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雁彬 叶新华 温想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300)
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邢雁彬 叶新华 温想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300)
目的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机械通气的优缺点。方法纳入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分析疾患的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等症状,对比总结分析治疗经验。结果本研究30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治愈率65%,病死率3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危重疾患,积极行机助通气,治疗原发病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危重疾患,在短期内,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进而引起缺氧性呼吸衰竭,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以及顽固性低氧血症。晚期多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差,病死率高[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主要为对症的器官以及全身支持治疗,呼吸治疗在疾患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纳入我院ICU近年收治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析疾患的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等症状,对比总结分析治疗经验: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关键的治疗手段之一。现将具体过程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1 临床资料
纳入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入院的30例ARDS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0~80岁,平均年龄为70岁;病史时间15~33年,平均22.5年;急性胰腺炎引起的3例,重症烧伤2例,感染性休克者5例,未见其他明显诱因。
1.2 诊断标准
本项目研究中采用的200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诊断标准:①急性发作呼吸衰竭;②氧合指数不大于40 kPa(300 mm Hg);③肺部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浸润;④排除病情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像,但确诊为心源性肺水肿的患者[2];⑤存在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因素;⑥肺动脉楔压不大于18 mm Hg或无明显证据显示心源性肺水肿。
1.3 方法
①处理原发疾病并去除诱因。②通气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而定。③使用VILLA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保证气道安全,稳定患者动力学,采用辅助控制模式+PEEP(5~16 cm H2O进行正压通气)。④设定FiO2维持SpO2,设定控制压力及呼吸频率。⑤持续高通气时应用肌松剂及镇静剂,促使肺泡复张增加吸氧时间,维持周围高碳酸血症[3]。⑥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吸入一氧化氮;在ADRS早期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1.4 测定指标
分析并比较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效果,包括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用统汁方法为t检验,卡方检验,病死率及生存率采用K-M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P<0.01表示有极显著差异。
见表1。
表1 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我院ICU收治30例ADRS患者通过行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积极治理基础疾病,治愈率65%,病死率35%,治理前后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减低患者病死率,在疾病治理过程中出现22%的并发症。
ADRS的概念是:由肺内、外的严重疾病引起以肺毛细血管出现弥漫性损伤且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以及肺不张为主要的病理变化,临床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以及难治型低氧血症的一类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病情后期的典型表现。ADRS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其发病急骤,发展迅速,预后极其差,病死率≥50%[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主要为对症的器官以及全身支持治疗,呼吸治疗在疾患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却伴随有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通过纳入我院ICU近年收治的30例ADRS患者,探讨研究机械通气的优缺点。
本研究30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对基础疾病与原发病的治疗,肺血管舒张剂的使用,循环和呼吸支持治疗,改变体位促进氧饱和度,营养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使用。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是治疗ADRS最关键的治疗手段之一。治愈率65%,病死率35%,治理前后机械通气在ADRS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减低患者病死率。在疾病治理过程中出现26%的并发症,在ADRS患者病后不久,数天甚至数周后患者病情依然未见好转时,会因为氧供不足的原因,进而导致其他器官出现并发症。缺氧时间过长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如未获及时治疗,可因严重缺氧而死亡。由于ADRS患者肺部抗感染能力偏低,因而在其患病过程中,通常会导致细菌性肺炎的发生[5]。ADRS的预后不仅与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有关,而且与患者原发病、并发症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有密切关系。如没有对由严重感染导致的败血症进行有效控制,则预后极差。
原发病及其病因是治疗ADRS的关键[6],呼吸支持治疗是前提。ADRS的治疗目的是有效降低患者耗氧量改善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侧卧位及俯卧位通气有助于分泌物引流、同时降低患者胸腔压力作用,同时实施机械通气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病,各种支持相结合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积极行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治疗原发病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同时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受益概率。
[1] 王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因素的临床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579-578.
[2] 廖泽飞,马良赟,张诚华,等.无创机械通气在胸外伤合并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经验[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 44(5):332-334.
[3] 黄红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临床诊疗分析[J].医药前沿, 2012,12(1):189.
[4] 高玉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国名族名间医药,2010,13(1):113.
[5] 安艳丽.侧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肺内ARDS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2,4(21):452-456.
[6] 褚明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策略新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292-294.
R563.8
B
1671-8194(2014)17-0253-02