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华 赵世东 姜玮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密闭栽培场所,早晨日光出半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二氧化碳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保护地蔬菜作物处于缺少二氧化碳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但生产中常出现增产幅度小,经济效益低的现象。为此,我们总结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研究出保护地蔬菜二氧化碳施肥、选料与方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选用廉价肥源 目前,生产上利用二氧化碳肥源较多,有直接用工业副产品二氧化碳,有利用白煤油或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些肥源成本高,且易污染室内。最好肥源是利用工业的废硫酸加碳酸氢铵生产二氧化碳,价格低,原料来源广,操作方法简单,应用效果好,无污染,易于推广,容易被广大农民接受。以室内面积为基数,定量将工业废硫酸装入二氧化碳发生器硫酸桶中,碳酸氢铵装入反应罐中,手控发生器拉杆使硫酸与碳酸氢铵缓慢发生反应,生产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到室内每角落,生成的硫酸铵回收后做肥料施入蔬菜。
2.确定经济浓度 作物光合作用是由光合面积、温度、光照水分及营养条件所决定,在正常条件下蔬菜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为10000×10-6,但不同作物品种随着叶面积、温度、光照的变化二氧化碳饱和点也发生变化。生产实践证明,保护地蔬菜二氧化碳施肥,在蔬菜作物生长的中前期,叶面积系数小,二氧化碳施肥浓度在600~800×10-6为宜。温度低,光照弱时,二氧化碳施肥应在800×10-6为宜。高于1000×10-6有增产作用,但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而且会导致气孔开张度缩小,降低蒸腾速度,使叶温升高,出现萎蔫现象。
3.把握好施肥时期和施肥时间 保护地蔬菜作物整个生育时期二氧化碳施肥均有增产效果,但差异较大,苗期叶面积系数小,吸收二氧化碳量少,利用率低,施用二氧化碳气肥虽有壮苗作用,但易产生植株徒长。因此,定植至缓苗期不施二氧化碳气肥,苗期也不施或少施二氧化碳气肥。叶菜类在起自身发棵期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此期叶片活力强,叶面积系数大,光合生产率高,二氧化碳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切果类在开花坐果呈果实膨大期为二氧化碳施肥最佳时期,此期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叶面积系数大,吸收二氧化碳多,光合生产率高,有机物积累多,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产量。施肥时间应在日出半小时后开始,随着光照强度增大,温度提高,施用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加大,达到确定的饱和浓度1000×10-6为止。中午放风前半小时停止施用,阴雨天不施肥。
4.加强地下肥水管理 经二氧化碳施肥的作物,地上养分增加,光合作用增大,根系吸收能力增强,生理机能改善,施肥量也要相应增加,为避免肥水过大造成徒长,茄果蔬菜应注意适当增加磷钾肥,瓜果类和叶菜类适当增施氮肥,使地上地下趋于平衡。
5.提高温度和光照 作物的光合作用是在温度和光照及水分条件下进行的,保护地蔬菜实行二氧化碳施肥后,要相应提高室内温度和光照。生产实践证明,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10-6时,白天室内温度要提高3~4℃,施肥停止后,按正常温度管理。上半夜温度比正常温度略高,下半夜则略低,要堵好棚壁塑料空隙,提高室内保温性能,减少二氧化碳外渗量,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早晨日出揭苫时及时清除棚顶灰尘和障碍物,增强室内光照和升温速度,增大二氧化碳施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