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肖也
以焦页1HF井获得商业页岩气为标志,中国石化乃至中国页岩气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在媒体纷纷报道,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建设取得的突破性成绩及展望页岩气在我国发展的前景档口,我们看到,焦页1HF井的成功,从地质认识到勘探突破,从水平井、大型压裂到有效开采……在一系列的突破中,带来的另一个突破就是有力地促进了国产压裂装备和完井工具的研发制造。
我们看到,在不断探索适合焦石坝地质特点的压裂工艺过程中,石油工程机械公司针对大于3500米井深的压裂工艺和工具装备等瓶颈,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型压裂车,满足了“连续施工、大负载、长时间”的页岩气压裂需求,技术水平、安全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为深层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压裂装备保障。其中,高压系统检测设备、气密封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有效保障了施工生产安全。3000型压裂车已在焦石坝地区批量投入使用。
我们看到,在完井工具上,为减少对外依赖,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全力推进泵送易钻电缆桥塞自主研发,研发的裸眼封隔器、桥塞等井下压裂工具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不仅彻底打破了国外专业化公司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垄断,而且使国际同类设备价格降低了50%以上,有效降低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成本。这项为开拓非常规油气市场打造的尖端武器,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并出口北美市场。
我们看到,页岩气的实际产能形成,无论对政府政策支持,还是企业投资,都是巨大鼓励,其影响也是长期且深远的。除了在资源开发本身,对各方投资者带来机遇,对于我国的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利好更是首当其冲。
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具有全过程、全方位的影响,贯穿开采、储运、加工、使用全部环节,涉及大气、水质、土壤、地容地貌多个方面。当前严重的雾霾问题,本质上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能源发展方式的“后天失调”这一对矛盾的长期积累和集中暴露。
“中国的能源结构不够清洁和环境治理效率低等因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治理雾霾关键要加速调整能源结构,以及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这是能源专家针对当前我国治理大气污染指出的方向。
有数据显示,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2012年,我国消耗的煤炭占世界总量比例超过50%,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煤炭消费总和还多。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到68.5%左右,非化石能源占9.1%左右,天然气占4.5%左右。虽然从2013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快了步伐,但据国家能源局预计,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然达到65.7%,在如此大的消耗量短期内无法大规模以其他能源替代的前提下,可以说,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在2014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从政策层面上看,2013年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产业政策》将页岩气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对生产企业直接补贴,对开采企业减免多项税费等多项扶持细则。其中专列出的一章说明了主要解决的产业技术问题,提出鼓励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自主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与此同时,按页岩气开发利用量,对页岩气生产企业直接进行补贴,2012年-2015年的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并鼓励地方财政根据情况对页岩气生产企业进行补贴。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使用费,研究出台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激励政策。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鼓励类项目项下进口的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的技术),按现行有关规定免征关税。
在技术方面,国家鼓励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应用国际成熟的高新、适用技术提高页岩气勘探成功率、开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鼓励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自主化,加快页岩气关键装备研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轻量化、车载化、易移运、低污染、低成本、智能化的页岩气装备体系,促进油气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银河证券认为,页岩气产业在“十三五”期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核心设备企业受益最大,将迎来黄金时代。假设2020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00亿立方米,分析师测算全国需打井4万口左右,行业总投资约8000亿元;其中设备总需求2000亿元左右,年均需求近222亿元。
梦溪/图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市场放开、回报可期的环境下,将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一产业使得开发有所突破,而拥有先进技术的油服企业、核心设备的生产企业将率先受益,有望迎来黄金时代。
油气资源开发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水走向深水;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治好了天然气行业的“心脏病”;被誉为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的LNG船实现“国货国运”……能源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在开拓高端市场,与世界一流企业一争高下的“中国力量”的实力。
能源科技装备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要打破技术封锁,关键设备绝不能受制于人。透过3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为期3天的“第14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我们看到在这个由65个国家的1600多个企业云集的世界油气装备市场角逐场上,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我国能源装备的龙头正在逐步培育和巩固自身优势,努力在世界油气装备市场的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
能源装备发展机遇跟定能源结构升级。在各国加强海洋油气开发的背景下,海洋工程装备是此次展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展会最大的参展商,中国石油组织了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宝石机械、宝鸡钢管、渤海装备、济柴动力、大庆装备等17家企业组成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装备”展团参展,共计展出600余件实物展品,展示了中国石油装备近年来最高端的技术和最新的产品。
在中国石油钻井院的展台上,一款LG360/50型连续管作业机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观看,这就是刚被评为本届展会“展品创新金奖”的明星产品。早在2006年,钻井院就自主研发出了第一台连续管作业机。
钻井院产业处主管赵博说:“此次LG360/50型连续管作业机是更新换代产品,采用2车装模式,整机结构紧凑、电气液控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性好;整机获得了17件专利,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综观中国石油600余件实物展品,无论是渤海装备的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还是宝石机械的7000米沙漠快速移运钻机,大都是在原有优势传统主导产品基础上的技术升级和品质提升。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亮相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所属单位钻井事业部、测录井事业部、特种作业事业部、海洋石油工程事业部、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组团参展。在展台上,中国石化将自主研发制造的水下管汇连接器作为拳头产品。
作为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海洋油气装备无疑成为国内外装备企业追逐的热点。中国海油更是用一半展台大小的弧形大屏幕为参观者播放海上油气勘探和深海设备相关视频。中国海油一位技术人员表示:“目前中国海油浅海勘探装备制造已经相对成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大型深水设备进军。”据统计,海洋石油资源将成为未来原油产量增长的重要来源,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自于海洋。正是在深海能源发展潜力的带动下,此次展会中海工装备企业占到了近40%。
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探明率较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未来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石油的勘探力度,海洋经济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与此相关的海工装备将会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中国石油政策研究室发展战略处处长唐廷川说,新世纪以来世界油气资源开发呈现出新的格局和特点,天然气时代正在到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而页岩气、页岩油、油砂、超重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更多地依仗开采技术的突破,深海资源和极地资源的开发就更需要新技术和新装备来支撑。技术进步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引擎。
在页岩气开发加速的背景下,各大设备制造企业嗅到了商机。继上届展会页岩气装备大放异彩之后,本届的页岩气装备同样独占鳌头,企业技术路径各有千秋,产品创新源源不断。本次参展的页岩气装备企业有上百家,除贝克休斯、雪姆钻机、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外,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杰瑞集团、南阳二机、宏华集团、科瑞石油、上海神开、三一重工、北方重工、江汉四机等国内厂家也纷纷推出了独具特色的页岩气钻机、压裂车组、井下设备、动力设备。
在进军页岩气装备的企业中,虽然有不少是国企,但是民企抢滩步伐更为坚定,敢于下血本。
比如,杰瑞集团展出的世界首台4500水马力涡轮压裂车—“阿波罗”涡轮压裂车,格外引人入目。该车打破了全球单机功率的纪录,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涡轮压裂装备的国家。
据杰瑞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阿波罗”涡轮压裂车是以一套输出功率高达5600马力的涡轮发动机作为动力单元,配备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功率JR5000型超级压裂泵的压裂车。其发动机功率密度是高功率柴油机的20倍,与传统的2000型压裂车相比,可减少55%的井场占地、车组人员配套和55%的现场高低压管汇工作量,并且由于涡轮机对燃料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柴油、井口气、LNG/CNG,包括生物燃油都可以用来驱动。
来参展的宏华集团则彻底改变了原有页岩气井场钻采设备柴油驱动模式,设计了“以气打气,气电结合”的驱动设备,用燃气发动机取代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利用自身生产出的页岩气驱动钻机,有业内人士用“动力革命”四字形容。
北方重工展出的页岩气高端压裂成套装备,同样获得了现场65个国家的1600家参展商的青睐,标志着北方重工正式跻身世界高端压裂装备制造领域。据介绍,北方重工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主要由压裂车、混砂车、管汇车及智能仪表车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具有超高压(最高达140MPa)、大排量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等特点,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开采和陆地、海洋油气田开采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抱团而来的山东即墨市的多家民企,他们选择了抱团进入页岩气装备领域,甚至还制定了“掘金”的详细路线。
在这些企业看来,页岩气装备业是一块大蛋糕。“页岩气开采与普通石油开采所用设备相通率达80%以上,这对我们来说,介入其中要容易得多。专家预测,到2020年,有2000亿元设备市场待掘。”一家石油设备制造企业副总说出了民营资本想迫切进入能源行业的心情。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页岩气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且更加复杂的地形增加了产业发展的难度。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提醒,在创新制造符合中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设备方面,国内民企存有平等的机会,但势必要在前期投入较多,而这也增加了企业蜂拥至页岩气领域的风险。他建议,以三桶油为核心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行业组织,三桶油应主动站出来扮演“带头大哥”的角色,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