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油田企业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原因和对策

2014-04-26 01:01:39丁娥
经济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政工干部政工积极性

●丁娥

浅谈影响油田企业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原因和对策

●丁娥

文章分析影响政工干部积极性心态表现,探讨影响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原因,提出调动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对策。

政工干部积极性 原因 对策

在油田的改革发展中,政工干部遵循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立足本职,为油田改革和发展营造团结稳定的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主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新旧观念的冲突、经济效益与思想政治形成的反差,使不少政工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前途产生疑虑,缺乏信心,影响了政工干部积极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种状态应引起重视,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调动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影响政工干部积极性心态表现

1.失落心理。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对各种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思想和表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仍然认识不足,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首先是撤并和精简的对象,减机构先减政工部门,减人员先减政工人员,无形中否定了政工工作的价值,致使一些政工干部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失落感。

2.茫然心理。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政工干部觉得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对原来我们宣传和倡导的一些理论观念,现在在革除,而过去我们批判的一些观念,现在却要提倡,对一些模棱两可的观念又不知取向,于是在理论上、思想上甚至具体做法上都陷入困惑状态,不知所措,致使一些政工干部陷入茫然状态。

3.虚无心理。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属意识形态范畴,不像生产指标看得见、摸得着,不可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有人议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政工干部放一年假,生产照样搞。政工干部辛苦的工作被人误解,使政工干部心灰意冷;二是政工干部无实权,被人看不起。

4.恐慌心理。一名纪检干部曾对我讲:“没事时没人请我吃饭,有事时请我吃饭不敢去。”一句话道出了政工干部所具有的失落感和原则性。政工干部办事认真,党性原则较强。但是,在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这种现象:办事认真、坚持原则,必然涉及某些人的利益,就会影响团结或者得罪人。政工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要生活和工作,因此,工作起来总是谨小慎微,惟恐单位有人告状,出现棘手问题;惟恐有人说你乱插手,工作越位。工作上处处小心,恐怕出问题,导致工作被动。

二、影响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原因

1.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影响了政工干部积极性。当前,许多情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有削弱的趋势,轻视政工干部工作的倾向在加剧。诸如“三年行政路路通,三年个体成富翁,三年技术成高工,三年政工一场空”的顺口溜道出了对政工干部的轻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中的定位与实际工作中的不定位形成的反差。全国上下都在喊思想政治工作,并把它喻为“生命线”的位置,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直到今天一些人仍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软”任务,可完成也可不完成,政工干部可强化也可减并,配齐、配强政工干部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在党建工作检查中发现,其他人员兼职政工岗位过多,思想政治工作成了业余工作的问题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泡沫化”现象普遍存在。时下,一些单位包括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不同程度地把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检测标准,单一地集中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来,只要效益上去了,或者安全生产天数高了,各种思想政治工作的荣誉和称号便接踵而来。与之相反,一旦生产上出现了问题或者发生了事故,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再好、再多也白搭。生产方面的任何工作只要出了差错,都可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进行“一票否决”,实际上,制约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绝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还有种种外在的客观原因。所以,这样对待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公平的。正因为这种不公平的检测标准存在,致使政工干部无心耕耘自己的“责任田”,而把政工工作的成绩放在生产工作的好坏上,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泡沫化”现象愈演愈烈。这种“泡沫”现象,助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浮夸风;助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和政工干部的虚荣心,掩盖了实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隐患。

2.部分政工干部理论素质不高,知识面窄,制约了积极性的发挥。一是理论素质不高,搞政治工作的信念不坚定。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认识模糊。忌讳谈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的相对独立性。比如在强调配角、服务作用的时候,有些政工干部就把思想政治工作仅限于为经济建设服务,而忽视它在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功能和自身的运行机制及基本的理论构建,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由于政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失去了岗位优越感和敬业精神,原有的一些积极性也正在不断消失。二是知识面太窄,落伍感加重。由于政工干部“半路出家”的多,经过专业培训的少,知识面不广是普遍现象,所以每当形势发展,有些政工干部就感到“跑步”都跟不上。囿于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定势,就很难去开展新形势下的思想工作之中。例如,有些政工干部连什么是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的基本知识都不懂,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也说不清,那么,当前职工的思想热点和状况,他也无法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实际上正是被他的陈旧知识堵塞了。

3.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性,使政工干部产生畏难情绪。首先,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工作更难做,能做的工作害怕做。其次,当前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主要是看为职工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职工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而职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是工作安排、单位调整、工资奖金分配、分房买房、子女就业等等,政工干部一无权二无钱,对这些棘手问题,根本无能为力,想做的工作又做不了。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必须党政协调,齐抓共管。并要发动群众大家来做,但是,当前情况恰恰相反,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政工干部,特别是书记的“专利”,行政领导怕做,技术干部不做,一般党员、群众更不愿做,甚至有些纯属管理上的问题也不敢管。如对违纪人员该批评的不批评,对工作失误者该惩罚的不惩罚,出了问题大都归咎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力,政工干部产生消极心理。

4.工作方法单一,追求“知名轰动”效应,使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影响了政工干部积极性。一是在工作方法上只图形式而忽视效果。活动虽然开展很多,但多是“老生常谈”或者片面的追求“新潮”,有的满足于“说说”,大会小会不断;有的满足于“喊喊”,动辄“为……而奋斗”;还有一种时下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满足于“唱唱”、“跳跳”,弄个“卡拉OK”或者举办一个什么舞会,也贴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标签,冠以“寓教于乐”的名声,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使内含量极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步入简单化、庸俗化的轨道。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再也无人问津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的职责也将发生异变,人们也就不再需要政工干部的疏导工作了。二是追求“知名轰动”效应,为急功近利“造假”“售假”。有些政工干部只愿抓对眼前有利,能“吹糠见米”,表面易行的工作,取得一点成绩就大吹大擂;或者干脆在总结成绩时“饭不熟就揭锅”,把“夹生饭”也装饰一番,致使“一流经验,三流水平”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活动刚作布置,它就在那里凭想象出“效果”、出“成绩”、出“经验”了。结果引起职工群众的反感,产生严重的负效应。难怪已有多人投书报刊,疾呼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打假”。三是热衷于报喜不报忧。报“喜”时用乘法,把成绩尽量夸大;报“忧”时用除法,把问题尽量缩小。了解分析情况也不愿意实事求是,而去搞一些先有认识和结论,再“逆向运行”的调查研究。只要结论所需,成绩可以“拔高”“放大”;问题则可以随意“裁剪”或“过滤”。弄虚作假的存在和“实事求是”的“退位”,只能使政工干部的积极性误入歧途。

三、调动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对策

政工干部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如何调动政工干部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搞好“四个加强、增强四个特性”来调动政工干部的积极性。

1.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增强工作主动性。一是要加强政工干部的理论教育。要使政工干部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素质,要懂得特色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掌握理论,了解形势,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也是政工干部立足之本。二是要改善政工干部知识结构,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发展。不仅要学好市场经济,而且要学好经济规律;不仅要学好生产与管理知识,而且要学好技术知识,培养政工干部成为多面手。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政工干部形象。三是要教育政工干部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政工干部自立自强,立足本职工作。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光荣的、神圣的事业,从而坚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用成绩换地位,以实绩提高政工干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政工干部的稳定性。当前,油田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安定的环境,需要政工干部发挥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我们石化总厂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激发了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外部形象的树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应当采取有力于稳定和调动政工干部积极性的措施。一是要配备政工干部,保证专业性较强的政工干部相对稳定。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政工干部地位,强化政工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要注意培养德才兼备的政工干部,以解决政工干部后继有人的问题。

3.加强监督考核,激励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一要坚持“打假”。考核政工干部首先要考察在工作中有无“造假”、“售假”问题,维护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肃性。二是要建立讲评制度。评选优秀政工干部是调动政工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要定期评选优秀政工干部,进行奖励,同时,对不合格的政工干部也要采取一定措施,做到奖优罚劣。如笔者所在单位每年评选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做法,就有效地调动了党务工作者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制定考核制度。生产部门考核生产指标,政工部门也应制定考核指标。制定制度时要切合实际,考核政工部门应有具体的考核内容,考核政工干部要有量化指标,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严考核,硬兑现,凡是达不到要求的,要有个明确的说法,使政工干部工作有压力,有了压力,工作才有动力,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4.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增强政工干部工作的科学性。各级党政领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议事日程,建立完善政工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特点,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积极解决问题,安排工作时既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形势,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安排工作时要具体明确,某一阶段需要做什么工作,工作怎样做,要取得什么效果,都要详细安排,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这样可以增强政工干部干好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做好工作的水平。

[1] 张金娥.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科技信息,2010(5)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公共事业管理处 河南濮阳 457001)

(责编:贾伟)

F240

A

1004-4914(2014)03-279-02

猜你喜欢
政工干部政工积极性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2年1期)2022-01-20 08:37:08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02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8
如何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8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2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2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如何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