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庆,仇 军,方震平,刘济帆
(1.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田恩庆1,2,仇 军1,方震平2,刘济帆2
(1.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基于社会网分析的视角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村民体育参与、个体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参与者比非体育参与者具有更高的个体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水平,通过回归分析,认为体育参与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水平,网络规模与身体健康之间具有显著正向互动关系,并讨论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虽然本研究是基于横截面的社会调查研究,但尝试以社会网的观点对体育社会学领域中社会资本等议题进行了实证探索,相关课题还亟需深入研究。
灾后重建;社会网分析;体育参与;个体社会资本;身体健康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灾后重建工作成为灾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必需积极应对的重大课题。由于遭受自然灾害之后,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常规的社会行为模式不再有效”[1],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而且社会网络、互惠和信任机制可能遭遇危机,对社会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除了亟需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还需要关注个体健康和社会关系的修复,重构社群的互惠与信任机制。而体育活动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对人们社会关系的强化和健康的恢复发挥着积极功能,但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体育参与对个体社会资本及其社会关系和身体健康是否存在积极作用,如果存在,其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仍少有实证研究对其进行探讨。
本研究将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研究2008年“5 ·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村民体育参与和存在“个体网”中的社会资本、以及体现劳动力资源质量重要指标之一的身体健康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特征,初步探讨个体体育行为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旨在为促进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恢复和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提供政策与实践层面的参考,也为体育社会学领域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社会资本相关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体育与社会资本关系,其主要的原因是“通过体育组织及体育参与能够生产出和社会、个人相关的社会资本”[2]。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或体育组织对社会资本的提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参与体育活动正日益作为提升社会资本的方式,结交朋友、发展社会网络和减少社会隔离,提高社会支持[4],而且,全民健身也可以培育社会资本[5]。当前大部分研究主要将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总的概念而没有将其分为个人社会资本(个体网)和社区社会资本(整体网)探讨同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则以理论探讨和定性研究为主。虽然钟建伟(201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城市居民体育参与促进个人社会资本的结论,“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国体育与社会资本的研究水准”[2],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同类研究的验证,其结论的可推导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目前,关于体育参与对身体健康所具积极影响的研究文献也十分丰富。例如,Lamb K.(1990)通过无体育参与和从事体育参与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健康自评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性,影响健康自评得分的因素的种类和数量均具明显的差异[6]。Khan K.等人(2012)认为与不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相比,体育参与可以降低20%-40%的死亡发生率,而且体育参与可以产生特殊的健康效益[7]。与此同时,健康与社会资本的关系问题也成为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正如普南特曾所指出的那样:“没有哪个领域像健康这样,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当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社会资本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得到了在邻里、社区、国家或国际等不同层次的经验研究的检验[8]。
然而,当前没有通过社会网络的视角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探讨在极端的社会条件之下体育参与、个体社会资本、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虽然有研究表明在农村、少数民族/语种集聚区、发展中国家中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我们仍不能确定在人类社会遭遇自然灾害之后,三者之间存在着何种互动影响。根据上述文献回顾,鉴于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灾区重建过程中,体育参与者比非体育参与者具有更高的个人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水平。
假设2:在灾区重建过程中,体育参与、个体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正向影响的关系。
2.1 数据来源
2012年4月本课题在四川省受灾地区比较严重的30个行政村中(德阳什邡市9个行政村、绵竹市3个行政村、成都彭州市13个行政村和阿坝州茂县5个行政村)实施了一项灾后重建与恢复的问卷调查。本调查在各地区内采取方便抽样的形式,每个村抽取33户,每户使用KISH表抽取1名成人进行调查,共计回收95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49份,有效率为99.58%。此次调查是继2009年5月、2010年11月调查的进一步研究,包括约1/3的跟踪调查样本和2/3的新抽取样本。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均为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清华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构成。
2.2 变量及其测量方法
2.2.1 个体社会资本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社会具有特殊的文化传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集亲、熟、信于一体的义务交换关系,形成了“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而非“团体格局”。因此,在本土研究中,有效测量个体社会资本就必需与中国的社会的文化背景相结合。而春节拜年行为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表意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意蕴,是一种“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义务”,能够充分反映出中国特色文化背景下的“交往性”“核心关系网络”的特点,由拜年而形成的“拜年网”是一种适用于中国社会的、测量个体社会网络资本的有效(可能是最有效的)工具,可测量其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顶端、网络差异、网络异质性等指标[9]。但网络密度也被认为是“衡量社区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指标”[10],由于存在争议,本文暂不使用该指标。同时,我们认为使用与村民拜年网密切相关的、村民拥有的“乡以及乡以上干部网规模”(以下简称“干部网规模”)的数据来代替拜年网异质性这一指标,经过这样的替换,更加符合当前中国农村的实际。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以社会网络分析为基本视角,运用位置生成法计算出村民的拜年网规模、拜年网网顶、拜年网网差、干部网规模等代表个人社会资本的指标数据作为变量作进一步分析。
2.2.2 体育参与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体育参与”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更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最基本问题。根据体育参与的概念和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内容,我们将问卷中编码为S51的问题答案填写情况进行逐条分析,发现被调查对象在填写参与“文娱休闲活动”和“体育活动”的项目时存在很大的混淆,通过严格筛选,统计出样本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并将参与这些项目的样本操作化为体育参与群体,将其编码为“1”;筛选出填写如“阅读”“看电视”“表演”等文化活动以及选择“参与志愿性组织”和“其他”选项的样本一起归为无体育参与的群体,将其编码为“0”。
2.2.3 身体健康
健康测量方法多样,考虑简便性和经济性,个体健康的测量可以基于个体口头报告,即主观健康测量或自感健康,这种方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健康评价方法之一,大量文献表明,自感健康可以作为反映健康状态的一个可靠指标[11]。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自感健康的方法来获取被调查对象的身体健康数据。
在本研究问卷编码为PR01、PR02的问题具体询问村民的自感健康状况,在最近两周以来有无感到“头痛和不适”、有无“心悸或不适”等共计10道相关问题,将答案进行编码,“经常”=1,表示不健康,“有时”=2,表示比较不健康,“很少”=3,表示健康水平一般,“从未=4,表示健康。将这些问题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本文所有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均通过IBM 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变量名称、类别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名称、类别及其属性特征一览
3.1 体育参与对身体健康和个人社会资本产生的影响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有无体育参与村民之间个体社会资本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差异。经Levene检验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上述个体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的相关变量均符合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进而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知,参与体育活动人群个体社会资本其各相关测量指标如拜年网规模、拜年网网顶和网差、干部网规模的均值以及身体健康的均值得分都高于无参与体育活动人群,并呈高度的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同不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具有更高的个体社会资本和较好的身体健康水平,假设1成立。
表2 有无体育参与的人群之间个体社会资本与身体健康的差异
3.2 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采用了从基础模型(只含有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控制变量的模型)到全模型的分析方法,即依次嵌套各个维度的变量,观察R2的变化和各回归系数的呈显著性检验来考察加入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由于在预分析中已对各维度变量的交互项进行了相应的回归分析,虽然各系数会产生部分变化,但交互项对模型的影响均不显著。由于篇幅限制,交互项分析结果不列入以下统计表中。
我们分别以个体社会资本的4个指标为因变量,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考察体育参与和身体健康的影响。模型1是基础模型,只有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体育参与变量,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身体健康变量。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表3至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各模型均具显著性。模型1中年龄、婚姻状况变量对拜年网规模产生显著的负影响,即年龄大、已婚的村民拜年网规模越小。模型2和模型3分别纳入了体育参与和身体健康变量,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具显著性,从R2的变化来看,和模型1相比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可以认为体育参与和身体健康均对拜年网规模产生正向效应和积极的影响。在此不难理解,相对年轻的村民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相对积极,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增加交流,促进感情,从而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进而导致自己拜年网规模的扩大。而且,在农村,人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因此身体健康为人们拥有更大规模的社会网络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意味着他们是灾后重建的中坚力量,具有更大的能力来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和他人,因此,身体健康是提高他们的拜年网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3 拜年网规模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一览表
进行体育参与对网顶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中体育参与对拜年网网顶都具有显著性影响。“网顶”是衡量拜年网中来拜年的人或者是被拜年的人所具有的最高职业声望,从模型1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面貌和文化程度高者对网顶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党员或受到更高水平教育的人发挥重要的组织、协调等重要作用,相对与其他村民来说,他们能够接触更多职业的人群,从而获得更高的网顶。在模型2中,加入了体育参与变量,R2得到增加,而且体育参与的回归系数为正,对网顶具有正向影响且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如前所述,体育参与为村民结识更多职业群体提供了机会,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网顶。而模型3加入身体健康变量后回归系数不显著,身体健康对拜年网网顶没有影响。
在中国,传统乡村属于“熟人社会”,大多数人的拜年网中处于网底的人十分相似,因此拜年网中的网顶高低也就决定了网差的大小。进行拜年网网差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网差的因素与影响网顶的因素相似,控制变量中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和自变量体育参与对网差影响显著,而身体健康对网差没有影响。
表4是以乡及乡以上干部网规模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显示,性别、政治面貌对干部网规模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的影响为负。可以认为,在传统乡村的灾后重建中,男性、党员、年轻人处于优势地位,而且党员更有机会动员组织资源获得政府工作人员的信任并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体育参与和身体健康变量后,模型的R2的值均有所增加,但只有体育参与对干部网规模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参与能够扩大干部网规模。
表4 干部网规模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一览表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表明,在控制变量的作用下,体育参与对拜年网规模、拜年网网顶、拜年网网差和干部网规模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效应,而身体健康只对拜年网规模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可以认定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体育参与能够全面提高个体社会资本,虽然身体健康只对个体社会资本中的拜年网规模有关,但总体来说其影响也是正向的,即可以初步认为身体健康能够促进灾后重建中个体社会资本的提高。
3.3 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探讨灾后重建中个体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以身体健康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等为控制变量、以体育参与和表示个体社会资本的4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了以下6个回归模型:模型1为基础模型,是只涉及到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2到模型6分是别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体育参与、拜年网规模、拜年网网顶、拜年网网差、干部网规模等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模型1的数据显示,性别和文化程度对身体健康均有正向影响,即男性和文化程度高的村民具有更好的身体健康水平,而年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为负,即年龄越大,身体健康水平越差。模型2和模型3分别增加了体育参与和拜年网规模变量,其回归系数为正值且具有显著性,模型的解释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表明体育参与和干部网规模对身体健康产生了正向的作用;模型4到模型6中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拜年网网顶、网差和干部网规模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表5 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一览表
体育参与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生成社会资本:其一,人们加入相关的体育俱乐部或者社团,使自己以组织成员身份出现,因身份认同而产生的社群社会资本;其二,通过参与体育团体的相关活动从而提高参与者的社会网络规模和质量,进而增加社会资本;其三,体育活动能共享认知,还可以在不同群体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从而提高社会资本[12]。很显然,通过体育参与生成社会资本的方式既能够促进集体社会资本的提高,也能促进个体社会资本的增长,而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重建过程中的乡村,第三种生成社会资本的方式可能会更加明显。由于不同类型的人爱好同样的运动项目,或者同样的人或人群爱好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多种多样的体育参与形式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和熟悉更多的人群,不仅扩大了人际交往的层面,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地流行的民族民俗活动如跳甲、铠甲舞、转山会等能够建立和强化人们身份的认同和相关信息的传播,从而有利于更大网络规模的形成,提高村民个体网络的异质性。
而社会资本与个体的健康状况之间影响机制可能是社会资本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交和信任的环境,从而使社会个体压力得到缓解;较高的社会资本使社会个体较多获取健康信息,例如,有研究发现具有高度信任的社区有利于信息快速的广泛传播,促进健康行为的采纳,从而提高康生产个体健康的生产效率;在社会网络中,个体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可以提高个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灾后重建中的村民身体健康只和拜年网规模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个体网络规模的扩大间接证明了个人的社交和社会信任环境得到提高,从而缓解了自身的社会压力,而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更有可能获得健康或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与信息,这样又促进个体产生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视为社会参与或文化参与的一种式样,体育参与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率,生成了与个人健康有关的社会意识或责任感,降低健康风险发生,提高个体的身体健康水平。
林南(2001)认为,不同的个体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结构,社会资本的产生和动员过程需要个体行动、社会网络和社会结构3者之间互动,而非单向的因果联系[13]。根据林南的观点,我们因自然灾害使个体的社会网络受到破坏,虽然外部援助能够促进网络结构的修复,社会个体的主动修复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行为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个体修复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社会网络环境中(不平等性),以及自身社会网络位置和可获得的资源(可达性),受灾村民个体可以通过社会结构、地位变量来动员存在于网络中的联系人(网络节点)及其资源来促进自己社会关系网络的恢复,包括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而个体的体育参与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和文化参与的一种选择,其选择又具有不平等性,受到决定网络结构位置的性别、年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当体育参与行为发生后,可能有两种方式影响身体健康,一种是间接的方式,通过动员具有可达性的网络节点及其资源,可以获得工具性和情感性的回报。根据林南的观点,身体健康被视为和心理健康、生活满意一样性质的情感性回报,而且也可能间接或直接获得工具性回报,获得财富、权力和声望等,这两种回报可以相互强化。另一种是直接的方式,体育参与直接作用于身体健康,即通过一定量的生理负荷使身体产生生理生化反应,从而直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见图1)。
图1 灾后重建中体育参与个体社会资本、身体健康的关系模型*
通过分析与讨论,证实了本研究所提出的两个研究假设,这一结论也部分验证了体育参与显著提升个体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发现[14]。因此,本文建议国家和政府在制定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灾区的社会生产生活的恢复与重建,还应大力关注灾区个体的社会关系恢复和完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受灾群众创造条件,提供更多参与体育的机会和公共服务,以此来增加个体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水平,从而推动他们尽快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后的灾区中受灾最为严重的30个行政村,虽然涵盖了川西平原、成都市周边以及阿坝山区,对地震后的乡村重建具有一定的可推论性,但不能确定该结论适用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的灾后重建地区。由于影响个人社会资本和身体健康的因素极其复杂,从上述回归模型的解释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低,表明还有其他更多的因素需要纳入到模型中,例如,家庭收入(因原始数据缺失较多,故未将其作为控制变量)。此外,我们对灾后重建中体育参与行为调查还没有形成追踪研究,进而结合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体育参与后社会资本和健康的纵向变化,本文只是严格意义上的横截面的调查研究
虽然尚存诸多不足,但依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灾后重建过程中体育参与、社会资本、健康之间存在的关系,无论其影响程度的大小,都为我们继续探索体育参与在灾后重建和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提供证据和启示,并由此形成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例如,灾后重建中体育参与对社群(集体)社会资本有何影响?体育参与和社会资本、健康、信任之间互动机制是什么?以及社会网如何广泛应用与体育研究等相关议题均具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社会意义,研究前景广阔。
(致谢:感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罗家德教授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1]Killian LM.Some accomplishments and some needs in disaster study[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54,10(3):66–72.
[2]仇军,杨涛.体育与社会资本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2, 05:14-21.
[3]Burnet T.Building social capital through an active community club[J].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6,41 (1):283-294.
[4]Bailey R 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sport and social inclusion[J].Education on Review,2005,57(1):71-90.
[5]周结友,裴立新.社会资本:全民健身运动功能的一个研究视角[J].体育科学,2008,28(5):18-23.
[6]Lanb K L,Roberts K,Brodie D A.Self-perceived health among sports participants and non-sports participants[J].Social science&medicine,1990,31(9):963-969.
[7]Khan KM,Thomfson AM,Blair SN eds.Sport and exercise as contributors to the health ofnations[J].Lancet,2012,380:59-64
[8]Elgar FJ,avis,C G,Wohl MJ.Social capital,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50 countries[J].Health&Place,2011,17(5):1044 -1053.
[9]王卫东.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J].社会,2009,03:146-158;227.
[10]罗家德,方震平.社区社会资本的衡量——一个引入社会网观点的衡量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2014,01:114-124.
[11]孟琴琴,张拓红.健康自评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07:750-752.
[12]Delaney L,Keaney E.Sport and social capital in theunited kingdom:statistical evidence from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urvey data[M].London:IPPR,2005.
[13]Lin N.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IN:Lin N.Cook and Burt R S,eds.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 [M].New York:Aldine DEGruyter,2001:3-29.
[14]钟建伟.大众体育参与与社会资本生成:基于城市居民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Influences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n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5·12”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IAN En-Qing,et al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orts participation,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villagers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ople who take part in the sports activities have a higher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level than those who do not.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sports particip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villagers'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This paper further researches theirmechanism.While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is study,we have empirically explored the topics about social capital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of sportwith network idea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social network analysis;sports participation;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physical health
G80-051
:A
:1001-9154(2014)11-0043-07
G80-051
:A
:1001-9154(2014)11-0043-07
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计划(041913016);清华大学“两岸清华合作研究计划”(523013002)。
田恩庆(1979-),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组织管理。通讯作者:仇军。
201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