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霞 宋敏 王玉泉
【摘 要】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康复率低,但目前仍缺乏一体化的防治策略。三级预防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扩展,将其作为脊髓型颈椎病防治的理论策略,采取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及康复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三级预防;诊断;治疗;康复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82-02
Explore tertia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angyuquan1,Songmin2,Dinghaixia3
(1.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ansu,Lanzhou,730000;2.Gans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ansu,Lanzhou,730000; 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 730050)
【Abstract】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orthopedic common disease,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 its high morbidity and rehabilitation is low, 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integr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Tertiary prevention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disease," thinking of the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a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heoretical strategy to take the cause of prevention, "early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linical.
【Keywords】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ertiary preven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脊髓型頸椎病(ce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指颈椎小关节及椎间盘退行性变,继发周围骨与软组织的改变,造成脊髓受压和(或)脊髓血供障碍而引起相应症状的疾病,为颈椎病常见分型之一,可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本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若未采取适当干预措施,病情将呈逐渐加重趋势。因此,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三级预防至关重要。
1 CSM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
CSM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病呈隐匿性、进行性,是颈椎病最严重的一型;颈椎受累间隙以C5/6居多,症状可见头晕,慢性颈肩痛,上肢麻木、感觉异常及活动受限,手部精细动作减退,下肢不稳或运动障碍甚至出现性功能减退。调查显示CSM发病率约为12%—30%,占颈椎病的1 0 %—1 5 %[1],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性,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其中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工作压力加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明显趋向低龄化。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预防对降低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2 三级预防在CSM防治中的应用
2.1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控制CSM的发病原因,降低发病率。
2.1.1 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医院向群众宣传常见病的基本相关知识,了解发病原因;广大医务工作者应转变工作方式,提高责任心,对患者做到宣传、预防、治疗三者并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战胜疾病的前沿阵地,应向居民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2.1.2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近年来,CSM发病率不断上升,且趋向年轻化,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生活工作方式造成,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熬夜及睡姿不良等导致颈椎发生非生理性的改变。因此,青少年及办公室人群要培养良好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习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持续在电脑前工作超过一小时,应适当的活动颈肩部或起身行走活动片刻;培养良好的睡姿,枕头高度以6—8cm为宜,选择质地柔软、透气且利于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2]。
2.1.3 加强颈肩部活动保健,防治肌肉劳损。加强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CSM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过保健体操进行锻炼,关键是要持之以恒。王强虎[3]提出颈部锻炼方法简便易行,即:双掌擦颈、左顾右盼、旋肩舒颈、头手相抗、翘首望月、颈项争力、放眼观景。
2.2 第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 做好CSM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2.2.1 早期发现 提高自我诊断能力。患者要对CSM的早期症状具有高度警觉性,凡出现下肢无力、易摔倒、麻木、踩棉花感, 或伴上肢麻木、酸胀、烧灼或发凉、疼痛或无力、持物不稳、发抖;或伴肛周与会阴部感觉异常、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大便秘结;或伴颈部酸胀、疼痛、活动不利、头后仰时症状加重时,应高度警觉CSM的发生[4]。早期发现是建立在病因预防的基础之上,只有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才能做到。
2.2.2 早期诊断 CSM为一种慢性疾病,患病早期虽然有一些临床症状,但许多患者并未及时就诊,往往延误诊治,对此相关部门应在学校、坐位办公集中区采取筛查,提高诊断率。CSM的早期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电生理学检查综合考虑。影像学方面:马晓磊等[5]认为X线检查在早期诊断不具有敏感性;CT检查可显示椎管大小、黄韧带及后纵韧带钙化及椎間盘突出程度;钟远鸣等[6]认为常规中立位MRI检查与动态MRI检查相结合对早期诊断CSM有重要帮助;电生理检查表现为SEP 和MEP 的改变,但正常人也有异常。所以,临床医生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选择合适的诊疗技术,综合判断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2.3 早期治疗 张万海等[7]认为CSM脊髓的早期损害并非不可逆,只有当椎管形态或容积进行性狭窄和缩小,才能引起脊髓内的一系列病变。所以,早期治疗对病情发展非常重要。关于CSM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病变早期治疗,杨仁轩等[8]认为若神经损害不重、异常反射不明显,影像学与电生理学检查相矛盾时,可选择保守治疗,且应定期随诊。常见保守治疗有推拿、牵引、药物(中药、西药)、理疗、针刀以及导引等。对于神经损害较重,异常反射明显且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无手术禁忌症时,应立即选择手术减压治疗[8]。常见的手术方法有颈椎前路减压、颈椎后路减压及人工椎间盘置换。临床上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辅助检查以及手术指证等因素综合考虑。随着对CSM的治疗不断发展,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效果。
2.3 第三级预防,也称康复治疗 防治疾病恶化,达到病而不残,惨而不废。
2.3.1 对于CSM早、中期的患者采取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治伤残,如改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及采取多联疗法治疗等。
2.3.2 对于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9]。
2.3.3 对于手术患者要做好术后系统化康复。早期颈部制动卧床锻炼;中期继续制动,选择离床锻炼;后期即术后三个月,根据情况可选择颈肩部康复锻炼等[10]。
3 讨论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匿,病程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且致残率高。非手术治疗对于早、中期效果较好,晚期则不甚明显,若采用手术治疗较为彻底,但术后易造成椎体受力不稳、感染等严重后果。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阶梯化防治,科学实施防治联合,对于降低其发病率,恢复患者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将三级预防运用到临床各种慢性病的防治中,倡导改变单纯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变诊疗观念,节约医疗资源,为解决医患矛盾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明绪,孙玉明,谢 林.简述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59-62.
[2] 杨巧玉,应亚云,陈 斌.大学生颈椎病高危因素分析及对策[J].光明中医,2010,25(1):33-34.
[3] 王强虎.三步防治颈椎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4-76.
[4] 李木清,姚共和.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6,12(06):48-49.
[5] 马晓磊,陈建常.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5):1288-1290.
[6] 钟远鸣,李志斐,许建文,等.动态颈段MRI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2):4275-4278.
[7] 张万海,张海军.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与治疗[J].实用肺脑血管杂志,2011,19(5):810.
[8] 杨仁轩,陈庄洪.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与保守治疗方式选择的现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1,15(1):26-28.
[9] 傅 化.预防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11.
[10] 崔立国.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系统康复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A):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