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的区域比较

2014-04-24 16:07王敏琴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王敏琴

内容摘要:工业化中后期的江苏省面临着来自于省际间流动的各类劳动力消化的压力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压力。如何有效疏导规模庞大的人口大军,同时又能利用这一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产业为劳动力吸纳载体,利用江苏统计年鉴2002-2012年相关数据,选取所有县市的劳动力吸纳总量、劳动生产率、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产业就业弹性4个指标,以系统学方法揭示了江苏各县市在三次产业中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与效率。

关键词:三次产业 劳动力吸纳 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就业弹性

绪论

从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到本世纪反复出现的“民工荒”,以及目前各种因素导致的城市“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理论界对于中国劳动力状况的描述从“劳动力过剩”逐步转变为“劳动力短缺”。一时间,对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与否以及相应产业政策、生育政策、人口政策的争论此起彼伏。我们认为,尽管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暂时性、局部性、结构性的失衡,人口大国完成工业化必然经历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依然是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的主基调,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劳动力的吸纳效率应是理论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江苏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大、人数众多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京津唐等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人口的三大“吸引极”。(王桂新等,2006),因此,针对江苏省劳动力吸纳能力与效率的研究更显重要。

文献综述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业发展与吸纳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变化的基本趋势:“一个国家内从事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这一规律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普遍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法国经济学家E·索维和富拉斯蒂埃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理论。

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而且正经历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的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此次人口转移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因此,国内大量学者围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城市和产业为载体,考察城市化和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其中,张永鹏(2011),吴靖(2010), 王青云(2009)以城市作为农业劳动力吸纳的载体,分别研究各种城市形态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李宁等(2003)研究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还有学者以产业为载体,研究各个产业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收。徐凯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建筑业增长引起在建筑业就业的农业劳动力的增长,并得出建筑业以其规模和增长长期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论;姚海琴(2012)则以住宿餐饮业切入点,分析并预测住宿餐饮业的增长对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栾维新、宋薇(2003)通过对陆域产业和海洋产业的比较研究,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创造直接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陆域部门创造间接的就业机会。

在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论证指标的选取上,早期研究者直接以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作为吸纳力的比较依据,如李宁等(2003)。后来,考虑到吸纳效率更能反映产业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大多数研究者使用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就业弹性这两个指标,如栾维新、宋薇(2003),战 磊(2008),杨秋明等(2013)。在城市为载体的劳动力吸纳问题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比较不同的城市规模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如吴靖(2010), 王青云(2009)。

研究思路与指标选取

江苏省劳动力的流动较为复杂,一方面江苏是我国重要的省际间人口迁移的“吸引极”,吸引了大量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内的各个层次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江苏自身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省内人口迁移的规模也相当大。因此,本文直接以“劳动力”而非“农业剩余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产业为载体,结合江苏境内区域经济分布状态对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参考以往学者研究方法,选取以下4个指标:

(一)吸纳劳动力数量

这是有关产业对于劳动力吸纳的能力指标,反映了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绝对值。客观上讲,这一数量指标反映的情况最为直观。

(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某次产业产值与该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的比值。这是一个效率指标,如果产业在吸纳劳动力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得到提升,说明该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劳动力从较低生产率产业流向较高生产率产业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整个社会的劳动力生产率将得到提高。因此,通过劳动生产率指标我们可以判断劳动力吸纳效率。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指标。采用某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比值计算。若小于1,则意味着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迁出的压力;若大于1,则意味着该产业需要迁入劳动力;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为1是理论上的最佳状态。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理论相对指标,它体现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从各个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取值可从理论上判断出该产业对于劳动力是挤出还是吸收。

(四)产业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表示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产业就业弹性通过就业增长率与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比值计算。通过产业就业弹性不仅可判断产业对于劳动力挤出还是吸收作用,还可通过其绝对值的大小判定挤出和吸收作用的程度。当就业弹性值为正数,弹性值越大,产业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当就业弹性值为负数,产业增长对就业形成“挤出”效应,而产业衰退反而会对就业形成“挤入(吸收)”效应。如果就业弹性为零,产业增长对就业没有拉动作用。endprint

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比较

(一)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总体比较

从总就业人数看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虽然自2011年起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国家扶农政策的贯彻实施等因素致使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农业就业人口有一定的增长,但纵观2002-2012江苏省各县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明显地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大量农业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这也和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相吻合。除此以外,第三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增长趋势明显,但依然小于第二产业的吸纳水平,表明江苏省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数据表现如图1所示。

另外,以上述2002-2012各年的人口就业在各县市分布的变异系数来看就业人口分布的稳定性。江苏全省就业人口在第二产业的分布变异较小,说明江苏始终保持工业大省的地位,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发展较为稳定,就业人口基数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效率。就整体而言, 2002-2012年间江苏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逐年上升,整体劳动生产率水平上升显著。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绝对水平较低,但其增长趋势也较为明显,年均达到15.62%,且各县市间变异水平趋缓,这一增长特点明显得益于农业劳动力从该产业(尤其是以农为主的县市)不断转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二、三产业在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依然保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7%和12.57%,说明江苏省二、三产业在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其劳动力利用效率也在提高,单位劳动创造的财富增长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也不可否认,由于资源的不平衡,各县市间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都有增大的趋势。数据表现如图2所示。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偏离度)来判断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变化趋势。就业偏离度体现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通过各次产业的就业偏离度取值,从理论上判定该次产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或吸收。观察近10年江苏省各县市的就业与产值比重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就业偏离度较低,不足0.5,意味着该产业始终存在着劳动力迁出的巨大压力;而第二产业就业偏离度自2002年以来维持在1.2的水平之上,一直存在吸纳劳动力的需要,但逐年却有所降低,体现工业化后期该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递减要求;第三产业就业偏离度居于两者之间,总的看来更接近1的理想水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为稳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较为匹配,同时自2005年以来有缓慢的增长的趋势也表明该产业发展对于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劳动的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表现如图3。

产业就业弹性将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量化。通过江苏省各产业就业弹性值可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值基本为负数,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增长对就业以“挤出”效应为主,但2010年,尤其是2012年该弹性值出现正数,说明在一定的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就业同样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基本为正数,但其平均弹性值仅为0.49与0.25,且从图4的数据表现看,其弹性数值均逐渐趋于0,说明现阶段通过二、三产业增长形成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扭转这一趋势需要在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转变思路,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劳动力需求动力,通过保留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尤其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数据表现如图4。

(二)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区域比较

由于资源禀赋、区位差异、历史发展等原因导致江苏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结合地统学的研究方法,以地理区域的角度考察三次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吸纳问题。本部分研究依然沿用之前的4个比较指标,并通过4分位法以空间聚集的方式来展示江苏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的全貌以及分布的热点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通过撤县并区的方式对江苏全省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如2012年10月吴江市撤市建苏州市吴江区,2011年11月江都县撤县建扬州市江都区等),从保证数据口径范围的要求,本文对各年份的区域指标都按2012年年末的行政区划做了重新计算。

以近期的就业人口总数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力就业分布问题。以市辖区为中心的就业人口集中分布特征愈发明显,并依赖其综合实力影响向外辐射。通过4分位法对江苏整体及三次产业在市县的就业情况加以考察,并结合空间地理的方式展现其热点区域,则这些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块,即“苏锡常”、“南京-镇江-扬州线”、“淮安-宿迁线”及“徐州市辖区”4个区块。但从三次产业的劳动吸纳能力看,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布差异非常明显。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徐州-宿迁-淮安”线并以市辖区为中心加以聚集,属于传统的农业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集中趋势较为相似,皆以长江为界向南集中在“苏锡常”、“南京-镇江-扬州线”这两个地理区块上,尤以“苏锡常”为最。

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再加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有限,“苏锡常”地区以高效率的人均农业产出领跑全省,以昆山和丰县比较为例,2012年昆山人均农业产值达11.587万,而丰县仅为1.553万元。这样的效率差异也表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上,除徐州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在第二产业依然表现坚挺外,二、三产业高效率的热点区集中在“苏锡常”与“南京—镇江—扬州线”这两个地理区块,以昆山和洪泽县为例,昆山第二产业的人均产出值是洪泽县的7.00倍,而第三产业产出值则是4.19倍。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偏离度)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依据上文提到的判别标准,第一产业虽然在淮安区、东海至响水段有聚集的效果,但由于总的偏离度都较低(仅响水县2003-2006在数值1.05-1.11之间),因此可认为,江苏全省范围都存在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依旧。第二产业的热点区域集中在“淮安-滨海”间大片地区、“徐州市辖区”及“盐城-兴化”三个区块,且偏离度较高,对劳动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如涟水县2002-201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平均值达2.29),与此同时, “苏锡常”等工商业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其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则普遍接近1的理想水平,存在较明显的饱和状态。这一方面体现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在发展第二产业中陷入阶段性瓶颈问题而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二、三线城市在非农产业的二次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有旺盛的需求,改变了劳动力市场转移纯粹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在第三产业发展版图中,其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与“宿迁市市辖区”(含两个其市辖区周边县市)的两个区块,而“苏锡常”等发达地区亦有一定的劳动力吸附力。endprint

从产业就业弹性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扬州市市辖区”以及盐城周边的“大丰-射阳”区段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其区域间的就业弹性值较高,表现为吸收劳动力效果。第二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集中两个区块,且相对较为集中,分别是“无锡-宜兴-溧阳”和“盐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市两个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数值越大效果越显著。以无锡为例,其年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达到0.44,则经济每增长1%将带来额外0.44%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其他各县市、地区普遍的弹性值为负,其第二产业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其中,以徐州、淮安及周边县市表现尤为突出,说明第二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几近饱和。第三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除昆山、扬州市辖区等较为分散的少量区域外,主要集中在以“盐城-泰兴”为中心区域的地理区块上,其弹性平均值虽然不高,但覆盖面非常广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是各个区域的可行之举。

结论

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并因此促进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缩小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一产业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新型农业产业化政策将会增强第一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第二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吸收的主力军,但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步减弱,产业增长带来的“就业创造”几乎耗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稳定,趋势明显,且就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较理想,但其所占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该具有的强“就业创造”能力尚未体现出来。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集中与产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三次产业间的流转,并以相对聚集的状态带来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就业分布形态。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虽然就业比例持续降低,但依然是劳动力挤出的主要源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二、三产业)有助于充分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现代农业对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升现象:通过加强农业投入,也可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前提下的农业人口自我吸收。

苏南地区由于工业化较成熟,就业弹性值较低且劳动力就业的偏离度趋于理想值,相对以往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苏中地区,在当前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区间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以盐城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其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第二、三产业间的聚集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热点,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为突出。苏北地区曾经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技术、环境等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第一产业集聚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未来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将更具活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张永鹏,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演化规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1)

3.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4.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5.徐凯,薛继亮,梁寿超.建筑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10)

6.李宁,丁四保、谢景武.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3(3)

7.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7)

8.王青云.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9.姚海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住宿餐饮业增长为切入点[J].浙江学刊,2012(1)

10.杨秋明,姜海蓉、魏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J].企业经济,2013(3)

11.战 磊.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共进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8(3)endprint

从产业就业弹性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扬州市市辖区”以及盐城周边的“大丰-射阳”区段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其区域间的就业弹性值较高,表现为吸收劳动力效果。第二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集中两个区块,且相对较为集中,分别是“无锡-宜兴-溧阳”和“盐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市两个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数值越大效果越显著。以无锡为例,其年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达到0.44,则经济每增长1%将带来额外0.44%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其他各县市、地区普遍的弹性值为负,其第二产业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其中,以徐州、淮安及周边县市表现尤为突出,说明第二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几近饱和。第三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除昆山、扬州市辖区等较为分散的少量区域外,主要集中在以“盐城-泰兴”为中心区域的地理区块上,其弹性平均值虽然不高,但覆盖面非常广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是各个区域的可行之举。

结论

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并因此促进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缩小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一产业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新型农业产业化政策将会增强第一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第二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吸收的主力军,但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步减弱,产业增长带来的“就业创造”几乎耗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稳定,趋势明显,且就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较理想,但其所占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该具有的强“就业创造”能力尚未体现出来。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集中与产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三次产业间的流转,并以相对聚集的状态带来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就业分布形态。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虽然就业比例持续降低,但依然是劳动力挤出的主要源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二、三产业)有助于充分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现代农业对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升现象:通过加强农业投入,也可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前提下的农业人口自我吸收。

苏南地区由于工业化较成熟,就业弹性值较低且劳动力就业的偏离度趋于理想值,相对以往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苏中地区,在当前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区间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以盐城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其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第二、三产业间的聚集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热点,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为突出。苏北地区曾经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技术、环境等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第一产业集聚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未来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将更具活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张永鹏,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演化规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1)

3.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4.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5.徐凯,薛继亮,梁寿超.建筑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10)

6.李宁,丁四保、谢景武.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3(3)

7.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7)

8.王青云.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9.姚海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住宿餐饮业增长为切入点[J].浙江学刊,2012(1)

10.杨秋明,姜海蓉、魏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J].企业经济,2013(3)

11.战 磊.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共进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8(3)endprint

从产业就业弹性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扬州市市辖区”以及盐城周边的“大丰-射阳”区段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其区域间的就业弹性值较高,表现为吸收劳动力效果。第二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集中两个区块,且相对较为集中,分别是“无锡-宜兴-溧阳”和“盐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市两个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数值越大效果越显著。以无锡为例,其年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达到0.44,则经济每增长1%将带来额外0.44%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其他各县市、地区普遍的弹性值为负,其第二产业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其中,以徐州、淮安及周边县市表现尤为突出,说明第二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几近饱和。第三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除昆山、扬州市辖区等较为分散的少量区域外,主要集中在以“盐城-泰兴”为中心区域的地理区块上,其弹性平均值虽然不高,但覆盖面非常广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是各个区域的可行之举。

结论

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并因此促进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缩小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一产业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新型农业产业化政策将会增强第一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第二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吸收的主力军,但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步减弱,产业增长带来的“就业创造”几乎耗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稳定,趋势明显,且就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较理想,但其所占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该具有的强“就业创造”能力尚未体现出来。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集中与产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三次产业间的流转,并以相对聚集的状态带来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就业分布形态。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虽然就业比例持续降低,但依然是劳动力挤出的主要源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二、三产业)有助于充分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现代农业对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升现象:通过加强农业投入,也可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前提下的农业人口自我吸收。

苏南地区由于工业化较成熟,就业弹性值较低且劳动力就业的偏离度趋于理想值,相对以往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苏中地区,在当前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区间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以盐城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其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第二、三产业间的聚集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热点,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为突出。苏北地区曾经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技术、环境等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第一产业集聚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未来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将更具活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张永鹏,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演化规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1)

3.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4.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5.徐凯,薛继亮,梁寿超.建筑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10)

6.李宁,丁四保、谢景武.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3(3)

7.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7)

8.王青云.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9.姚海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住宿餐饮业增长为切入点[J].浙江学刊,2012(1)

10.杨秋明,姜海蓉、魏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J].企业经济,2013(3)

11.战 磊.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共进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8(3)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
转移效应、增长效应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基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要素禀赋变化与中国农业增长路径选择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