从某种意义上,制度因素是制约生态经济发展的头号因素。因此,制度创新在生态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0],应运用制度创新,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自然资源利用评估制度,经济建设的项目必须达到评估标准,否则不得创建;建立和完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经济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保标准进行考核,达不到标准的,根据情况进行严格处理,比如罚款、关闭等;组织协调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成立公众媒体的舆论监督制度;建立政策扶持制度,激励保护生态行为。比如,建立专项基金,用于生态治理和生态经济系统保护和建设,对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政策性贷款,凡符合利辛县生态产业政策的,可以给予低息、贴息或无息贷款等。力争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积极引导人民参与生态经济建设,促进经济永续发展。
(3)科学规划。生态布局较分散、联结性较差,资源本身不能产生聚合效益。只有政府科学规划,确定合理的发展步骤及目标,生态经济建设才具有可行性。要做到科学规划,整合现有的生态资源,首先,要实地考察。可以成立一个全县性生态经济发展领导协调小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县的农业、工业、旅游整理,建立资料档案。根据考察结果,组织部署全区生态经济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拿出科学性、预见性、系统性、指导性的生态经济产业项目方案,化生态资源为生态资本,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以促进生态资源合理配置。其次,合理规划。各村镇自然生态资源具有自身特性,根据各村镇的生态资源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工业生态经济、服务业生态经济。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村镇可以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有局部优势的村镇可以局部突破、梯度推进。因此,村镇生态经济规划要根据村镇自身的资源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充分发挥各村镇的物质、资金和人力等资源优势,促进村镇生态经济各领域协调发展。
3.5.2强化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人民群众也是生态经济建设的主体,在生态经济规划、投资决策、项目开发、经营管理等过程中,政府要鼓励、引导人民参与其中,尊重人民意愿,听取人民意见,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保障人民受益,促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民营主体战略,提高广大群众强烈的创业、发展意识,鼓励个人办企业、搞实业,促使人人自谋出路,自食其力,人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形成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的“星火燎原”之势。这要求政府和人民要相互配合,政府一方面要引导和扶持人民,另一方面要听取和尊重人民的意愿和建议,共同促进生态经济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楚材.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社会科学家, 2000(4):7-13.
[2] 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45-47.
[3] 唐杰.城市产业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温涛,彭智勇,许洪斌,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重庆的证据[J].区域经济,2009(5):84-85.
[5] 徐群.基于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0(3):30.
[6] 周银珍.创意引领生态文明——利辛县乡村旅游业的奋力崛起[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1):88.
[7] 牛启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思路解析[J]. 滨州学院学报,2010(2):31-37.
[8] 蔡宝刚.法律与经济发展:读解经济学家眼中的法律作用[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67-72.
[9]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