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从初读课文感受美、细读课文体验美、精读课文理解美、生活实践创造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熟识文章,建立自身的审美情趣,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扩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小学语文阅讀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小学生在阅读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使学生积累起大量的文字信息,多方面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初读课文感受美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和主体的具体关系的反映。”文学作品是情感力量的负载者,这种情感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中完成审美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使他们能通过字、词、句、声调、语气等灵敏地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范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处理。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让学生感受到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和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暴露目标的革命精神。
二、细读课文体验美
教师可通过对文章字、词、句、段的阅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文章的美、人物心灵的美、意境的美。例如,教学《温暖》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工作了整整一夜”体会周总理为人民服务不辞辛劳的光辉形象,从“紧紧握住”“亲切地说”等词语体会周总理对清洁工人无比关心的炽热情感,又用深秋清晨的“寒冷”与“春天般的温暖”相对比,映衬和突出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从而在学生的心头树立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高大形象,学生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育。
三、精读课文理解美
理解文章的美,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也是由情过渡到理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精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重点情节和段落,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包含在其中的情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理解美。例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教师提问:“小扬科被打死了,分明是死了,为什么还睁着眼睛?如果他能说话,他想说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激起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仇恨,认识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把情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四、生活实践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给学生以理性的指导,同时要给学生布置创造性作业,有意识地培植学生创造美的萌芽。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再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入其境,产生美感体验。首先,教师自己要善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要从课文中帮学生寻找和创造美的情境。教师善于寻求美,创设美的情境,并非轻而易举的,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例如,学生学过《春雨》过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学生是美丽纯洁的,他们的美是纯净的。他们缺乏知识的力量,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
蹲下来看学生,你就能看到他们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例如,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
有的用“听”造句: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有的用“跑”说句子:春天跑来了,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
有的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又回来了。
有的用“睡觉”说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
还有的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明天再见!”
美无时不在,生活中的美,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才是属于自己的。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渗透美育的好材料,小学课文中的许多文章,为学生喜闻乐见。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知、情、意,有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荆学民.审美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2]高同琴.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宿州学院学报,2004(3).
[3]陈林山.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4).
[4]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5]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6]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