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建设视角下的消费养老模式探讨

2014-04-24 01:08杨艺芬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账户养老保险养老

杨艺芬

内容摘要:本文从资产建设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消费带动储蓄养老、以储蓄激励消费的消费养老保险,来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并且以上海、重庆为例,探讨了消费养老保险在社会实施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以及关于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资产建设 消费养老

引言

老年福利制度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福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郑功成,2011)。社会养老保险按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这是基本的养老保险,这种保险虽然看似有国家作为依靠可以满足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这种养老保险无法具体顾及到每个人,只能关注宏观层面,因而整体覆盖率比较低,还有很多人无法得到保障。第二类是企业,这类保险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并且也只能是宏观层面上的,无法具体关注到每个人,我国的企业起步晚,现阶段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养老保险会加重企业的成本和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扩大。第三类是个人,这类保险可以具体到每个个体,并且按照个体需求而定,可是这就加重了个人的财政负担,降低了个人甚至整个家庭的消费支出能力,尤其是对经济贫困的人口而言这类保险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以上这些重重矛盾之中,养老保险该何去何从呢?消费养老就为以上这些矛盾寻求到新的出路。

消费养老这个概念在国外是没有的,但是消费养老这个思想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成果,就是关于养老保险与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马丁·菲尔德斯坦在传统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他的实证表明了社会养老保险会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他还强调,在检验其他关于消费行为的假说时,应该考虑到社会保障财富变量。荷兰的学者也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险与总消费水平的关系,结论是养老金财富值显著影响消费的水平。虽然国外的学者没有明确提出消费养老的概念,但是他们用实证的方法论证了养老保险和社会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消费养老这个概念在我国比较新,因此我国学者对于消费养老的研究较少。吴清就提出消费养老的概念:消费养老是近出现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应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养老金回馈,在不影响企业运营和消费者日常消费的情况下,实现零成本,轻松积攒养老金。张继肖提出消费养老的保险的三个特点:一是免费,消费者只需在消费养老保险所提供的消费平台进行日常消费即可,无需额外交付保费。二是方便,消费者在一次性办理进入消费养老保险项目企业的网络后,即可将以后的投保活动蕴于日常消费活动之中,极为方便。三是实用,该项目提供的是消费者自身的养老保障,事关消费者生老病死等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因此显示出极高的实用价值。

消费养老的意义

我国是个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到2050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机制提出考验,“未富先老”的中国还没有来得及积累足够的社会财富就要开始准备承受巨大的社会保障负担。因此,消费养老的出现就更具意义。

消费养老是一种消费者无需提供额外成本,企业只需要在保证盈利和资金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按消费者消费金额的比例抽取出一小部分资金作为消费者的养老保险,如此积累,对消费者本身、企业和政府都有益处:第一,消费者既消费又能从中获取养老保险;第二,企业亦能从中扩大销路,获取更多的利润;第三,对政府而言,可更好地规范企业纳税,防止企业偷税漏税。总的说来,这种消费和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为现在的年轻人积累养老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为国家和政府解决养老问题、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资产建设理论及其福利效应

资产建设是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从而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与消费,穷人依靠自身积累的资产进行特定月的投资,从而实现自身发展,走出贫困困境(见图1)。

现有的社会保障模式,基本是以生活资料为本的社会保障。以生活资料为本的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弊端,都是提供生活资料、保障基本生活的消极性的,缺乏积极的激励机制。美国教授迈克尔·谢若登首先提出:“社会保障应当从生活资料保障模式转变到资产建设模式上来。资产建设是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方向,资产建设作为一种制度,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资产建设的福利效应:人们有了资产,可以从长计议,追求长期目标,通过资产建设,可为穷人提供可持续升级,提升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降低其脆弱性,增强抵御风险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应该让每个人参与资产建设,让政策具有进步性,也让资产建设终身制和灵活性,并能够对社会保护与经济发展努力积累充足的资产。

依据迈克尔·谢若登提出的理论,在美国1998 年颁发了联邦资产独立法案,明确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政策的法律地位,美国历时四年开展了被称为‘美国之梦的个人发展帐户示范工程:个人发展账户制度。“美国之梦”个人发展账户示范工程对我国反贫困制度的未来发展有巨大启示。因为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低保为主,就是给予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活补助,贫困人口仅仅依靠这些补助度日,没有“造血”的能力,因此没有脱贫致富的机会,也为此让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附属”,而不是“创造者”。

在养老保险领域也可以借鉴“美国梦”这一工程的思路,建设消费养老账户。这就将资产建设理论和消费养老结合起来了。这一结合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又会产生怎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下文探讨这两者结合—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

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

“资产建设”理论的提出者迈克尔·谢若登提出一个资产建设政策方案:个人发展账户。个人发展账户是指个人储蓄性养老金计划,是建立在个人名义下的一种可选择的、有增值的和税收优惠的账户。我们要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就要把个人发展账户和消费养老模式相结合,建立消费养老账户,让弱势群体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它福利效应,进而帮助弱势群体脱贫,同时又起到养老的作用。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几点:endprint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面对所有人,因此国家要投入资金和技术,建立我国人民的消费信息数据库等,这样让资产型消费养老有了硬件的支持。并且规定加入这一模式之后,消费养老账户里面的基金只能用于一个目的,就是养老,如果符合这一目的,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但是如果当事人要半途取出用于其他目的,那么将会处以高额度的罚款。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个人账户中的基金,可以在当事人自愿或者通过遗嘱等形式,以类似遗产继承的方式,转移给当事人的继承人来继承这笔基金,但是继承形式也必须是消费养老账户。这样特别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资产累积。

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是一个长期的概念,所以个人发展账户要从青年人入手,而且青年人的消费占国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相当大,所以应该多向年轻人宣传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优点,鼓励青年人积极参与消费养老。

国家可以以对企业优惠税收的形式,让企业将这部分税收按消费的比例转移给特定人群就是贫困人口的消费养老账户。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贫困人群更多的补助。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消费养老账户中的基金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保险证也可用作抵押凭证,可以取得一定金额的住房贷款、创业贷款等。比如创业贷款,赚到钱之后把钱还上,再将其多余的钱存进个人账户中,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拥有摆脱贫困的机会,又有利于资产的形成和累积。

老年人如果把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消费养老账户中的储蓄都用完了,可以将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领取养老津贴,等死后,政府再拍卖房产。这种模式已经在新加坡运用了,但是还没有推广到全世界。这种模式尤其是对孤寡老人而言,特别具有保障作用。

由于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数据更新很快,时间跨度长,参保人数相当庞大,这种模式需要国家给予法律的保障和认可。有了立法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综合加强监督力度,对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利润、参保缴费、企业的税收等情况进行专门稽查和监督检查,确保消费养老基金的基金安全以及账目安全。而且,还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规范进行操作。

这样做,就使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起到了帮助穷人提高投资增值的能力,也加强了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类似“水库”的作用,旱季放水,雨季储水。对于个人的养老规划,对于贫困人群,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未尝不是一个优选。而且,这也告诉我们,在社会保障里面引入金融政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创新了保障形式,给了贫困人群致富的机会,对于抑制贫富分化有着长远的效应;也为中国现今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补充的出路,对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的中国,这是十分重要的。总的来说,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这一思路大大拓宽了社会保障的新视野。而社会保障制度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的“稳定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消费养老的发展现状实地研究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指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养老金回馈制度,通过“消费-返利-增值-养老”将本身并不相干的消费行为和养老保障有机结合起来。

“消费养老”模式是由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华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教授所提出的“消费资本论”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消费养老”计划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金,有效弥补了消费者退休以后基本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此举不仅有利于改善现行养老保险的支付状况,增加我国居民养老金储备,促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我国国民消费、扩大内需方面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在上海、重庆等地已悄然兴起了通过消费积分参与养老保险的营销模式。本文就以重庆市为例,来看看消费养老目前在我国发展的状况。重庆市拟推出消费养老卡。以后市民在购买商品、就餐时,就可同时解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但是,消费养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企业承诺的养老计划历时较长,信用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并且返利应该进入消费者的“个人帐户”,并交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商业保险公司来运营,以确保安全性。对此,消费资产化理论的创始者陈瑜教授也表示赞同:由于是新兴模式,因此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特别是需要保险机构能设立适合"消费养老"这种具有零星、间断和存款数额时大时小特征的新型养老险种。

消费养老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会消费,把消费积累起来,再对企业投资,投资再有回报,把消费行为累积起来,慢慢积累以后最终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这中间,消费养老账户的构造十分重要,可是,目前我国都还没有构建资产建设型消费养老账户的例子,因此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而且就算把消费养老账户建立了,但是没有引入资产建设理论也是不行的。例如穷人具有的消费能力很低,这就意味着富人通过消费养老账户进行养老保险的积累,但是穷人就注定永远处于贫困当中,消费能力不足,并且连消费养老账户的储存能力也不足,就注定这些弱势群体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因此还是要进行资产建设理论的引进,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帮助弱势群体脱贫并且能够养老这样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人民出版社,2011

2.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

3.迈克尔·谢若登,高鉴国译.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endprint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面对所有人,因此国家要投入资金和技术,建立我国人民的消费信息数据库等,这样让资产型消费养老有了硬件的支持。并且规定加入这一模式之后,消费养老账户里面的基金只能用于一个目的,就是养老,如果符合这一目的,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但是如果当事人要半途取出用于其他目的,那么将会处以高额度的罚款。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个人账户中的基金,可以在当事人自愿或者通过遗嘱等形式,以类似遗产继承的方式,转移给当事人的继承人来继承这笔基金,但是继承形式也必须是消费养老账户。这样特别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资产累积。

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是一个长期的概念,所以个人发展账户要从青年人入手,而且青年人的消费占国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相当大,所以应该多向年轻人宣传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优点,鼓励青年人积极参与消费养老。

国家可以以对企业优惠税收的形式,让企业将这部分税收按消费的比例转移给特定人群就是贫困人口的消费养老账户。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贫困人群更多的补助。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消费养老账户中的基金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保险证也可用作抵押凭证,可以取得一定金额的住房贷款、创业贷款等。比如创业贷款,赚到钱之后把钱还上,再将其多余的钱存进个人账户中,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拥有摆脱贫困的机会,又有利于资产的形成和累积。

老年人如果把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消费养老账户中的储蓄都用完了,可以将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领取养老津贴,等死后,政府再拍卖房产。这种模式已经在新加坡运用了,但是还没有推广到全世界。这种模式尤其是对孤寡老人而言,特别具有保障作用。

由于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数据更新很快,时间跨度长,参保人数相当庞大,这种模式需要国家给予法律的保障和认可。有了立法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综合加强监督力度,对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利润、参保缴费、企业的税收等情况进行专门稽查和监督检查,确保消费养老基金的基金安全以及账目安全。而且,还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规范进行操作。

这样做,就使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起到了帮助穷人提高投资增值的能力,也加强了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类似“水库”的作用,旱季放水,雨季储水。对于个人的养老规划,对于贫困人群,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未尝不是一个优选。而且,这也告诉我们,在社会保障里面引入金融政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创新了保障形式,给了贫困人群致富的机会,对于抑制贫富分化有着长远的效应;也为中国现今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补充的出路,对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的中国,这是十分重要的。总的来说,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这一思路大大拓宽了社会保障的新视野。而社会保障制度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的“稳定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消费养老的发展现状实地研究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指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养老金回馈制度,通过“消费-返利-增值-养老”将本身并不相干的消费行为和养老保障有机结合起来。

“消费养老”模式是由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华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教授所提出的“消费资本论”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消费养老”计划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金,有效弥补了消费者退休以后基本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此举不仅有利于改善现行养老保险的支付状况,增加我国居民养老金储备,促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我国国民消费、扩大内需方面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在上海、重庆等地已悄然兴起了通过消费积分参与养老保险的营销模式。本文就以重庆市为例,来看看消费养老目前在我国发展的状况。重庆市拟推出消费养老卡。以后市民在购买商品、就餐时,就可同时解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但是,消费养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企业承诺的养老计划历时较长,信用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并且返利应该进入消费者的“个人帐户”,并交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商业保险公司来运营,以确保安全性。对此,消费资产化理论的创始者陈瑜教授也表示赞同:由于是新兴模式,因此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特别是需要保险机构能设立适合"消费养老"这种具有零星、间断和存款数额时大时小特征的新型养老险种。

消费养老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会消费,把消费积累起来,再对企业投资,投资再有回报,把消费行为累积起来,慢慢积累以后最终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这中间,消费养老账户的构造十分重要,可是,目前我国都还没有构建资产建设型消费养老账户的例子,因此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而且就算把消费养老账户建立了,但是没有引入资产建设理论也是不行的。例如穷人具有的消费能力很低,这就意味着富人通过消费养老账户进行养老保险的积累,但是穷人就注定永远处于贫困当中,消费能力不足,并且连消费养老账户的储存能力也不足,就注定这些弱势群体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因此还是要进行资产建设理论的引进,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帮助弱势群体脱贫并且能够养老这样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人民出版社,2011

2.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

3.迈克尔·谢若登,高鉴国译.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endprint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面对所有人,因此国家要投入资金和技术,建立我国人民的消费信息数据库等,这样让资产型消费养老有了硬件的支持。并且规定加入这一模式之后,消费养老账户里面的基金只能用于一个目的,就是养老,如果符合这一目的,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但是如果当事人要半途取出用于其他目的,那么将会处以高额度的罚款。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个人账户中的基金,可以在当事人自愿或者通过遗嘱等形式,以类似遗产继承的方式,转移给当事人的继承人来继承这笔基金,但是继承形式也必须是消费养老账户。这样特别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资产累积。

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是一个长期的概念,所以个人发展账户要从青年人入手,而且青年人的消费占国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相当大,所以应该多向年轻人宣传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优点,鼓励青年人积极参与消费养老。

国家可以以对企业优惠税收的形式,让企业将这部分税收按消费的比例转移给特定人群就是贫困人口的消费养老账户。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贫困人群更多的补助。

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消费养老账户中的基金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保险证也可用作抵押凭证,可以取得一定金额的住房贷款、创业贷款等。比如创业贷款,赚到钱之后把钱还上,再将其多余的钱存进个人账户中,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拥有摆脱贫困的机会,又有利于资产的形成和累积。

老年人如果把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消费养老账户中的储蓄都用完了,可以将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领取养老津贴,等死后,政府再拍卖房产。这种模式已经在新加坡运用了,但是还没有推广到全世界。这种模式尤其是对孤寡老人而言,特别具有保障作用。

由于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数据更新很快,时间跨度长,参保人数相当庞大,这种模式需要国家给予法律的保障和认可。有了立法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综合加强监督力度,对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利润、参保缴费、企业的税收等情况进行专门稽查和监督检查,确保消费养老基金的基金安全以及账目安全。而且,还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规范进行操作。

这样做,就使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起到了帮助穷人提高投资增值的能力,也加强了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类似“水库”的作用,旱季放水,雨季储水。对于个人的养老规划,对于贫困人群,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未尝不是一个优选。而且,这也告诉我们,在社会保障里面引入金融政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创新了保障形式,给了贫困人群致富的机会,对于抑制贫富分化有着长远的效应;也为中国现今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补充的出路,对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的中国,这是十分重要的。总的来说,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这一思路大大拓宽了社会保障的新视野。而社会保障制度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的“稳定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消费养老的发展现状实地研究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指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养老金回馈制度,通过“消费-返利-增值-养老”将本身并不相干的消费行为和养老保障有机结合起来。

“消费养老”模式是由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华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教授所提出的“消费资本论”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消费养老”计划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金,有效弥补了消费者退休以后基本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此举不仅有利于改善现行养老保险的支付状况,增加我国居民养老金储备,促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我国国民消费、扩大内需方面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在上海、重庆等地已悄然兴起了通过消费积分参与养老保险的营销模式。本文就以重庆市为例,来看看消费养老目前在我国发展的状况。重庆市拟推出消费养老卡。以后市民在购买商品、就餐时,就可同时解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但是,消费养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企业承诺的养老计划历时较长,信用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并且返利应该进入消费者的“个人帐户”,并交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商业保险公司来运营,以确保安全性。对此,消费资产化理论的创始者陈瑜教授也表示赞同:由于是新兴模式,因此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特别是需要保险机构能设立适合"消费养老"这种具有零星、间断和存款数额时大时小特征的新型养老险种。

消费养老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会消费,把消费积累起来,再对企业投资,投资再有回报,把消费行为累积起来,慢慢积累以后最终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这中间,消费养老账户的构造十分重要,可是,目前我国都还没有构建资产建设型消费养老账户的例子,因此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而且就算把消费养老账户建立了,但是没有引入资产建设理论也是不行的。例如穷人具有的消费能力很低,这就意味着富人通过消费养老账户进行养老保险的积累,但是穷人就注定永远处于贫困当中,消费能力不足,并且连消费养老账户的储存能力也不足,就注定这些弱势群体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因此还是要进行资产建设理论的引进,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帮助弱势群体脱贫并且能够养老这样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人民出版社,2011

2.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

3.迈克尔·谢若登,高鉴国译.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账户养老保险养老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