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飞 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教育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叶 飞 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定目标,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建成高速铁路1.6万km以上。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大规模新线的开通和新车型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一个崭新的高铁时代正在到来。对铁路客运部门而言,新线的开通,意味着大量新班组组建,迫切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列车长队伍来管理好这些班组,然而,传统的列车长教育存在模式单一、师资不强、工学矛盾突出和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等诸多弊端,造成培训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客运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高铁;列车长;教育培训;对策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主要涵盖新职列车长岗前培训和在职列车长两年轮训两个方面,要从一名普通高铁动车组列车员晋级为高铁动车组列车长,最短只需要两年时间,这使得高铁列动车组车长队伍正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使这支队伍尽快适应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岗位需要,这给我们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杭州客运段为例,2014年“7.1”调图后,共有高铁动车组列车长114人,其年龄、工龄如表1所示;其学历、技能等级和岗位星级如表2所示。
表1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年龄、工龄分布情况调查表
表2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学历、技能等级及岗位星级分布情况调查表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占列车长总数的76.3%,工龄在5年及以下的占50%,从事列车长岗位工龄在3年以下的占62.2%,说明高铁动车组列车长队伍年龄小、工龄短,从事列车长工作年限短,在管理经验上积累不足。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高铁动车组列车长队伍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占21.9%,整体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强;但从技能等级、岗位星级情况看,高技能人才和三星级岗位人员明显不足,说明绝大多数列车长只满足于达到本岗位的基本标准,自我要求不高,缺乏追求上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班组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班组长作为班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提升运输经营效益、保障各项任务高效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高铁开通以来,大量年轻乘务员走上了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岗位,面对这支年纪轻、工龄短、处事经验不足的队伍,传统的教育培训制度正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2.1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规划
虽然铁路局每年初都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和指导意见,各客运段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细化,但都没有对高铁动车组列车长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对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没有作出系统全面的要求。这就使得我们在对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时无法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不能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案,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进而造成教学不规范,培训效率不高等情况。
2.2 培训教育教学模式较陈旧
在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下,无论普速列车长还是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均统一采用两年提高轮训的方式,但与普速列车相比,高铁动车组有关新知识、新技术、新要求变化频率更高,两年一轮的周期已经无法满足列车长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需要;同时,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普遍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以教师满堂灌、全理论、大课制为主,限制了学员创新思维的空间,进而造成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等情况;此外,由于高铁动车组列车班组多、交路短、间休时间分散,要组织列车长集中学习存在较大困难,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2.3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情况,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课程比重远远大于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授课。同时,面对高铁动车组新知识的不断更替和新规章、新标准的颁布实施,部分培训教材内容更新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高铁动车组运输现场管理的需要,这也造成了部分列车长经过培训后,虽然理论成绩优秀,但自身能力提高不大,在处理突发实际问题时,不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应对,进而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2.4 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铁动车组班组长培训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职培基地和各站段,大多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资格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水平不高,教师技能结构单一,平均学历水平偏低,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短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体师资、骨干师资和临时师资比例不均衡,“三三制”的师资队伍模式和站段间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成,不能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作用最大化,无法满足高铁动车组列车长人才培养的需要。
2.5 培训奖惩激励制度未完善
近年来,铁路局和各客运段实施的有偿培训机制仍处于试行阶段,明确对培训不合格需要重新培训的人员按比例收取一定费用,但对培训优秀的学员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这就造成了参加培训学员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个人利益不挂钩,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我们通过对高铁动车组列车长调研后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列车长参加培训的目标是达标合格而不是争取优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培训激励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此外,我们对培训师资教学的好坏还缺乏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造成教好教坏一个样,这也势必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2.6 教学培训评价体系未建立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培训部门的组织管理、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员的学习结果,然而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过度依赖于学员的考试成绩,关注的焦点也局限于对培训课程的评价上,没有形成涵盖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等各项评价客体 的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培训评价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没有形成学员评教、教师评学、各培训点评价联动的考评机制,也就不能及时发现教学培训中存在的隐蔽性问题,无法采取针对性纠正措施,造成问题长期存在。
3.1 明确目标,制定规划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作为班组的核心人物,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工作中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超前防范意识。我们在对其组织培训前,首先应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掌握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找出其现有素质能力跟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然后根据差距确定培训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研究制定培训规划和培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安排分步推进,确保列车长通过培训,在自身素质和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达到本岗位的标准要求,进而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
3.2 结合实际,创新模式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应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理念,打破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要以提升列车长素质与能力为出发点和根本点,建立以学员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现代职业教学新模式,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力争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同时,应根据高铁运输生产实际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培训方案,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要求纳入培训内容。此外,还要加强后备列车长队伍建设,根据高铁客运乘务管理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人员交路,逐步推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解决工学矛盾。
3.3 丰富内容,增强能力
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应根据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变化实际,及时将有关新技术、新规章、新标准纳入教材内容,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确保其满足运输生产一线列车长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在培训课程设计上,要统筹兼顾理论知识与实作技能的合理比例,重点突出高铁列车长岗位关键知识、关键技能学习,通过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培训方法,将高铁动车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实作技能融入整个教学当中,实现列车长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3.4 强化师资,提升水平
提高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建立一只高素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铁路局应该设立专兼职师资培训基地,按照“三三制”的比例从基层站段吸收一批优秀教师组建专兼职师资人才库,并在各客运段段间构建优秀教师共享平台,实现教师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应为师资队伍提升能力和素质创造条件,定期组织教师人员学习高铁动车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要求,鼓励教师人员经常性深入运输生产现场一线,了解掌握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在班组管理、现场作业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其能够胜任高铁动车组列车长理论教学与实作培训的需要,进而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5 奖惩并举,激励教学
完善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学员双方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铁路局和各客运段应在“真培真学真考”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套涵盖教师、学员两个层面的考核奖惩制度。要深入推进有偿培训和良性竞争机制,将列车长培训成绩纳入个人培训档案,将培训效果纳入教师个人教学业绩,实现培训结果与学员的待遇、晋升挂钩,与教师的聘任、职务评定挂钩。考核成绩优异的学员纳入列车长人才库,定期给予一定的培养资金,同时在后续的提拔、任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培训考试不合格的列车长,应给予低聘,并自行承担培训相关费用,进而实现教师和学员的双促进。
3.6 科学评价,务求实效
铁路局和各客运段可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引入高铁动车组列车长培训领域,建立一套以高铁动车组列车长教学全过程为评价主体 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列车长各单项模块能力提升为评价标准,通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在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全面建立培训效果反馈机制,实现对教师和学员的科学量化评价 。同时针对高铁动车长教学考评中发现的观察项与不合格项问题,及时制定纠正措施,确保培训效果稳步提升。
[1]白永红.中国职业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5,252-254.
[2]马庆发,赵军,张雪丽.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1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88-291.
[3]马启龙,李文卫,何玲.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问题研究.[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41-47.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