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居笔记》中解读余秋雨的文化情怀

2014-04-29 00:44:03丁晨旭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余秋雨

丁晨旭

【摘 要】余秋雨先生是苦旅者,是山居者,是中华文明的探寻者、深思者,他博大深邃、气势恢宏的文化情怀,在《山居笔记》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传达。《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记述,是对许多超越具体遗址的整体性难题的继续探访,在艰难探寻与深刻表述中,他的文化情怀,蔚然生成。

【关键词】《山居笔记》;余秋雨;文化情怀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继《文化苦旅》之后,带着对生命的困惑,对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的探访。在那个不能给清朝统治者以更多正面评价的年代,在那个不能称赞科举制度在维系社会管理和文明传承意义的年代,《山居笔记》内容的发表,无疑需要余秋雨先生有莫大的正然勇气以及对中华文化的无畏担当。在书中,他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练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1]。全书十一篇文章,饱含着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的真切思考,以及他磅礴而又细腻的文化情怀。

一、对文化的虔诚和敬仰

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无尽热忱和不倦探寻,使得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充满着虔诚和敬仰。当他在《遥远的绝响》写到魏晋人物时,他说:“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岂止是不敢动笔,我甚至不敢逼视,不敢谛听。”“那是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和人格天地,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平庸。”以余秋雨先生坎坷的早年经历与丰富的人生阅历,能让他却步迟疑、虔心敬畏的事物,恐怕也只有撼人心神的中华文化了。历史已经成为过往,历史人物也已经存封于典籍史册,对旁人也许是饭后谈资,可对于余秋雨先生来说,却是支撑灵魂的信仰。当他在《苏东坡突围》写到苏轼流放黄州时,他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造者。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余秋雨先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深情和怜惜的语言,用虔诚和敬仰的文化情怀,讲述了那一段黄州与苏东坡相互成全的文化历史。余秋雨先生是历史学家,他必须要求历史的客观性,可他首先是一位文学家,他对文化的虔诚和敬仰,通过文学语言来表述,由心而写,由感而发,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而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二、对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写作不仅仅是头脑和手的劳动,更是心灵的声音。余秋雨先生旅行式的文化散文就如同读后感一样[2]。《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心灵与文化共鸣的产物,它表达出的,是他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与理解,体谅与包容。他在《十万进士》中这样说:“谈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惯常的误会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质上,这是一个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创作才华和经典阐述能力的考查制度。明白这一点,对它的许多抱怨就可能会有所缓和。”人们通常的观念里,科举制度是一堆人人唾骂的陈年垃圾,特别是孩子们课本上的《范进中举》和《孔乙己》,把科举制度的荒唐和凶残变现的令人心悸。然而余秋雨先生通过严正的考查和深入的分析,客观地评判科举制度的优劣,也可以说是为科举制度“平反”,表达出对千年中华文化的宽容和理解。在《千年庭院》中,余秋雨先生这样写道:“岳麓书院很识时务,并不抓着这个由头把自己打扮成革命的发祥地,朝自己苍老的脸上凃紫抹红,而是一声不响地坐在山坳了,依然青砖石地,粉墙玄瓦,一派素净。”书院,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繁多的学规、学则、堂训、规条的代名词,然而在余秋雨先生的眼里,它是一位安靜祥和,底蕴温厚的老者,默默坐落,受人敬仰。可见,正是对文化理解与包容,才使得他的思想温润,他的品格温和,才使得他的作品不张扬,不激越,韵味长久。

三、对文化的担当和批判

许多历史散文作家,由于太拘束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文章,枯燥而无新意。然而余秋雨先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散文的创作规范,而是在创作中揉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评价,展现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3]。他在《苏东坡突围》中有这样一段话:“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这段话,使得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正义感表露无遗,他为文化大师在历史中遭受的不公苦难而申诉,他批判文化的长河中怎么会有横流无阻的小人。在《千年庭院》中也这样写道:“人类历史上,许多燥热的过程、顽强的奋斗最终仍会组接成一种整体性的无奈和悲凉。教育事业本想靠着自身特殊的温度带领人们设法摆脱这个怪圈,结果它本身也陷于这个怪圈之中。”社会的制度禁锢着教育,进而使得文化的施展也显得生硬、显得力不从心。余秋雨先生在全面审视文化之后,总会深入地去思考,思考的成果就是对自身的反思和对文化的批判。也正是有了反思和批判,中华文化才有了继承和传扬。

综上而言,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笔记》中渗透出的文化情怀,已经跨越了纯粹文学的界线,走向了文化的领域。其中的散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意识到抒发,而是升华到了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宣扬。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2]潘璐.浅谈余秋雨的旅行式文化普及[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2).

[3]匡玉秀.摭拾佘秋雨散文的批判风格[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11).

猜你喜欢
余秋雨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最新散文集《泥步修行》出版
文学教育(2017年7期)2017-07-08 06:34:38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中国(韩文)(2016年9期)2016-11-27 18:44:03
书与路
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德国老人为啥不给余秋雨租房子
德国老人为啥不给余秋雨租房子
余秋雨11年投资获利26倍
二则(1)
领导文萃(2009年17期)2009-10-14 0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