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馥凝
摘 要:直觀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务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直观性教学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它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它可以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动态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能力。直观性教学原则被应用于各个学科中,讨论直观性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学手段;直观教具
一、选择正确的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由于它的综合性给信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就必须通过合理地运用各种感觉和已获得的经验来感知动作,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里特别强调直观性原则的作用。直观性教学可以通过实物教具、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或者多媒体教学直观呈现所教内容,使学生能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或了解其各部分关联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使用教具或教学手段时一定要选择典型性的、代表性的、符合教学要求的。例如,我在讲《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堂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我从网上下载了代表性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要合理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采用视频的直观呈现比语言更能体现信息技术的双刃剑功能。又如,在讲“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首先以“革命先驱——孙中山”这一多媒体作品作为案例引入,集成了文字、声音、视频的这一多媒体作品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和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的欲望。
二、选择正确的直观教具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特征,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以解决问题。直观教具一经展示出来,就应立即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引导他们把握观察物的特征,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提问、探讨,从而促使其较深刻地掌握知识。如:我在讲“报刊类文本的加工与表达”时,先给学生呈现成果目标即做好的电子报刊,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文字呈现块状排版?为什么图片可以任意位置摆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作品,进而找到了灵活放置文本的工具文本框。通过教具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学
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都能起到直观的作用。形象化的语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高度注意力,以加深记忆。例如,我在“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讲手写板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将手写板与手写手机类比,给学生说手写板和我们同学所拿的手写手机是一样的识别文字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在手机上写字体验并总结手写板识别汉字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因此,一节课是否用直观,采用或者制作什么样的直观教具与多媒体课件,都应当根据教学需要来决定。不管教学是否需要,一味追求直观和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必然导致直观过多或直观不当。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时,还影响了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就像皮亚杰指出:“总之,形象、影片以及……一切视听教具,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附属物或者精神支柱都是可贵的辅助方法,而且和纯粹口授的教学法比较起来显然是一大进步。但是像文字上有一种咬文嚼字的情况,在形象方面也有一种拘泥于形象的情况。”
所以,信息技术教学中选择和使用的直观材料,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演示直观不是目的,而是为增加的学生的直接经验,丰富感性知识,以便形成科学的概念,不能为直观而直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单要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还要巧用直观性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皮亚杰.教育科学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付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76-77.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